隋唐时期的江南各城市中,就经济实力和知名度而言,还要数苏州相对领先。大历十三年(778年)二月,唐朝廷升苏州为雄州。安史之乱后,苏州户口猛增,承担的税额、兵额也相应增多,加上苏州是运河沿岸四大都会(淮安、扬州、杭州、苏州)之一,经济发展迅猛,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描绘出一个位于运河要道、南来北往舟车不息的繁忙苏州的形象。因此,苏州升雄州和江陵升府一样,都是由于经济繁荣,导致政治地位也水涨船高。
也正是从唐代开始,苏州开始和文人骚客结下不解之缘。有唐一代,先后有三位著名诗人即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出任过苏州刺史。这三位知名诗人,都在文坛负有盛名,出任苏州刺史时,又勤心政务、关心疾苦,因而得到了苏州人的好评。朱长文在地方志《吴郡图经续记》中称赞道:“此三人者,至今以为美谈。”这三位知名诗人在苏州的共同成果,就是保持和促进了苏州的进一步稳定和繁荣局面。
韦应物是长安人,以山水田园诗和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列。贞元四年(788年)秋,韦应物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世称韦应物为“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前两个都是官职名,后一个是因为他做过苏州刺史。
韦应物出身显宦,安史之乱后,一度立志济世、积极进取,也写出不少抨击现实的诗篇,但后来在地方上因为惩办权贵而被迫去职。到贞元初年,仕途才比较坦荡,先迁江州刺史,入为左司郎中,出为江南望郡苏州的州牧。苏州的富庶繁华,韦应物在一首《登重玄寺阁》描写得颇为贴切:“始见吴郡大,十里郁苍苍。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俗繁节又喧,雨顺物亦康。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重玄寺即今重元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韦应物在苏州刺史任上是勤于政事的,忙得甚至连诗歌创作都暂时搁下。但是,和早年一样,官场的陋习和尔虞我诈总让韦应物无法适应,但他依然尽其所能地关心民间疾苦、减轻民众负担,同时独善其身。三年期满离职后,两袖清风的韦应物别说衣锦还乡,连路费也凑不出来,只有穷困潦倒地寄居在苏州永定寺,租种两顷薄田,再督率子弟读书。两年后韦应物贫病而殁,晚景凄凉让人难以相信,不过苏州人并没有忘记他,沧浪亭五百贤祠中有着韦应物的一席之位。
韦应物在苏州逝世不到30年,苏州又迎来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公元825年暮春,身为杭州刺史的白居易三年任职期满后,转授苏州刺史。白居易与苏州并不陌生,安史之乱时,十余岁的白居易曾避居苏州,后来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时,白居易年纪尚轻,无法与之结交,但对“韦苏州”也颇倾慕。
白居易对苏州的印象极佳,对苏州的富庶更是赞不绝口,他的《登阊门闲望》诗云:“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阖闾城碧铺青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云埋古寺山藏色,月跃娃宫水放光。曾赏鱼塘兼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白居易在苏州体察民间疾苦,兴利除弊,勤政爱民,为苏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
白居易生性好游。时城内民众去名胜虎丘,路线是出阊门沿山塘河堤岸一路西行。但山塘河堤岸过低,梅雨水涨时常被淹过,民众只能从田间阡陌绕道而登,殊为不便。这让喜爱出游的白居易很是着急,于是组织民众清淤排涝,疏通河道,又整修河堤,垒石加固,还在堤岸栽柳种竹,既解除洪涝之忧,又供车马往来。从此,苏州城内百姓自山塘至虎丘游玩,非常便利。堤岸筑好后,白居易写有《题武丘寺路》诗云,颇为自得:“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天平山(唐时称白云山)也是白居易常去的地方,还写有一首著名的《白云泉》诗,云:“天平山上白云泉,云本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第三位来到苏州的诗人是刘禹锡。刘禹锡祖籍洛阳,出生于嘉兴,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与白居易等交情深厚。著名的“苏州刺史例能诗”就出自刘禹锡笔端,时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刘禹锡和他酬唱往,“例能诗”的“苏州刺史”是指白居易、韦应物,没想到数年后他自己也成为“例能诗”的“苏州刺史”之一了。刘禹锡性格倔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屡遭排斥,贬谪生涯前后达23年。大和六年(832年)二月,刘禹锡被任命为苏州刺史。时苏州刚发生一次较重的水灾,因此刘禹锡一到苏州,就察视灾情,了解民瘼、赈恤灾民。在他的积极努力和争取下,唐朝廷从本州常平仓调拨十万余石米分发各户,并宣布减免赋役,使得苏州地区安宁如初。
大和八年(834年)秋,刘禹锡奉命调任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刺史。临别时,刘禹锡写下《别苏州》两首,表达了对苏州的依依不舍之情,其二为:“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注释】
[1]王夫之:《读通览论》卷二十六“宣宗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78~2179页。
[2]《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3页。(www.daowen.com)
[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736页。
[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二,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944页。
[5]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六《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13页。
[6]参见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第十三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送陆歙州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58页。
[8]这句谚谣最早见于南朝的殷芸宋人的《小说》一文。南朝时,今天的扬州称为广陵,当时的扬州则指扬州刺史的治所所在地建业,即南京,因为是帝都,扬州刺史的权柄极重,故“下扬州”形容官场得意。“骑鹤”则喻指道教的升仙。因此这句谚谣的最早含义是嘲讽人的欲望过盛,发财、升官、升仙三者俱图、毫无节制。隋唐时期,扬州就是今天的扬州市,由于隋唐时扬州商品经济发达,人的纵欲主义被激发,故这句谚谣自隋唐时起,就专指人对金钱和物质享乐生活的追求。
[9]转引自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8页。
[10]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3页、第145页。
[11]陈桥驿:《历史时期西湖的发展和变迁》,《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0页。
[12]白居易主持所修之堤在西湖东北岸,今已不存,后人为纪念白居易,将杭州城西南通往孤山的白沙堤改称“白堤”,并在孤山之麓建白公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