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国接受中原文化并加速融入的过程

吴国接受中原文化并加速融入的过程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无论如何,吴王寿梦以后,吴人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已经畅通无阻,吴人接受和融入华夏文化的进程也呈现加速趋势。此后,吴国更出现了一位精通中原礼乐文化的著名外交家季札。据传言偃还将中原的礼乐文化传至吴地,教化吴人,因而又被赞誉为“道启东南、文开吴会”的“南方夫子”。

吴国接受中原文化并加速融入的过程

中原诸国眼里,吴国和越国一直都是属于荒僻之地的蛮夷之国,哪怕是寿梦和允常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国力虽然开始强大起来,但仍然不被中原诸国所认同。

吴国的开创者虽然是姬姓的泰伯和仲雍,但两人进入吴地后即“断发文身”变服易俗,这说明两人放弃周文化、承认并遵从当地的生活习俗,并转而信仰当地的图腾,用这种方式得到了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认同,这才能在吴地站住脚并成为首领。尽管吴国王室和周王室有着血缘关系,号称“吴为周后”,但由于避处东南,双方几乎没有往来。到寿梦时期,吴国展露出日益强大的国力,令中原诸国大为震惊,但无论是吴人自己、还是中原诸国仍认为吴国是蛮夷之邦。寿梦元年(前585年),寿梦北上朝见周天子并出访中原诸国,归途中经过鲁国,鲁成公专门为他展示了周公所定下的礼乐制度,全套礼乐器具都一一陈列,钟磬齐响、铿锵有力,歌者、舞者、咏者合着节拍依次上场,气氛肃穆、场面壮观,令寿梦叹为观止,感慨地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7]次年,吴国攻打夹在吴、鲁之间的小国郯国,《左传·成公七年》载鲁国掌权的季文子惊呼:“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侵。”直接称吴国为蛮夷之国。吴人尚且如此,还在吴人南边的越人就更加不被以华夏自居的中原诸国放在眼里了。

要指出的是,吴王寿梦自称身处蛮夷的那番话,除了承认自己不识礼、在文化上有所落后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认为自身所处文化即吴文化有异于中原文化,别具独立性,这种心态在吴王夫差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公元前488年,夫差领兵与鲁哀公会于鄫地(今山东临沂,一说枣庄),要求对方提供牛、羊、猪各一百头为飨宴品。按周礼,吴王只是“子”级诸侯,“公”级诸侯也不过牛、羊、猪各十头,因此夫差的要求在中原诸国看来属于僭越礼制、非常过分。鲁国派出孔子的学生、著名的外交家子贡,试图说服夫差改变主意,不料被夫差一句生硬的“我文身,不足责礼”[8]挡了回去,为避祸鲁国后来只能屈服。这样看来,吴人对待中原诸夏文化的心态有点复杂,一方面,以与周王室有血缘关系自居,另一方面,在需要的时候又刻意突出自己的文化独立性。

但无论如何,吴王寿梦以后,吴人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已经畅通无阻,吴人接受和融入华夏文化的进程也呈现加速趋势。申公巫臣出使吴国,得到寿梦的欣赏,吴、晋也成功结盟。申公巫臣不仅将所带30 辆兵车中的一半留赠给吴国,使得吴人学会了中原地区的兵战技术,还让自己的儿子狐庸留在吴国,负责吴国的外交事务。

此后,吴国更出现了一位精通中原礼乐文化的著名外交家季札。季札是寿梦的第四子,后封于常州地区而称“延陵季子”,他坚持不肯继任王位,在历史上以品德高尚著称。当然,季札不肯登位,也可能是出于避祸考虑,毕竟当时余昧之子吴王僚、诸樊之子公子光都掌握着大权。不仅如此,季札还是一位熟谙中原周礼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以诚信谦逊、慷慨大度知名,他曾多次代表吴国出使中原,广泛结交朋友,折服了中原诸国。季札出使郑国时,与大夫子产一见如故,就像是多年的知心之交;出使鲁国时,专门欣赏礼乐歌咏,并一一点评,理解深刻、评析独到,表现出丝毫不亚于中原华夏贵族的深厚文化素养。还有一次,季札北上途经徐国,徐国国君非常喜欢他的佩剑,季札看出徐国国君的心思,但考虑到使者出使没有佩剑有违礼仪,就没有把佩剑赠送给徐国国君。不久季札完成使命返归,再经徐国时其国君已经去世,于是季札以当时已经“心许”为由,将佩剑挂于墓前树枝而去,史称“季札挂剑”。

在中原礼乐文明传入并影响吴地的同时,吴人的一些先进工技也传入了中原,尤其是吴人铸造的青铜兵器既美观又锐利,享有极高声誉。吴人和越人都是尚武好战之人,以蕞尔小国而争霸中原,和兵器精良不无关系,流传下来的青铜兵器有戈、矛、戟、镞、剑等。戈适用于车战,屈原楚辞·九歌·国殇》中就说:“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吴人铸造的宝剑最为著名,《考工记·有章》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时人赞美称:“夫吴干之剑材难,夫毋脊之厚而锋不入,无脾之薄而刃不断。”“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9]出土的吴国宝剑证明了这一点,安徽南陵出土的吴王光剑在地下掩埋了两千多年,仍然通体无锈、青光闪耀、利能断发。有些剑的剑身还布满花纹,如山西原平出土的吴王光剑剑身饰有火焰状花纹,河南辉县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和苏州葑门河道里出土的铜剑剑身上,都装饰有菱形和海棠形的花纹。这种花纹究竟是用物理方法镌刻上去的还是用化学方法蚀刻上去的,至今还在研究之中。吴人的宝剑铸造水平之所以高超,既和吴越地区的铜、锡、铁等原料精纯有关,又和吴国攻灭擅长铸冶的干国后、俘获其工匠有一定关系。[10]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铸剑技术也被越国传承,越人所铸宝剑甚至超过了吴人,所以吴越宝剑世所并称。

吴国后期还有一位著名士人即言偃,他是常熟人,孔门七十二弟子中唯一的一位吴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言偃字子游,小孔子45 岁,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那么言偃当出生于公元前506年。言偃在孔子门下,颇受孔子的喜爱。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孔子所发的“天下为公”、“天下为家”的大段著名感慨,当时就是对伴随在身边的言偃所说的。言偃在孔门多年,深得孔子重视礼乐的精髓,他后来出任武城宰(今山东费县西南),即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听闻弦歌之声,得到孔子称赞。据传言偃还将中原的礼乐文化传至吴地,教化吴人,因而又被赞誉为“道启东南、文开吴会”的“南方夫子”。

【注释】

[1]《竹书纪年》,广益书局1936年版,第93页。

[2]《逸周书·王会解第五十九》,载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7页。(www.daowen.com)

[3]《国语》卷21《越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57~658页。

[4]一般认为阖闾大城即今苏州古城。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木渎周边考古发现了春秋古城遗址,包括城墙、城门等,范围大概东起七子山西麓,南临尧峰山、清明山、香山,西抵穹隆山,北依五峰山、大焦山、灵岩山。故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区域就是阖闾大城,如果这种观点成立,就说明苏州古城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移位,这是城市发展史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并不影响苏州的悠久历史。

[5]《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6]这些吴城遗址中,大多数是吴人所建与楚人相抗衡的军事堡垒,只有苏州石湖吴城、湖州长兴邱城是和越人对峙所建,而所谓的无锡阖闾城争议极大,或认为就是诸樊所迁之城,但不大可能是阖闾命伍子胥所建的阖闾大城。

[7]赵晔:《吴越春秋》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8]《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

[9]王锡荣、韩峥嵘:《战国策译注》卷二十《赵策三》,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538页。

[10]如今天所传称的“干将”,其实是“干匠”,即擅长铸剑的干国工匠的音转,“莫邪”则更可能是另外一个同样长于铸剑的部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