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河姆渡文化-江南文化十六讲

河姆渡文化-江南文化十六讲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姆渡文化最早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1976年得到学术界的确认。干栏式建筑是江南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而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河姆渡文化第三期与第四期的内涵发生了许多变化,这是因为距今6000年前后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已经越过钱塘江渗入到宁绍平原,从而使土著的河姆渡文化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河姆渡文化最早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1976年得到学术界的确认。以后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又陆续发现了多处,其中姚江两岸就有25处,分布最为密集。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为夹砂陶与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为800~930℃,有釜、罐、杯、盘、钵、盆、灶、器盖、支座等器形。河姆渡文化的石器数量较少,但是木器和骨器十分发达,有耕田用的木柄骨耜和大量纺织用具。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成片的干栏式建筑遗迹,出土三千余件木构件,有成排的圆桩、方桩和板桩,有大量的长圆木和梁、柱、枋、地板等木构件。许多木构件上留有砍伐、裁截、劈削、挖凿的痕迹,许多木构件上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榫头与卯眼,木结构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同时代的新石器文化中首屈一指。干栏式建筑是江南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而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www.daowen.com)

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厚达4 米,根据地层与出土器物可以分为四期,第一期与第二期是典型的河姆渡文化,C14年代距今5900 ~7000年,分布在河姆渡遗址周围方圆约4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第三期与第四期的遗存范围向南扩大到曹娥江以东的上虞慈溪宁波奉化、鄞州等地,直至象山港和瓯江的北岸一带,甚至跨过海峡到达了舟山群岛。河姆渡文化第三期与第四期的内涵发生了许多变化,这是因为距今6000年前后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已经越过钱塘江渗入到宁绍平原,从而使土著的河姆渡文化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