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5.4.1 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可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分析。
重力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现浇梁以及双向板等,经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可对支座或节点弯矩进行适度调幅,并确定相应的跨中弯矩。
5.4.2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设计的结构和构件,应选用符合本规范第4.2.4条规定的钢筋,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且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三a、三b类环境情况下的结构,不应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5.4.3 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面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5%;弯矩调整后的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应超过0.35,且不宜小于0.10。
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
5.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
2 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
3 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弯矩进行组合;
4 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例1.3.1】 框架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条件:某高层建筑有三跨现浇框架梁,跨度为6.1m、3.0m、6.1m,已知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设计值q=40kN/m,经计算已知三层横梁的支座弯矩如图1.3.1所示,负号表示梁上部受拉。当考虑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并取调幅系数为0.8时。
要求:求边横梁的跨中弯矩设计值。
答案:(1)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2.3条第1款,取梁端调幅系数为0.8,调整后的支座弯矩为
M左=-92×0.8=-73.6kN·m
M右=-102×0.8=-81.6kN·m
(2)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2.3条第2款:
按简支梁计算跨中弯矩(www.daowen.com)
由平衡条件
(3)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2.3条第4款:
检查
取 M中=108.45kN·m
【例1.3.2】 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矩
条件:某高层建筑有三跨现浇框架梁,左边跨的跨度为6.1m,梁上恒荷载标准值为25.75kN/m,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左边跨的内力标准值见表1.3.1。
表 1.3.1
要求:若取梁端调幅系数为0.8,对重力荷载的弯矩进行调幅。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矩标准值M中(kN·m)。
答案: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4.3.6条规定:
M左=-54.50+0.5×(-17.20)=-63.10kN·m
M中=54.16+0.5×16.83=62.58kN·m
M右=-76.41+0.5×(-25.74)=-89.28kN·m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2.3条第1款:
M左=-63.1×0.8=-50.48kN·m
M右=-89.28×0.8=-71.42kN·m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2.3条第2款:
[1]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简称,全书余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