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疆历史论衡:探索塔兰奇与塔兰奇人

新疆历史论衡:探索塔兰奇与塔兰奇人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塔兰奇”,是对伊犁地区维吾尔人的旧称。为加强对维吾尔族人民的统治,准噶尔实行“人质制”,即将伊斯兰教两个派别白山派和黑山派的首领或其子女,拘于伊犁。塔兰奇的主要任务是种地纳赋,其人数最多。由于迁居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居民,绝大多数人从事农耕,从19世纪初开始,在欧洲一些学者的著作中,他们被称为“塔兰奇”。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居民也往往以此自称,“塔兰奇”一度成为一个单独民族的名称。

新疆历史论衡:探索塔兰奇与塔兰奇人

“塔兰奇”,是对伊犁地区维吾尔人的旧称。塔兰奇,又译为“塔里雅沁”,系准噶尔蒙古语。“塔兰(taran)”,为“种子、谷物、耕地”之意,加词尾qi,意为农夫、种地人。[6]《塔兰奇史》的作者也说,清朝乾隆年间,为了解决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从南疆各地迁移一批维吾尔人到伊犁,种地纳粮。“这些人既是满人的农民,又向他们交税,因此有了‘塔兰奇’的称号,意思是‘第二个农民’”。其实,关于塔兰奇一词的种种解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指的是在伊犁种地的维吾尔农民。

南疆地区的维吾尔人迁往伊犁地区,始自准噶尔时期。1678年,噶尔丹派遣12万准噶尔骑兵,经阿克苏、乌什等地,进军喀什噶尔、叶尔羌,灭叶尔羌汗国。自此,南疆广大地区便处于准噶尔贵族的统治之下。为加强对维吾尔族人民的统治,准噶尔实行“人质制”,即将伊斯兰教两个派别白山派和黑山派的首领或其子女,拘于伊犁。准噶尔强迫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喀什噶尔等地的不少维吾尔人,迁往伊犁,开始是为了解决在伊犁的和卓们的生活起居,后来则是想解决自身的粮食供应问题。按照职业划分,他们被分为三个部分,即塔兰奇、伯德尔格、乌沙克。塔兰奇的主要任务是种地纳赋,其人数最多。伯德尔格为维吾尔语bezirge的音译,意为“商人”或“贸易者”,他们可能是为幽禁在伊犁的和卓从事贸易的人。乌沙克为维吾尔语ülukeüxiake的音译,意为“杂役”,是为幽禁在伊犁的和卓们服务的仆从。准噶尔时期,在伊犁的维吾尔人估计有4 400余户,15 000多人。[7]1755年,清朝出兵伊犁,灭准噶尔政权。其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逃回到南疆。

清朝平定准噶尔政权以后,认为伊犁地区“必需大兵驻防”[8]。要驻兵,就必须首先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为此,清朝政府决定,一面令绿营兵在伊犁屯田,一面准备迁移部分维吾尔人到伊犁,种田纳赋,以济军食。1758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战争伊始,乾隆皇帝即谕军机大臣:“从前伊犁地亩,皆回人耕种。今俟回城平定,即将回人酌量迁移,与绿旗兵参杂。”[9]1760年,伊犁初设兵驻守。参赞大臣阿桂于当年二月由阿克苏率满洲、索伦骁骑五百名、绿营兵百名、回兵300名,越穆苏尔达巴罕,至伊犁镇守办事,“即以绿营兵筑城,回子乘时兴屯,开渠灌溉,是为伊犁屯田之始”[10]。首批迁移到伊犁的维吾尔人被安置在伊犁河南的海努克,先行屯种。六月,参赞大臣舒赫德说:由于初次派遣的维吾尔人只有300人,所以有些地的春小麦未及播种,要求来年多为派遣。1761年,原计划迁移500户维吾尔人到伊犁屯田。其中,阿克苏160户,乌什120户,赛里木13户,拜城13户,库车30户,沙雅尔13户,多伦人150户。[11]可是,看到地里的庄稼长势甚好,丰收在望,阿桂遂要求再迁200户维吾尔人到伊犁,“以助收割”。所以,这一年迁往伊犁的维吾尔人实为700户。1762年,“叶尔羌等城回人,续请移民伊犁者二百十四户”[12]

由于维吾尔人的辛勤劳动,农业连年丰收。生产的粮食,除供给官兵外,尚有盈余。但是,由于清朝政府决定再抽调一部分索伦、察哈尔兵与庄浪驻军共1万余人一起移驻伊犁。这样,生产的粮食又不够了。而这时,舒赫德报告:南疆各地愿意迁往伊犁的维吾尔人甚多。所以,1763年又有1 500户维吾尔人迁到了伊犁。其中,阿克苏270户,乌什200户,喀什噶尔300户,叶尔羌、和阗400户,赛里木、拜城130户,库车、沙雅尔150户,喀喇沙尔的多伦人50户。[13]另外,清朝政府还将准备前往呼伦贝尔教习索伦人种田之塔里雅沁维吾尔人百余名,也安置到了伊犁。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之子茂萨带领一部分维吾尔人抵达伊犁。这样,至1764年,伊犁地区已有维吾尔居民3 020户。(www.daowen.com)

按理说,已有的维吾尔居民交纳的粮赋基本上可以满足军队的需要,但向伊犁地区移民的活动并没有停止。1764年,叶尔羌、和阗又有500户维吾尔人迁移到伊犁,其他地方的维吾尔人亦继续向伊犁迁徙。据伊犁将军明瑞报告,1765年,各地迁移到伊犁屯田的维吾尔人就有1 796户,库尔勒地区的30户多伦人甚至“愿自备资斧移屯”伊犁。[14]1766年,哈密郡王玉素甫以“哈密生齿日繁,请遣户五百,屯伊犁”[15]。1768年,清朝政府又从叶尔羌、和阗拨派350户维吾尔人到伊犁屯田。[16]到此,移民活动才算告一段落。1760—1768年的八年间,从南疆各地向伊犁地区迁移的维吾尔人共计6 383户。除燕齐(即按品级拨给伯克的种地服役之人)323户、挖铁及为挖铁之人种地解决口粮的60户外,奏定6 000户分屯耕作。其分布情况是海努克600户,哈什500户,博罗布尔噶苏1 100户,济尔噶朗900户,塔什鄂斯坦400户,鄂罗斯坦600户,巴尔托海600户,霍诺海800户,达尔达木图500户。[17]1804年,清朝政府将乌兰库图勒地方原铜矿厂的耕地,以及呢勒哈(尼勒克)、乌里雅苏台图、春稽地方的土地拨给维吾尔农民耕种。因此,迁移到伊犁的维吾尔人主要分布在上述13个地方。

为了便于对迁居伊犁地区的维吾尔人进行管理,1760年,清朝政府决定设置三品阿奇木伯克1员,四品伊沙噶伯克至六品密喇布伯克15员,管理屯田及维吾尔人内部的民政事务。1762年,清朝政府在固尔扎建宁远城(今伊宁),作为阿奇木等伯克的驻扎之地。以后,随着维吾尔人口的增加,清朝政府又陆续设置七品伯克15员。至1804年,伊犁地区三品至七品的各级伯克共30员。

由于迁居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居民,绝大多数人从事农耕,从19世纪初开始,在欧洲一些学者的著作中,他们被称为“塔兰奇”。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居民也往往以此自称,“塔兰奇”一度成为一个单独民族的名称。20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民族社会调查和民族识别,发现他们与其他维吾尔族并没有什么区别,因而取消了“塔兰奇”的族称,仍将他们看作维吾尔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