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疆民族关系发展:历史趋势展望

新疆民族关系发展:历史趋势展望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民族的迁徙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并没有停止,新疆的民族成分不断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了新型的民族关系。分裂、对立、冲突,会造成社会动荡,既不符合新疆各族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国家的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新疆民族关系发展:历史趋势展望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探讨历史上的新疆民族关系,主要关心现实中的民族关系,关心新疆民族关系未来的发展。瞻念前途,新疆民族关系最大的可能性是沿着历史的轨迹继续前进,并在新的形势下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各民族关系更加密切,各民族更加团结。

第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疆完全与祖国内地融为一体,新疆各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秦汉时期,随着北方草原游牧区和中原农业区的分别统一,新疆首先归入了汉朝的版图,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此,新疆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不断加强。新疆地区的建制沿革表明,自汉代以来,我国历朝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理体制和方式有一个从军府制向郡县制发展的过程。众所周知,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置郡县时起,郡县制便成为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也是国家高度统一的重要标志。327年,前凉置高昌郡以后,新疆地区就开始了实行郡县制的进程。唐朝统一新疆后,在今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吐鲁番,建立伊州、西州、庭州,实行和内地一样的县、乡、里制度,扩大了在新疆实行郡县制的范围。蒙古统一新疆后,于1251年设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行尚书省,将行省制度推行到了新疆地区,并享有同内地其他行省一样的地位。1759年,清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统一新疆,首先在东起巴里坤,西至库尔喀喇乌苏的东疆、北疆广大地区实行郡县制。1884年新疆建省,郡县制被推行到了新疆各地,新疆实现了与内地行政制度的统一。新疆建省的实现,客观地反映了新疆统一于祖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客观地反映了新疆各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把新疆各族人民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把新疆从祖国版图中分裂出去的企图,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第二,新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根据考古资料,在距近3 000多年前,新疆与内地就存在着经济交流。小河墓地出土的产自我国东南沿海的海菊类贝壳,以及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和田玉,就是当时人们的遗存。汉朝统一新疆以后,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政治上的统一;政治上的统一,反过来又进一步密切经济、文化联系。而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不断加强,一股强大的内聚力形成了,新疆各民族便和全国人民凝结为一个整体。这是历史上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轮廓和归宿。现在,新疆各民族和全国人民在政治上是高度统一的,经济上已经结为一体,文化上虽然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和风格,但不断为其他民族所吸收,成为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的一部分。在这种形势下,企图把新疆各族人民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把新疆从祖国版图中分裂出去,无疑是白日做梦!

第三,这是由新疆民族关系的架构决定的。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民族在迁徙、融合中消失了,一些民族在新的条件下重新组合,又获得了新生。至近代,新疆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满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共同聚居的格局。但民族的迁徙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并没有停止,新疆的民族成分不断增加。1992年全国进行人口统计时,新疆已经有了35个民族。2000年全国进行人口统计时,新疆则有47个民族。近几年来,新疆的民族成分还在不断增加,据说已经有56个民族。也就是说,全国56个民族,新疆都有了。各族人民不仅在开发、建设和保卫祖国边疆的事业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还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进而实现民族间的融合,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各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使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并由此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另外,在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汉族占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汉族也是新疆的古老民族之一,同各民族存在着血肉相连的历史关系;另一方面,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汉族是凝聚力的核心,而新疆的汉族则是新疆与内地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挑拨和破坏汉族与新疆其他民族的关系的企图是难以得逞的,使汉族失去与内地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是不可能的。

第四,这是由人心的向背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了新型的民族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经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新目标。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各族人民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只有搞好民族团结,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分裂、对立、冲突,会造成社会动荡,既不符合新疆各族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国家的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所以,统一、团结、发展、提高,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人心所向。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极个别人仅仅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不顾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和国际上的反华势力相勾结,搞民族分裂,是注定要失败的。

第五,这是由我们伟大的祖国国运昌盛决定的。历史证明,国家越强盛,统一越巩固,各民族越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安居乐业。一个半多世纪以来,中华各民族儿女前赴后继,英勇牺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使国家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现在,古老的中国又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中华民族已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试想,在我国积贫积弱的年代,清朝政府都能决然出兵,灭亡阿古柏侵略政权,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今天,我们的国力早已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民族分裂势力怎能把新疆各族人民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把新疆从祖国版图中分裂出去?

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中华各民族之间还存在着影响民族关系的种种因素,且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9]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程度很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虽然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物质帮助,但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仍然较低。少数民族要求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与现实的经济文化状况以及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存在着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内地和沿海地区发展得更快。由于经济基础和发展速度的差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特别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所以,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缩小内地、沿海与边疆地区的差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调整经济结构,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中华各民族团结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问题。

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新疆各民族已经自觉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是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但是,新疆当时是国际上各种势力争夺的热点地区之一,帝国主义、外国侵略势力和国内的民族分裂分子相勾结,一直在进行着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阴谋活动。20世纪初,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传播到新疆以后,民族分裂分子以此为理论根据,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否认历朝历代中国政府对新疆的有效管辖,加紧了分裂活动。1933年11月,沙比提大毛拉和穆罕默德·伊敏等受英国的支持,纠集一批封建地主、商人和反动宗教上层,在喀什宣布成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这个分裂政权虽然仅仅存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在各族人民的反对浪潮中土崩瓦解了,但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并没有消除,分裂活动并没有停止。1944年11月,三区革命爆发。革命初期,由于宗教人士、乌兹别克人艾力汗·吐热窃取了领导权,把轰轰烈烈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引入歧途,声言要在新疆“彻底根除中国的专制统治”,建立一个“真正解放独立的共和国”[10],给革命带来了严重危害。后来,经过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人和三区各族人民的努力和斗争,三区革命最终汇入全国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始终致力于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的破坏活动,要想把新疆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中分裂出去,把新疆各民族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是完全办不到的!

(原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

【注释】
(www.daowen.com)

[1]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著:《新疆简史》第一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6页。

[2]孙祚民:《处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重要准则——读范文澜〈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3]翁独健:《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4]《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

[5]《三国志》卷三〇《乌丸鲜卑东夷传》。

[6]捷连季耶夫著,新疆大学外语系译:《征服中亚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9页。

[7]《魏书》卷九五《刘聪传》。

[8]《宋史》卷四九〇《高昌传》。

[9]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2年1月14日。

[10]《九项宣言》,转引自《新疆简史》第三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