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丝绸之路:中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探析

丝绸之路:中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探析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丝绸之路上的经济贸易交流形式可分为三种:贡赐贸易、互市贸易和民间贸易。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文化之路。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段东部,扼守中外、东西交通要冲。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不仅加强了中外、东西方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还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新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再次,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促进了人员的交流和技术的传播。

丝绸之路:中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探析

考古资料证明,在先秦时期,东西方之间就存在经济贸易交流。在德国南部斯图加特及克里米亚半岛都曾发掘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生产的丝绸。那时,中西商路可能是经过北方草原地区,即从蒙古草原到西伯利亚草原,然后南去伊朗,西去南俄草原,或到达非洲,或到达希腊、罗马张骞通使西域以后,进一步拓展了中西陆路交通,一条东起长安,经陇西高原、河西走廊,然后沿塔里木盆地南北两缘,进而连接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中西交通通道正式建立起来了。当时在这条交通通道上输出的物品中,数量最多、最受人欢迎的是丝织品,所以欧洲学者把它称之为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主要分南、北两道,敦煌或者阳关是两道东面的起点。南道从阳关西行,取道鄯善(今若羌一带),沿车尔臣河古代河岸西行抵且末,经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扜弥(今策勒东北)、于阗(今和田附近)、皮山(今皮山一带),至莎车(今莎车)。再经蒲犁(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则出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另外,南道自莎车向南,经罽宾(今克什米尔),还可到达身毒(今印度)。北道出敦煌西行,经横坑,绕过三龙沙(今疏勒河西端沙漠),先至楼兰故城,折向北行到达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交河故城),然后经焉耆,到达龟兹(今库车);或从楼兰直接西行,沿塔里木河故道,到达龟兹,再经姑墨(今阿克苏)、温宿(今乌什境内),至疏勒(今喀什)。继而西北行,翻越葱岭,则出大宛、康居(今锡尔河以北地区)、奄蔡(今里海以北地区)。西汉末年,一条新道被开辟出来,即出敦煌以后,不经过三龙沙和白龙堆,直接向北,取道伊吾(今哈密),越过博格达山,经车师后国(今吉木萨尔附近),然后沿天山北麓往西直达乌孙。这条道路为新北道,原来的北道称为中道。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条与河西走廊并行的通道青海道出现了。青海道亦称“吐谷浑道”或“河南道”,它西与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的南道相连,东则出陇右,到达长安。进入唐朝时期,由于西域一统,交通无阻,天山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塔里木盆地北缘三条丝路同时开通。北道自伊州、庭州至碎叶,中道自伊州、西州经焉耆、龟兹至疏勒,南道自沙州至于阗,沿途守捉相望,驼铃不断。

目前,一些学者把丝绸之路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丝绸之路的兴起时期、发展时期、转变时期和衰落时期,这四个时期又表述为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及明清时期。[16]应该说,这种划分是有一定道理的。张骞通使西域及其关于行程路线的报道,使丝绸之路全线开通有了正式的记载,这就成为丝绸之路最终形成的标志。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西域以及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政局相对平稳,而丝绸之路另一枢纽地带的波斯地区,由于萨珊王朝(226—651)的建立,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对丝绸之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达到顶峰,唐朝、中亚诸国、萨珊王朝及雄踞于地中海东岸的拜占庭帝国,构成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伙伴,使丝绸之路上的交往更加频繁。宋元时期,由于我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特别是海上贸易有了重大发展,丝绸之路逐渐衰落。在此期间,虽然由于蒙元的统一而再次有过一度繁荣,但已不能与汉、唐时期相比,亦不能和海上交通贸易相比。

丝绸之路上的经济贸易交流形式可分为三种:贡赐贸易、互市贸易和民间贸易。前两种贸易形式属于政府间进行的官方贸易。贡赐贸易的对象既有境内各少数民族,又有国外商人。他们往往“以献为名”[17],在内地贩运货物。而历代统治者以“天子”自居,多重加赏赐,以示招徕。所以皇帝的赏赐往往是贡献价值的数倍。高额的利润成为贡赐贸易的主要动力。互市贸易的对象主要是北方、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进行民间贸易的既有活跃于丝绸之路上的“胡商”,也有出关贸易的内地商人。(www.daowen.com)

沿丝绸之路输入到内地的商品主要有牲畜、畜产品、药材、香料、玉石制品等,其中,以马匹为最多。内地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织品、铜镜漆器茶叶等,其中,前期以丝织品为大宗,后期以茶叶为大宗。绢马贸易和茶马互市是丝绸之路贸易最主要的内容。

横跨欧亚、地连东西的丝绸之路不仅把丝绸、漆器等无数代表中国古代物质文明成就的商品,输送到了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物质生活,还把造纸术印刷术、养蚕缫丝技术等众多中国古代先进技术,以及古老的东方文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文明成果,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古代中外、东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表明,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交流,还存在着精神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文化之路。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段东部,扼守中外、东西交通要冲。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不仅加强了中外、东西方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还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新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首先,由于贸易的繁荣和人口的聚集,沿丝绸之路的绿洲城镇迅速地发展起来。鄯善、精绝、扜弥、于阗、皮山、莎车、疏勒、姑墨、龟兹、焉耆、车师等一大批绿洲城镇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人云集,商品荟萃,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其次,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带动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魏晋以后,沿丝绸之路各城镇兴起的蚕桑织造业证明了这一点。再次,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促进了人员的交流和技术的传播。内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的技术、冶炼铸造技术、蚕桑织造技术、造纸技术等,沿着丝绸之路相继传入新疆,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丝绸之路是新疆历史上值得且应该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