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与多种宗教并存:新疆的历史多样性

多元文化与多种宗教并存:新疆的历史多样性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是我国历史上使用过语言文字最多的地区。作为古代中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新疆还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至16世纪初,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新疆形成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局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以下两点:一是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二是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

多元文化与多种宗教并存:新疆的历史多样性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地处东西交通要冲,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各族人民一方面以开放的胸怀吸收着外来文化,并不断地融合、创新,进而创造出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另一方面又向外部世界传输着中华文化,在中外和东西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新疆是我国历史上使用过语言文字最多的地区。由于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新疆流行过多种语言和文字。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新疆使用过的语言有30余种,主要有匈奴语、汉语、于阗塞语、犍陀罗语、焉耆-龟兹语、突厥语、粟特语、吐蕃语、回鹘语、波斯语、蒙古语、满语等。先后在新疆使用过的文字也有20余种,主要有汉文、佉卢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突厥文、粟特文、回鹘文、吐蕃文、波斯文、察合台文、托忒蒙古文、蒙古文、满文等。在上述文字中,汉语言文字是汉代以来,唯一贯穿新疆历史的语言文字。汉朝统一西域以后,汉文和汉文典籍传播到了西域。在罗布泊地区汉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载有《论语》《战国策》内容的木简。南北朝时期,高昌王国请求北魏借给五经、史籍,并派人教授。196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了唐代西州小学生卜天寿写的《论语郑氏注》抄本,抄本载有卜天寿写的一些诗词和杂录。一个12岁的学生能够以比较正规的书法抄写《论语》,又能按平仄合辙赋诗述怀,说明了唐代汉语的普及程度。[7]

新疆各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西汉时,著名音乐家李延年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大型套曲《摩诃兜勒》,创作了28首乐曲。魏晋南北朝时期,龟兹乐、疏勒乐、于阗乐、伊州乐以及受龟兹乐影响的西凉乐,成了中国北方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6世纪中叶,龟兹的苏祗婆从突厥到内地,检定了走调多年的七个音律,对中原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到了唐代,西域的歌舞在内地更是大放异彩。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或反手叉腰,或纵横腾踏,或旋转如风,节奏明快,变化多端,深受内地人民的喜爱。

西域的雕塑绘画五彩缤纷,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库车的库木吐拉千佛洞及其他石窟和佛寺遗址,保存着魏晋时期大量反映佛教内容的壁画。从其内容、画面人物形象、绘画风格、描绘技法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出,这些壁画体现出希腊艺术的观念和风格,同时又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强烈影响。到了唐代,在原有的基础上,西域绘画又吸收了中原地区及西方佛教艺术技巧,形成了姿态生动、线条简练、衣纹质感强的艺术风格,创作出大量的以佛像、佛本生故事、人物、山水、花鸟、社会风俗等为主要内容的壁画、藻井画、版画,以及纸、绢、布等绘画。

隋唐时期,各种文化经过长期的不断的交融、混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主要是龟兹文化、于阗文化、高昌文化和天山以北地区的游牧文化。[8]上述文化在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后,又受到了阿拉伯、波斯文化的影响,西域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多种文化的影响,不仅使西域文化更加绚丽多彩,底蕴也更加深厚。正是在这样深厚的文化沃土上,才产生了《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等不朽名著,才产生了由歌、舞、乐组合而成的套曲《木卡姆》,才产生了英雄史诗玛纳斯》。(www.daowen.com)

作为古代中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新疆还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外来文化或西方文化,特别是多种宗教,首先传播到了西域,然后由西域再传播到内地或其他地方。

同其他地方的原始居民一样,在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古代居民信仰由原始宗教发展而成的萨满教。在新疆一些少数民族中,至今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原始宗教和萨满教的观念和遗俗。公元前4世纪前后,产生于波斯的祆教(俗称拜火教)首先经中亚传到了新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祆教在今吐鲁番一带尤为盛行,当地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对祆教进行管理。公元前1世纪前后,佛教经今克什米尔传入新疆。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龟兹、疏勒等地,寺院林立僧侣成群,不仅成为当地的佛教中心,还成为内地僧人取经的地方。著名的西域僧侣鸠摩罗什、佛图澄菩提流支等作为一代佛教大师,饮誉中原。这一时期,随着汉人不断迁入新疆,盛行于内地的道教传入西域,摩尼教、景教则由波斯经中亚也传入了新疆。这样,新疆就形成了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

9世纪末10世纪初,伊斯兰教由中亚首先传入新疆南部地区,通过宗教战争推行到和阗以后,不断发展。至16世纪初,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伊斯兰教成为维吾尔等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以后,这些民族原来信仰的祆教、摩尼教、景教在新疆逐渐消失。直到明末清初,由于卫拉特蒙古的兴起,藏传佛教逐渐成为与伊斯兰教并存的两大主要宗教。18世纪以后,基督教天主教相继传入新疆,佛教、道教和萨满教则在新的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所以,直至近代,新疆仍然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新疆形成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局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以下两点:一是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二是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采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信仰不同的宗教,这种情况使新疆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形态。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是多元的,同时又是一体的。所谓多元,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形式丰富多彩,互有区别。同时,各民族的文化又是一体的,各族人民都积极参与和促进了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过程,并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在长期的共同劳动、生活和斗争中,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广采博纳,在文化上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各民族文化都成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培育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沃土。近代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御敌,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