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职业规范:走向成功择业

大学生职业规范:走向成功择业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职业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除了它的基本原则之外,还有一些各行业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社会主义社会,任何职业都是社会生活所离不开的,所以总是要有人去干。

大学生职业规范:走向成功择业

第二节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这两者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与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从道德和法律产生发展来看,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有些法律规范就是从原始社会的道德习惯转化来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互相转化的现象更为普遍。但是,从生产、发展来看,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的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规范。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而经过了几十万年以后,社会分裂为统治阶级才产生了法律。任何被统治阶级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法律,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来进行调控的。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行行为所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

职业道德规范,是根据其各个职业的特点、性质、地位和作用,按照自身职业活动的

客观要求而制订的。虽然它并不能代替具体的各行各业的具体要求,但是,它们又是各行

各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职业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职业道

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除了它的基本原则之外,还有一些各行业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等。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一)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是指从业人员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对自己的工作认识明确、感情真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表现出热情积极、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爱岗,是职业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诸多因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

职业工作者的任何职业才能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通过努力而得到的。热爱则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主动、勤奋、自觉地学习本职工作必备的,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探索、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才能花气力去培养锻炼从事本职工作的本领,切实把本职工作做好。

职业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心,也是来自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的情感。在职业活动中,有无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首先产生于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无深刻而正确的认识和热爱,只要是真正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就能把智力、体力的劳动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乐趣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就能满腔热情、朝气蓬勃地做好每一项属于自己的工作;就能在工作中焕发出极大的职业进取心,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本职工作。那种抱着“干活吃饭,挣钱养家”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职业的人,是不可能会有对本职工作那种热爱之情的,当然也谈不上持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当遇到挫折或失败,定会以对事业炽热追求的精神去克服困难、战胜险阻、摆脱困境。同时,也会在艰难困苦的斗争中,逐步练就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和品格,成为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职业工作者,进而会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敬业就是专心致志的对待自己从事的职业

宋朝大学者、大教育家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就是说,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古人提倡的这种工作态度今天仍然没有过时。敬业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甚至在必要时不惜以身殉职。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敬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说来,条件好、工作轻松、收入高的岗位,做到敬业容易。相反条件较差、工作艰苦、收入不高、又远离城市的岗位,做到敬业就不易。另外,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心情比较浮躁,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评价,这山望着那山高,随时想“跳槽”,连爱岗都谈不上。在这种情况下,把敬业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显得格外重要。

每个从业人员要真正做到敬业,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必须从爱岗做起。就是说,不论做什么工作,不论职务大小,都要立足于本职工作,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其次,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业务上精益求精。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含量日益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每个劳动者来说,文化知识、业务水平、技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公民如果只有敬业的良好愿望,却没有敬业的本领,敬业就没法落到实处。最后,坚守岗位责任,干一行,爱一行。履行职责是每个公民的本分,岗位责任就是社会责任,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义务要求。所以,每个在职业岗位上的公民都要有明确的、执著的责任意识。敬业与奉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必定能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

(三)爱岗与敬业紧密联系

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是对职业责任、职业荣誉的深刻认识。不爱岗的人,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的人,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所以,不论做任何工作或劳动,只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辞辛苦,就可以说是爱岗敬业。一般说来,工作条件好、工作轻松、收入高的职业,做到爱岗敬业是比较容易的。相反,环境不好、工作艰苦、收入不高、又远离城市,要做到爱岗敬业就不那么容易。那些在环境艰苦、工作繁重、收入不高岗位上认真工作劳动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在社会主义社会,任何职业都是社会生活所离不开的,所以总是要有人去干。如果没有亿万农民辛勤种田,没有千百万工人在茫茫沙漠或高山峻岭上采油、采矿、修筑铁路,没有广大人民解放军在天涯海角守卫祖国的边疆大门,没有千万清洁工人清除城市垃圾,没有几千万人民教师、科研人员埋头教学和科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吗?我们每个人和家庭能享受到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吗?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为社会、为祖国做贡献。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择业机会的增加和选择方式的多元化为人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也为人们爱岗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要看到,爱岗敬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一个从业人员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地位,实现自己的职业利益,就必须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否则,一个不履行职业责任的人,就将被职业组织所淘汰。

当然,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爱岗敬业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每个从业者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造福社会。为此,每个从业者,不论职务大小,不论做什么工作,首先,都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爱岗敬业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为人民服务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每个从业人员的具体工作、劳动中。每个从业人员若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欣欣向荣,广大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就会得到不断地满足和提高。其次,专心致志地搞好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特别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的时代,对每个从业者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工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从业者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贡献,就必须熟悉本职业的基本性质和要求,必须熟练地掌握本职业的业务和基本技能,必须懂得本职业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否则,就很难让人相信他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如果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安心本职工作,很难设想这样的人会做好本职工作。当然,爱岗敬业并不意味着在第一次选择的岗位上“从一而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选择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但是只要你还未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就一定要坚守岗位,善始善终。

(四)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主要是: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

1.树立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和对现行职业发展将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憧憬。职业理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初级层次职业理想:大部分人的工作目的首先是为了维持自己家庭的生存,过安定的生活,这是人对职业的最初动要机、最低要求、是职业理想的基本层次。初级层次的职业理想具有普遍性。

中级层次职业理想: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职业,施展个人的才智,这是职业理想的中级层次。中级层次职业表现出因人而异的多样性。

高级层次职业理想:人们工作的目的是承担社会义务,通过社会分工把自己的职业同为社会、为他人服务联系起来,同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即三个层次分别:谋求生存、发展个性、承担社会义务。

随着年龄增长、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会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理想。

2.强化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职业活动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社会活动,职业责任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是职业活动的中心,也是构成特定职业的基础,往往通过行政的甚至法律方式加以确定和维护。职业责任具有明确的规定性,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着直接关系,而且还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任何一种职业都把忠实地对待、圆满地履行职业责任作为从业人员或集团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那么,如何强化职业责任呢?对企业集团来说,可以通过完善各项岗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及强化生产服务质量观念等途径来加强员工的职业责任教育和培训。对企业员工来说,应自觉明确和认定自己的职业责任,树立职业责任。可以学习与自己有关的岗位责任制度,形成责任目标。并在职业实践中不断比照特定的责任规定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省和检查。

3.提高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也称职业能力,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履行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职业技能是发展自己和服务人民的基本条件。从业人员要努力钻研所从事的专业,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所从事职业的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队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基本内涵

“诚”就是真实不欺,尤其是不自欺,主要是讲诚实、诚恳,是个人内持品德;“信”就是真心实意地遵守履行诺言,特别是注意不欺人,主要是讲信用、信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诚实是守信的心理品格基础,也是守信表现的品质;守信是诚实品格必然导致的行为,也是诚实与否的判断依据和标准。“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一是为人要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给予信任。

首先,“诚实守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指国家的统治者应取信于民,否则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孔子讲的是国家与民众的关系。把孔子的话引申开来,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说是“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统治者“无信不立”,领导者“无信不立”,家庭无信不立”,个人当然也是“无信不立”。今天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

其次,“诚实守信”还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突出强调“诚信”规范,无疑具有明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针对性。我国自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成就巨大,世人瞩目。但是,由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遇到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经济领域,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十分猖獗,不仅仅是一般的商品假冒伪劣现象严重,而且连统计、审计、财会和合同,也出现了严重的欺诈现象。可以说,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已普及当今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人民的生活为之受苦,企业的营业为之遭殃,国家的声誉为之败坏。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背后,本质上是“诚信”的危机。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是把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个人的收益寄托在“诚信”之上,而是豪赌在坑蒙拐骗之上。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提。没有信用,交换就无法进。想当初惜墨如金的朱镕基总理给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题写“不做假账”的校训之时,还有人觉得总理对会计师们的要求未免也太低了点,现在看来,朱总理的题词可谓是一针见血,题到了点子上。2001年8月30日《法制日报》一版曾有这样一则报道,财政部一次查处了严重违反有关会计法规的13家会计师事务所及24位相关注册会计师,他们所犯的错误只有一个:为企业作假账。实际上,财政部查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作假账的案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在一些发达的周家,信用制度比较健全,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一个人的身份证丢了,可以补办;而信用没了,就寸步难行。所以,在那些国家,贷款不还、借款赖账的行为,无异于自断生路。诚实守信首先是在经济领域里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但又并不局限在经济领域。在政治领域,政党、政府、官员,要不要取信于民?许下的承诺要不要兑现?在生活领域,朋友之间、情侣之间、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要不要守信用?如果都不要,这世界就充满了谎言、欺骗、背叛、表里不一,那时我们还能相信谁?而诚实、诚恳、忠诚;言必行,行必果;忠于信仰、信念,坚持操守,这些品德都是在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盛行的现时最为宝贵的。

(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1.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法则

诚实守信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就是指真实无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和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利追求与道德操守是共生共存的社会现象。这是因为市场经济默认的基本前提是:经济活动的每个参与者都是自利的行为者,经济行为的目标和动力是利益和对利益的追求。市场行为的参与者对利益的追求是通过有效地协调一定的人际关系来实现的。且自利追求与道德操守协调契合的基本点主要是建立交易双方稳固、可靠的信用关系。

为了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信用经济,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争取早日走出转轨期。同时正在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岗前、岗上培训,把强化诚实守信观念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还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的力度,切实扭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无形资本

企业要想变诚实守信为企业的无形资本,在内部就要苦练内功,企业上下要努力形成客户至上、质量第一、严守承诺的三种共识。在企业外部,还要多做外功,重视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和宣传以及新闻媒体对企业的深度报道等,形成企业特色,扩大企业知名度。台湾省“塑胶大王”王永庆的名字价值千金,他向银行借款,不需要用任何财物和房地产担保,只要用他的名字即可。他的名字之所以值钱,是因为他视信用为第二生命,一贯信守诺言。(www.daowen.com)

(三)诚实守信对为人处世至关重要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状况和人格高下的表现;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友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所以做人必须要诚实守信。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利益问题,正确对待自我利益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要开阔自己的胸襟,培养高尚的人格,树立进取精神和事业意识。同时,诚实守信也是从业之要。从个人角度讲,诚实守信是个体品德、人格问题,它关系到个人成长、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完善。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关系角度来讲,诚实守信关系到社会信任问题。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讲,诚实守信更是关系到社会关系的稳定问题。

(四)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首先就要忠诚于自己所属的企业。所谓忠诚所属企业就是心中始终将装着企业,总是把企业的兴衰成败与自己的发展联系起来,愿意为企业的兴旺发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忠诚所属企业并不是空洞的口号,是体现在许多具体行为中的。如诚实劳动、维护企业信誉、遵守合同和契约等等。而诚实劳动最为重要。因为诚实劳动是衡量一个劳动者素质高低的基本尺度。是一个劳动者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外在反映。它直接关涉到一个劳动者人生追求和价值的实现。它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兴衰成败,从而间接影响个人利益的实现。会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该国家该民族的发展,间接影响每个劳动者利益的实现。那些出功不出力、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都是不诚实的。其次是要维护企业信誉。企业信誉和形象的树立主要依赖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信守承诺。因此职业人员要自觉维护企业信誉,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身体力行。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不去斤斤计较这些是分内之事还是分外之事。另外,遵守合同和契约也是忠于企业的重要表现。遵守合同和契约可以维护从业人员的各项合法权益;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使企业和个人免于受到制裁或处罚,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办事公道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处理各种职业关系,从事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损公肥私,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做公正的人,办公道的事,历来是从业人员所追求的重要道德目标。

(一)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办事公道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人们所说的秉公执法、公正无私、出于公心、一视同仁等所指的就是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企业活动的根本要求:办事公道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办事公道是企业赢得市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办事公道是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内容。办事公道是职业劳动者应该具有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办事公道是树立个人的威信和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市场主体不仅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而且在人的尊严与社会权益上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只有能力和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应当相互尊重,平等互惠,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对待服务对象,不论职位高低,不论民族阶层,都要一视同仁,热情服务。办事不公道,实际上是把那些应服务于社会及人民的职业变成只服务于社会的某一部分人的职业,甚至变为牟取私利的工具,使这些职业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扭曲和改变。如此一来,社会就没有正常的秩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就会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就会发生,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现象就会蔓延。

因此,办事公道,是各行各业努力实行的一条基本原则和道德准则。

(二)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

办事公道这种职业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和光明磊落等方面。具体说来,“坚持真理”是指在大是大非、腐朽思想等面前要立场坚定;要积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做到照章办事,按原则办事,以及要敢于说“不”。“公私分明”里的“公”是指社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和企业利益,“私”是指个人利益。公私分明原意是指要把社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私利明确和区别开来,不以个人私利损害集体利益。具体到职业道德中所讲的公私分明,则是指不能凭借自己手中的职权谋取个人私利,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即正确认识公与私的关系,增强整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富有奉献精神;从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及在劳动创造中满足和发展个人的需要。“公平公正”指按照原则办事,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徇私情。也就是说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坚持按原则办事;不徇私情;不怕各种权势;不计个人得失。“光明磊落”是指做人做事没有私心,胸怀坦白,行为正派。要做到光明磊落,就要把社会、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敢于负责,敢担风险。

(三)从业人员怎样做到办事公道

1.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遵纪守法,坚持原则是指从业人员都无一例外地按照国家法纪法规和职业纪律、规章行使职业权力,履行职业义务。简而言之,就是遵循国家法律,严守职业纪律。国家的一切法律、规章、条例都是体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意志,维护工人阶级和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根本利益、通过国家机器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而各种各样的纪律,都是在国家各种法律见解范围内,由社会政治团体或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行制订的,体现一定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工作、生活秩序的要求和群众利益的各种规章制度。从业人员只有在法律和纪律要求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职务,才能保证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秩序上的有条不紊;保证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协调一致;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否则,各种秩序就要造成混乱,国家人民的利益就要遭受损失。

遵纪守法,坚持原则,是一切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它是衡量职业劳动者思想道德水平的尺度。职业劳动者要知法、懂法、遵纪守法。在职业活动中要严格依法办事、按纪处事,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职业规范意识,不能置法律、纪律不顾而为所欲为。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就是要坚决反对那种职业生活中出现的渎职行为。有的从业人员私欲膨胀,贪污受贿、弄虚作假、铺张浪费;有的搞行业不正之风,缺乏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故意刁难服务对象;有的玩忽职守,视工作为儿戏,严重损害社会、他人利益;有的不守法规,不讲质量,粗制滥造,少干多捞、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有的慷国家和集体之慨而中饱私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知法犯法,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大搞权钱交易,人情交易。所有这些令人深恶痛绝的丑恶现象,都是与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格格不入的。职业劳动者应率先垂范,首当其冲,带头做到遵纪守法,勇敢地同各种腐朽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来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

2.廉洁奉公,不徇私情

廉洁奉公,不拘私情,是指公职人员不借职权职务之便而损公肥私,多贪多占。为政清廉,办事公正,严于律己,一心为公。廉洁奉公,对于职业劳动看来说,是“慎独”、“修身”、自我约束、洁身自好、清白无瑕的道德风范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隐蔽之处能看出人的品质,微小之事,能显出人格的伟大。廉洁奉公,要求职业劳动者,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侵犯公共财物,不损害公共利益,不贪图便宜,不假公济私,要做到公私分明,办事公道。特别与财、物管理、使用有着密切联系的职业劳动者,在经济利益圈中出出进进,更要自觉抵制腥风臭气的侵袭,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廉洁奉公,要求职业劳动者,说话办事一定要出以公心,不以个人好恶处事论事。古代有“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荐贤举才、为公去私的佳话,为国家、为社稷举荐贤才,为事业、为人民操持公务,就应该有初黄羊这种不计私仇,不为私利的奉公精神。在国家、人民利益面前,为维护正义,敢于牺牲个人,敢于抛开亲属问私情,大义灭亲。

3.照章办事,平等待人

照章办事,平等待人,是一切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它是衡量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他能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一般是公开的、明确的、具体的,社会公众可以据此监督、评判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因此,职业规章又可看作是联系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纽带。从业人员必须对自己的服务对象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论职位高低,关系亲疏,一律以同志态度,热情服务,一律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杜绝办事不公,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这既是职业纪律的要求,也是对服务对象最起码的尊重。

总之,办事公道是一种比较高的人格修养:要想做到办事公道,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热爱真理、追求人格正直的品格,注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处处以国家、人民利益、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为最高原则,指导我们的行动,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维护公道。

四、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强调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公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

(一)团结协作促进事业发展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说过,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一盘散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孙中山先生带领革命党人付出毕生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一生未竟的事业,把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驱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打败了凶残的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一个相互敌视、分崩离析、内战连绵的民族和国家是绝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眼下就有一个鲜明的例子:阿富汗和新加坡都是小国,而两国人民在今天的遭遇却有天壤之别。新加坡人民过着自豪康乐的日子,而阿富汗人民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团结则兴,不团结则衰;团结则存,不团结则亡。中华民族的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全体人民的幸福,都需要全体中国公民加强团结,协作相处。团结是目的和结果,协作则是手段和过程。一个人对他人不怀好心,当然达不到与人团结的目的。只有从协作的愿望出发,事事对人好,能够真诚地帮助别人,才能达到团结的目的。

(二)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

既然团结协作能够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增强企业内聚力。我们就应该做到平等尊重、顾全大局、互相学习、加强协作。

“平等尊重”是指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职业活动中,不管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工作性质有多大差别,都应一视同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其中平等尊重、相互信任是团结互助的基本和出发点。要做到平等尊重,以诚相待,就应注意遵循以下道德要求:上下级之间平等尊重;同事之间相互尊重;师徒之间相互尊重以及尊重服务对象。“顾全大局”是指在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要树立全局观念,不计较个人利益,自觉服从整体利益的需要。“互相学习”是团结互助道德规范的中心一环。而“加强协作”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为了协作从业人员之间,包括工序之、工种之间、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完成职业工作任务,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搞好协作。要做到加强协作,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正确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二是正确看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因为竞争的基本原则既是竞争又协作。

五、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它要求从事各种职业的个人,努力多为社会作贡献,为社会整体长远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因此,它也是一种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要求。

(一)关于奉献

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克己奉公,助人为乐,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有这种境界的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和敬业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也不是为了家庭的名利,而是为了有益于他人、社会和国家。奉献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我们社会,像雷锋、孔繁森、徐虎、包起帆等同志,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尊敬,就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社会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二)奉献与获得

若在社会全体人民为社会所作奉献的总和与社会所获得财富总和之间进行比较,可能会呈现三种情况:第一种状况,奉献小于获得,人类将无法生存。第二种状况,奉献等于获得,人类将无法发展,只能在原地踏步。第三种状况,奉献大于获得,人类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奉献与获得之间的三种状况分析中,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奉献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客观必然要求。

今天我们讲奉献,并不是讲付出劳动不要报酬。而是讲一种精神,在公与私、义和利、奉献和索取之间,把前者放在首位。如果把自己从事的职业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和手段,那么在工作中就会套上无形的枷锁,摆脱不了名利的羁绊,最终将一事无成。只有树立起奉献社会的精神,培养自己对工作岗位的深厚感情,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乐于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才会有所建树。

(三)奉献社会的具体要求

1.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奉献社会,实际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一心为社会作贡献,不考虑个人恩怨与得失。一切从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公众,有益于民族与国家出发,只要对人民的利益有好处,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必要的时候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奉献社会是一种人生境界,它表现为助人、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是一种融在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中的高尚人格。其突出特征包括:一是自觉自愿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完全为了增进公共福利而积极劳动;二是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竭尽全力;三是不计报酬,完全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2.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奉献社会则是这五项要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是集体主义思想在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上的升华,是一个超越市场经济,为整个社会生活服务的最高道德层面。一个能够奉献社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人接受功利主义价值观,再加上受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认为无私奉献是疯子,为人民服务是傻子,提倡这些思想在实践中已行不通了、过时了,并肆意进行诋毁和诬蔑,这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观点。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现代社会道德思想体系中的主流,不仅为调节整个社会生活服务,还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清洗剂,是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保证。

3.要大力提倡奉献社会的精神

大公无私,奉献社会,应是我们每一位职业劳动者的天职。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奉献社会的精神却日趋淡薄。翻开报纸杂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倡导奉献社会的精神,只有这样,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才不会受到损害,国家才能安定团结,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奉献社会,是崇高的道德情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为社会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人奉献生命,“我以我血荐轩辕”;有人奉献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奉献财富,“甘作春蚕吐尽丝”。然而,奉献社会不只是一句口头禅,它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能伸出援助之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困难者渡过难关;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能挺身而出,不怕为祖国,为人民而献身。奉献社会也并非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事无论大小,只要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党的事业、有益于人民,就是伟大的奉献。

大力倡导上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基本的东西,同时也正是最基础的东西。把基本道德规范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道德大厦才能建立起来。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以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基本行为准则。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大力倡导,使基本道德规范成为社会生活遵守的基本准则。让我们一起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大厦做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