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转岗:创造新机遇

大学生转岗:创造新机遇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要命的是,经过培训班学习后,还是没有过关,最后马莉放弃了。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马莉忽然发现,公司好像已经不那么需要自己了,新来的年轻人刻苦肯干,有新思路,同龄的不少同事已经纷纷转型,有的从事管理工作,有的转为市场工作,有的则自己创业,已经小有成就。

大学生转岗:创造新机遇

第四节 转岗创造新机遇

案例 一个平面设计师的成功转型之路

马莉梦想过功成名就——拥有高级轿车、大房子、昂贵的服饰、常常外出旅游度假。马莉也有积极的人生观——满怀抱负、理想、激情、进取心,而且非常善于“打拼”。马莉觉得自己几乎具备成功的一切条件。然而,事实又如何呢?马莉一直就没有受到青睐。

马莉很勤奋。她考所有她能考的证书:会计证、报关证、驾照证……马莉也偶尔想起自己的理想——广告设计师,她想在业余时间报读一个设计相关专业,但美术专业课没有达标。而且要命的是,经过培训班学习后,还是没有过关,最后马莉放弃了。

马莉一直孜孜不倦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为了工作,她甚至牺牲了交男朋友的时间和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当别的女孩子忙着约会和逛街购物时,马莉还在自己的电脑前不停地工作。

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马莉忽然发现,公司好像已经不那么需要自己了,新来的年轻人刻苦肯干,有新思路,同龄的不少同事已经纷纷转型,有的从事管理工作,有的转为市场工作,有的则自己创业,已经小有成就。

于是马莉也选择了离开……

导读

组织中的任何一个成员,永远都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岗位一成不变,或者要从组织内部的一个岗位转换到另一个岗位,或者会离开一个组织而加入另一个组织。这种人员的流动既有必然性也有必要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人员流动日趋频繁。面对即将到来的转岗,已经不是你是否愿意的问题,而是你准备好了吗?

一、转岗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如果一个人一生总是在一成不变地工作、生活,这往往意味着不能创新和进取,也就失去了人的个性和生命的意义。

(一)转岗的含义

所谓转岗就是从业者的职务、岗位和人事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具体指人们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的过程,体现从业者与工作岗位、职务等的动态结合。

转岗可以发生在组织内部。例如,某人因为职务的升降而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或者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或者在同一级别内进行职务轮换等。

转岗也可以发生在组织与组织之间。例如,某人从一个单位调动到另一个单位,或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

(二)转岗的类型

转岗的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角度来划分。首先,按流动的范围可分为两种类型:组织内的流动和组织之间的流动(跨组织流动)。组织内的流动主要包括职务的晋升、降级、平级调动或工作的轮换等。组织之间的流动指的是从一个组织流动到另一个组织,包括上级调动、个人辞职、免职、派遣等。其次,按人员隶属关系变动与否也可分为两种类型:改变隶属关系的转岗和不改变隶属关系的转岗。改变隶属关系的转岗是指与原单位完全摆脱关系的流动,这种流动需要有关人员办理必要的手续,如账目结算、工作交换、转送人事档案等。不改变隶属关系的转岗包括各种形式的人际交流(借调、劳动输出等)、第二职业、停薪留职等,因为隶属关系未变,这种流动一般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三)转岗的原因

转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与事不相适应而引起。如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等。

(2)由于生活和经济原因而引起。如工资水平不高,福利待遇较差,夫妻两地分居,子女上学不便,父母无人照顾等。

(3)由人际关系失调而造成。如领导班子不团结、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或同事之间是非太多、关系紧张、勾心斗角、难以合作等。

(4)由于新的工作岗位的吸引。如学用对路、工作兴趣浓,薪水高、福利多,工作挑战性高、晋升与学习机会多等。

二、转岗的原则

虽然人们常说:“冷静选择,珍惜第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人员流动、转岗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转岗是人力资源跟随市场需求动态变化的过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利弊权衡非常重要。因此,为实现人员的合理流动或转岗,在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上必须遵循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则:(www.daowen.com)

(一)自主选择,兴趣优先的原则

当然了,第一份工作再好,自己不努力也是没有前途的,对涉世之初的人,勤奋和用心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也许更重要的是兴趣。

兴趣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可能是你所始料不及的,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决定你的选择往往是薪水的高低,可是你慢慢会发现,当你干你不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备感厌倦,这个时候,你只是一个简单的赚钱的机器,虽然有高薪,但你并不快乐。很多人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工作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的高低,工作并不是毫无感情的,它对于你的意义可绝不在于供你吃穿,实际上,它是你实现理想的途径,是使你生活得快乐幸福的隐形伴侣。当你对现有工件已感到疲倦,或提不起兴趣的时候,就是到了你决定是否“跳槽”,或称为“转岗”的时候了。

所以兴趣虽然是你在选择职业过程中最具决定性的一步,这个时候,不要问“我能为我的工作做点什么”,而要问:“工作能给我带来什么?”做一份能胜任同时你又喜欢的工作,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乐事。

(二)挖掘潜能,发展特长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才实行的是统一计划调配和管理的方式。这对于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特别是保证重点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新开发地区和边远地区对人才的需要,稳定职工队伍,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也由于管得过多、统得太死的弊端,一方面使许多职位得不到合格的人才,形成人才紧缺现象;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人才专业与职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用非所长,造成人才浪费的现象,急需通过人员流动、转岗等来解决人才缺乏与人才积压的弊病。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两个层面上挖掘潜能。一是从组织上讲,首先要搞好人才的内部挖潜和调配,实现人才在本系统内合理的转岗流动,尽量使现有人才学有所用,用其所长。二是从个人的角度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潜质,当我们觉得已到了转岗的时候了,就不要犹豫,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使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在新的岗位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发挥最佳综合效益的原则

一个人事业成功与不成功的差别在于是否提高了工作绩效,较好地发挥了综合效益,这也是衡量转岗得与失的关键性标准。综合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而且还包括社会效益、文化效益、政治效益等。仅就经济效益而言,有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之分。当今社会上人们往往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眼前效益轻长远效益、重局部效益轻全局效益。那么,在转岗前我们就要从不同的侧面反复地权衡一下:新岗位是否能给我们更好的发展空间?在这个发展的空间里我们如何把握新机遇、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呢?

三、抓住机遇走向辉煌

人生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完善了什么?那就是不断地发现和完善了自我。

职业生涯实际上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我们的人生理想、事业抱负都要以工作的过程为载体;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实现。工作的每一个过程都给了我们重新认定自我的好机会,同时也让我们经历了心理锻炼,使我们比以前更加稳重、乐观、坚定。

正如哲人所说,生活的意义就是生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会面临着不同层面上的困难和挑战。目前,尽管企业职工下岗、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人才还是非常缺乏,需求也非常迫切。从总体上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无数的青年在努力寻找各种机会,但其实,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种以上的专长,即使他拿着大学文凭,也仍然没有用。如果真要获得好的发展机会,最好还是靠自己本身的实力。你不必有货币财富,但你身体里、大脑里的财富却必须是十分充足的。青年人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把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积累起来,以便在机会成熟之时能得到最佳的发挥。

【本章要点】

1.第一份工作是事业的开端。因为第一份工作是事业成功的始发站、职业生涯的里程碑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地。珍惜第一份工作需要:①集中注意力;②尽快熟悉业务;③了解企业文化;④敢于承担责任;⑤注意个人形象。

2.处理好同事关系。积极融入,因为,团队作为参与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只有在共同的团队目标下实现优势互补,才能获得同事的认可。需要做到:①以诚相待,加强交流与沟通;②集思广益,化阻力为助力;③适当赞美,不搬弄是非。

3.如何与上司相处。首先是敢于与上司相处:①勇于接触上司;②敢于分担压力;③善于交流沟通。其次是善于与上司相处,做一个优秀的下属:①成功缘于找一个好的上司;②帮助上司善用其权力;③做一个有创造力的部属。再次是勇于挑战上司的过错。

4.新机遇从转岗开始。所谓转岗就是从业者的职务、岗位和人事关系等发生了变化。转岗的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角度来划分。首先,按流动的范围可分为两种类型:组织内的流动和组织之间的流动(跨组织流动)。其次,按人员隶属关系变动与否也可分为两种类型:改变隶属关系的转岗和不改变隶属关系的转岗。转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由于人与事不相适应而引起;②由于生活和经济原因而引起;③由人际关系失调而造成。④由于新的工作岗位的吸引。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转岗,我们都要遵循以下原则:①自主选择,兴趣优先的原则;②挖掘潜能,发展特长的原则;③发挥最佳综合效益的原则。

【思考讨论】

1.树立什么心态才能做到珍惜第一份工作?

2.举例说明以诚相待?

3.做一名优秀的下属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模拟演练】

如果遇到不愉快的转岗,你如何调适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