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准备择业成功的关键就业信息掌握技巧

大学生就业准备择业成功的关键就业信息掌握技巧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二,某些用人单位,为吸引优秀毕业生,将单位的情况进行“包装”,制作了漂亮的宣传海报,许以丰厚的待遇,很多毕业生难以掌握其完整的信息,签约后才发现上当受骗。一般来说,越是容易获得的就业信息,其竞争者越多。

大学生就业准备择业成功的关键就业信息掌握技巧

第二节 就业信息准备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的涵义

信息是人们对于知识、思想、情感、新闻、事实、数据等的总称,是关于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信息本身是可以传递、扩散、复制、共享、增值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有学者表述为: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通常卖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管理者比投资者更多地了解企业的全部经营信息,因此在与投资者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实际上,管理者披露的信息常常带有许多噪音,这就使得投资者在获得有效信息和获得投资利益时处于不利地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勒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正是运用信息理论,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因此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运用信息的不对称原理,向人们揭示了经济生活中许多令人费解的东西。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大学生求职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成因,探讨对策,对提高大学生收集就业信息的主动性,促进大学生就业,甚至解决全社会的就业问题,都有现实意义。

(二)信息不对称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表现及原因

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其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不真实。有些毕业生为了更好地包装自己,制作了精美的推荐材料,将个人优秀的一面凸现出来,而将本人薄弱或不足的方面进行“包装”,有的无中生有,没做干部写上学生会副主席、班长等,以至出现一个系、一个学校有几十个学生会主席,还有的甚至制作假证书。有些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避重就轻或隐瞒不说,给用人单位不真实的信息,上班后出现用人单位不满意的现象。

其二,某些用人单位,为吸引优秀毕业生,将单位的情况进行“包装”,制作了漂亮的宣传海报,许以丰厚的待遇,很多毕业生难以掌握其完整的信息,签约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其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畅通。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信息如岗位、人数等,由于公布渠道的不同,很多毕业生不能及时了解。一些用人单位习惯于政府举行的供需见面会或人才市场的招聘专场,对学生的分布情况和专业水平等没有较充分的认识,造成双方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2.毕业生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学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的推荐方和见证方,在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穿针引线。但学校每年都有上千名甚至几千名的毕业生,每个毕业生的专业学习水平、个性特点、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信息,尤其是每个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学校并不可能完全掌握,这就制约了就业推荐过程中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各类学校为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往往会设置就业指导中心等专门机构,负责就业信息的公布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推荐工作。而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就业信息的公布等没有充分了解,对用人单位在学校公布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掌握,有困难时不能及时找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进行咨询,因而得不到有效的帮助。

3.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没有掌握全面的信息,而学校在毕业生的就业推荐过程中,对用人单位的分布、用人需求的岗位、毕业生特点等方面的信息也不能完全及时掌握,不利于就业推荐和就业指导。

二、就业信息的搜集

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这往往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多久就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二是一些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担心进入后发现“事与愿违”,而且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签这类单位。因此,在正式进入就业市场之前,积极搜集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就业信息的搜集原则

1.准确性原则

就业信息是否准确,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环节。信息不准确,会给就业带来决策上的失误。“网上求职”的火暴,使得一些不法分子也有了可乘之机,骗取报名费或设计成果、科研成果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同时一些网上过期的信息垃圾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清除也容易误导求职者。所以大学生在就业信息的搜集中要本着准确、可靠、真实、可信的原则来搜集有效的就业信息,避免那些虚假、无用的信息。

2.适用性原则

面对众多的就业信息,必须注意信息的适用性,否则就难以把握正确的就业方向。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时间浪费。在信息的搜集中要针对自己的喜好、兴趣、专业、性格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客观、理智地去选择职业,避免日后因从事不喜欢的职业而跳槽。

3.高效性原则

在就业信息的搜集中要注意信息的新颖与实效。一般来说,越是容易获得的就业信息,其竞争者越多。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搜集就业信息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与挖掘那些他人不容易获得的、不显眼的就业信息,对这种信息的利用有可能使自己在应聘中捷足先登,提高就业成功的机会。

4.连续性的原则

就业信息的搜集要有连续性,不能等到临毕业的时候再来关注这种信息.应该平时就注重搜集各种相关的就业信息,通过积累,对零碎的、不连贯的信息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一种系统的、能客观反映当前就业政策、就业市场以及就业动向的就业信息,为以后的正确择业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二)就业信息的搜集途径

1.政府、社会就业机构

国家教育部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各省市区也都有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负责汇集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就业需求信息并集中向高校、社会公布。由于是专业性就业指导机构,其所搜集的就业信息量大,内容全面,有的还包括单位概况。但由于汇集的是全国、全省市区的信息,涉及范围广,所花时间长,又经过汇总编辑成册发送,因而其信息在时效性方面较低。目前社会上兴起的一些就业中介机构,有不少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其所提供的就业信息毕业生需认真鉴别、谨慎使用。

2.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

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是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所有相关单位相连接的核心环节,他们既与毕业生就业所涉及的各级主管部门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又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所依赖的一个主要窗口。这一特定的位置,决定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就业信息的掌握量大于其他任何一个部门,同时其所掌握的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是其他任何部门所不能相比的。他们所掌握的就业信息大都来自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具体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可信度高,因此毕业生要主动依靠他们,充分利用好这些信息。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都在转变工作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服务为宗旨,在就业信息公布、就业咨询和指导、为用人单位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等方面做着大量的工作,毕业生及其所在院系要注意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的就业信息网络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有较高的实用性,毕业生应随时浏览。

3.各种类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为做好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招纳人才,各地方、各行业每年都要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学生人才市场,很多高校每年也都要组织举办大型的双选会或校园专场招聘会。这些人才市场、双选会、招聘会不但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提供了机会,而且所容纳的毕业生需求信息量非常大。毕业生要十分重视、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走访用人单位的摊位,寻找机会交流,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情况,广泛收集各单位的用人信息。

4.多种社会关系

若毕业生能通过“人缘”、“地缘”等关系推荐自己,则所获取的就业信息量将会激增。事实上,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是通过这一途径找到工作的。除了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网络外,这里应特别提醒的是毕业生还要主动寻求本专业老师的帮助,因为本专业的老师比一般人更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学生适合的就业区域、单位、岗位等,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比较准确、具体,就业的成功率也因而较高。还有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已经毕业的师哥师姐的关系,增加就业信息的储备量。因为他们不但工作单位分布广泛,而且大部分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的专业都比较相关,因此他们所提供的就业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

5.实习、社会实践、社交等活动

实习单位一般都是专业对口的单位,通过实习,毕业生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单位各方面的信息,单位对你也会有所了解。如果单位要招人,而你的条件又让他们满意,你就可能成其为招聘考察的对象了。再者,寒暑假时间里的社会实践、平时的社会交往活动等,也都是可以较为充分地收集单位企业用人信息的好机会,毕业生要懂得充分利用。

6.计算机网络

在当今这个网络化时代,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上信息量大,资源共享,毕业生要养成经常上网查找的习惯,及时获取大量的就业信息。浏览网站通常可上人才网和行业、专业学会网站以及政府人事部门等的网站,它们不仅会带给你非常丰富的人才需求信息,包括招考研究生、招考公务员信息,而且你可以查阅、学习到最新的就业政策、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分析、职业前景等大量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很多政府人事网及相关的就业网已经开通或已在积极筹建网上远程面试,毕业生还可以通过这些网站参加网上“双选”。网上人才需求信息的日期非常重要,有些过期的信息网上没有及时清除,所以上网浏览时要十分注意,留意最新的信息。

【链接】适合大学生搜集就业信息的部分网址:

中国校园招聘网:http://www.91job.net.cn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www.myjob.edu.cn

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http://www.job9151.com/t_index.asp(www.daowen.com)

中国校园网:http://www.54youth.com.cn

研究生人才网:http://www.91student.com

51job:http://www.51job.com

智联招聘:http://www.zhaopin.com

中国招聘网:http://www.500zhaopin.com

中华英才网:http://www.chinahr.com

校园招聘网:http://www.xyzp.net

offer收割机:http://offer.xyzp.net

数字英才:http://www.01hr.com

中聘网:http://www.pincn.com

中国青年人才网:http://www.54job.com

中国企业人才网:http://www.job100.com/default.asp

(三)就业信息的搜集方法

(1)全方位搜集法。把与毕业生的专业有关联的就业信息统统收集起来,再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和筛选,以备使用。这种方法获取的就业信息广泛,选择的余地大,但较浪费时间和精力。

(2)定方向搜集法。根据自己选定的职业方向和求职的行业范围来搜集相关的信息。这种方法以个人的专业方向、能力倾向和兴趣特长为依据,便于找到更适合自己特点、更能发挥作用的职业和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当你选定的职业方向和求职范围过于狭窄时,有可能大大缩小你的选择余地,特别是你所选定的职业范围是竞争激烈的“热门”工作时,很可能给你下一步的择业带来较大困难。

(3)定区域搜集法。根据个人对某个或某几个地区的偏好来搜集信息,而对职业方向和行业范围较少关注和选择,这是一种重地区、轻专业方向的信息收集法,按这种方法收集信息和选择职业,也可能由于所面向地区的狭小和“地区过热”(即有较多择业者涌向该地区)而造成择业困难。

大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上述几种方法综合起来搜集信息。

三、就业信息的筛选及应用

由于信息的来源和获得的方式的局限,开始得到的信息一般比较粗糙,有的甚至虚假不实,往往不能直接利用。所以,在广泛地收集用人信息后,毕业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用人信息加以筛选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排列、整理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获得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

(一)就业信息筛选的原则

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取的求职信息并非专为某个人提供,择业者之间对信息的使用机会一般来说是均等的,谁首先成功地使用某一信息,取决于谁最先对这一信息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1)发挥优势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即在筛选求职信息时,要尽量做到发挥所长,学以致用。这样可以发挥优势,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2)面对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使用求职信息时,无论个人的愿望如何美好,在实际操作时都要面对现实。不能图虚荣、爱面子、好高骛远,而要量力而行,量“能”择业,量“才”定位。即把所有的求职信息都对照衡量一下,看是否适合于自己。尤其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气质和利于发挥特长的单位和具体岗位。

(3)在政策范围内择业的原则。使用就业信息时,要把个人意愿和国家需要合起来,并根据社会需要与自己的能力、愿望作出职业选择。

(4)辨证分析原则。即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来分析信息,用历史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研究、处理信息的实际利用价值。

(5)综合比较原则。即把所有的信息放在一起从各方面比较各自的利弊和优劣。

(6)善于开拓原则。即对那些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经过分析识别而充分利用。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信息的价值会用则有,不会用则无。

(7)早作抉择原则。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及时用之是财富,过期不用等于无。因为较好的职业总会吸引许多求职择业者,而录用指标是有限的。如果迟延抉择,不及时反馈信息,往往会痛失良机。

(二)就业信息筛选的步骤

求职信息的筛选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求职决策过程,这是就业的关键所在。求职者在广泛搜集求职信息的基础上,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地区的政策和法规,对获取的原始信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归纳、整理、分析和选择。

1.筛选求职信息的步骤

(1)鉴别获取的信息。由于所获取信息不一定都全面、准确,因此要对信息进行严格的鉴别和判断,并加以澄清和剔除,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求职择业服务。鉴别信息,首先要确定信息的可靠程度,对于不可靠的信息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去核实;其次,要鉴别信息的内容是否齐全,特别是发现自己想要知道的细节没有或者不清楚时,要抓紧时间进行一番实际考察,旁敲侧击地询问一些情况。或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还可以在应聘时向用人单位提出。总之,要待信息基本准确之后再作决定。

(2)按照自我标准,将信息排序。在信息加工之前,先给自己草拟一个职业选择提纲,确定择业标准;然后按照标准进行初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进行细选,把比较适合自己的信息选出来;最后进行精选,决定两个以上的信息作为应用信息。对应用信息也要排序,有主次之分。

(3)反馈信息。将已排序的信息,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反馈给用人单位,表示自己愿意去该单位的诚意。反馈信息可以定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在时间紧迫时这样做,但同时接到两个以上单位接收意见时,对不去的单位必须及时通知,并表示道歉)。信息一旦反馈后,应多与用人单位联系,随时听候答复。

2.筛选及应用求职信息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从众行为。即缺乏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说哪里好就往哪里跑,别人往哪里走就往哪里凑。

(2)轻信行为。即一味盲从,认为亲友告诉的信息就一定可靠,报刊上的信息就是百分之百的准确,因而未进行筛选就作选择。

(3)模棱两可,举棋不定。即陷入大量信息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在眼花缭乱的信息面前,左思右想,犹豫不定,拿不准主意,其结果便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4)急于求成。有的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真正到了人才市场就心慌意乱。有的自感择业条件不如人,怕找不到单位,因而一旦抓住信息,不经深思熟虑就匆忙作决定;有的不慎重,在没有广泛收集信息时便作决定,而当获取新的信息后,便又要推翻已作的决定。

大学毕业生在了解了需求信息的筛选原则和方法步骤后,应尽快使用信息。因为需求信息的实效性很强,有的需求信息明确规定了截止日期,有的需求信息从发出到最后只有几天时间,而且所有的信息对全国或全市各高校的毕业生都是公开的。一旦动作慢了,其他毕业生就会捷足先登。因此,我们建议毕业生最好能够按照需求信息截止日期的先后排序,做到心中有数,不要错过每一次机会。毕业生收集、整理就业信息的最终目的就是有效地利用信息,所以毕业生在使用信息时,既不能盲目,也不能拖拉。

要想利用好就业信息,首先毕业生应该根据所学专业和就业方向选择、利用就业信息。毕业生应首先把获得的所有就业信息集中起来,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对其进行归类。然后,要对就业信息进行分析。其次,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应该有的放矢。毕业生在半年的时间里,不可能对所有的就业信息都面面俱到地使用,要知道哪个是最适合自己的单位,要从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总之,就业信息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单位,关系到学校的就业率和毕业生的流向,关系到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能否挑选到合适的毕业生。因此,就业信息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广大毕业生应该充分重视就业信息,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让就业信息发挥应有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