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一、专业的来源
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按专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经历了4次重大的、影响深远的调整和变革,其发展变化主要以4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为标志。
第1次修订(1952—1963年)。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始于1952年,参考前苏联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了专业划分、奠定了专业基础。至1953年初,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共设215种专业。196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两个专业目录共设置专业510种,其中通用目录373种专业。
第2次修订(1982—1987年)。文革结束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由于社会工业化规模的扩大,专业越分越细,高等学校的专业种类一度激增到1343种。从1982年开始,原教育部组织力量研究专业划分与设置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文、理、工、农林、医药等各类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到1987年底结束。本科专业种数调整为671种,其中文科107种,财经48种、政法9种、理科70种,工科255种(含军工专业51种),农林75种,医药57种。这次修订专业目录和专业整顿,从根本上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第3次修订(1989—1993年)。原国家教委自1989年开始进行了第3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修订工作历时4年多,形成了体系完整、比较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于199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该专业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10大门类,下设二级类71个,504种专业,比修订前的专业种数减少309种,调减幅度达38%。其中哲学门类下设二级类2个,9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二级类2个,31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二级类4个,19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二级类3个,13种专业;文学门类下设二级类4个,10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二级类2个,13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二级类16个,55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二级类22个,181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二级类7个,40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二级类9个,37种专业。
第4次修订(1997—1998年)为了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教育部从1997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4次修订。修订工作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改变高等学校长期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有的名称欠科学、规范,门类之间专业重复设置的状况为基本出发点,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在立项研究、分科类调查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于1998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学科门类。下设二级类71个,专业249种。与原目录比较,增加了管理学门类,二级类也做了较大的调整,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调减幅度为50.6%。该目录中哲学门类下设二级类1个,3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二级类1个,4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二级类5个,1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二级类2个,9种专业;文学门类下设二级类4个,6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二级类1个,5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二级类16个,30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二级类21个,70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二级类7个,16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二级类8个,16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二级类5个,18种专业。
新《目录》实施后,1999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数排前20位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临床医学、工商管理、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经济学、自动化、建筑学、物理学、体育教育、化学、市场营销、土木工程。
这次调整的突出特点是按照学科设置专业,强调了人才的适应性,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构建起更加注重素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把一个体制和结构更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一个水平和质量更高、规模和效益更高的高等教育带进2l世纪。
二、专业的培养规格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战略性、长远性建设,它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挥。一个大学生只有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才是一个符合该专业培养规格的合格大学生。
从较粗放的选人、用人标准来理解,用人单位按专业来选用一定规格的人才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大学毕业生不可避免地要被贴上专业标签。这种标签是进入某些职业的有效通行证。因此,在大学期间,大学毕业生必须首先达到主修专业合格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辅修其他专业,拓展专业技能。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由于各高校的发展历史不同、办学理念上的差异,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各有特色。
全国有300多所独立高校,他们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独具匠心。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突出了自己鲜明的成功素质教育特色,并强调专业目标的定位。
(一)理工科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专门人才,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检测技术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国家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掌握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计算机及网络的最新技术,能够具备网络规划、设计、安装和维护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网络专业人才。
(二)经济与管理类专业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素养,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企业和机构从事进出口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方法与技能,能在生产制造类行业从事生产经营、计划调度、物流供应、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术和工作技能,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岗位操作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4.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经济、管理与法律等基础知识,掌握现代营销管理方法与技巧,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素养,能在企业从事市场调研与开发、市场营销策划与营销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5.会计学专业
培养具备会计、审计、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接受会计方法与会计各项技能的专门训练,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从事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系统掌握金融、证券、投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经纪、承销、投资咨询等业务技能,具备市场开拓能力和良好的业务素质,能在证券公司、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股票、债券及商品期货交易业务操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工程建筑类专业
1.建筑学专业
培养具备建筑学相关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具备全面成功素质及先进设计理念、科学思维能力、有责任感、富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建筑设计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
2.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适应21世纪土木建筑市场、具有综合成功素质和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建筑工程和市政建设领域从事设计、施工和技术管理的高级专业技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3.工程管理专业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成功素质和具备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将来成长为优秀的注册建造师奠定扎实的基础、毕业后能在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及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4.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成功素质、具备城市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有关市政建筑设计院、市政工程公司、建筑工程公司及环保部门从事相应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工程造价专业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综合成功素质并具备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的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将来成长为注册造价工程师奠定扎实的基础。毕业后能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设计院、招标代理机构等单位及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工程概预算及相关工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和复合型技术人才。
6.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建筑人才市场需求的、具有综合成功素质和专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特长、熟悉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技术手段、及具备一定施工管理才干、能胜任二类以上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7.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具有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成功素质、掌握建筑装饰施工、装饰设计、装饰工程预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家具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环境艺术规划和建筑装饰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专门人才。
(四)生命科学类专业
1.生物工程专业
培养具备宽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成功素质和企业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从事日益发展的生物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管理和营销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环境工程专业
面向环境保护部门和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能进行环境规划、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运营管理、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具有成功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www.daowen.com)
3.护理学专业
培养具备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先进的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写能力和成功素质,能在国内外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4.园林专业
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园林科学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从事观赏植物栽培、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绿地养护及管理、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等工作,具有成功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护理专业
培养具有从事护理专业所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护理学理论与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临床护理实用人才。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事业,具有敬业,自尊,自强的行为准则及专业护士所具备的仪表和素质,有严谨的科学作风,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6.园林技术专业
培养具有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工程、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和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应用型园林工程师。
(五)文史类专业
1.法学专业
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成功的法律素质和管理素质,动手能力强,既能在公、检、法及法律服务机构工作,又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治素质和管理素质高,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成功素质,具有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英语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及策划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4.酒店管理专业
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成功素质,掌握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从事现代酒店经营策划、营运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5.文秘专业
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成功素质,具备管理、秘书、外语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以及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掌握参与政务、办理事务及组织公共活动的基本技能,能在各类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和公共事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六)外语类专业
1.英语专业
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旅游、教育、同声传译等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较强交际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在教育、文化、经贸、科技、公司、企业、政府等部门胜任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
2.日语专业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日语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宣传、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日语高级人才。
3.应用英语专业
从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能在教育、旅游、经贸、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文秘等工作的英语应用型专业人才。
(七)艺术类专业
1.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方向)专业
培养具备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好平面广告设计表现技能,具有先进的设计思想、丰富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平面广告艺术设计,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2.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专业
培养具备室内外装饰设计,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综合商业空间设计等专业能力,能在装饰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大型企业及学校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和教学的高级实用型设计人才。
3.动画专业
培养具备动画设计与制作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编辑、应用技能,能在影视传媒、网络、广告、新闻媒体等单位从事动画创意设计、计算机仿真与游戏、影视广告制作等复合型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
4.电脑艺术设计(含动画制作方向)专业
培养具备一定的艺术设计知识和审美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平面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各类设计机构及新闻媒体的设计、美术编辑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5.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培养具备综合造型基础与综合设计基础的理论与技术,掌握广告策划与制作、设计以及营销管理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的应用型人才。
6.音乐学(师范类方向)专业
培养音乐基本功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诚信品质和成功素质,胜任中等学校音乐教学、社会文艺单位音乐工作和相关专业实用型人才。
7.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具有诚信品质和成功素质,胜任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育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8.音乐教育专业
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中等学校音乐教学、社会文艺单位音乐工作和管理的实用型人才。
三、非专业素质的培养
专业设置主要是以学科为主进行划分。学科有其自身的科学体系和内涵,与职业并无直接联系。因此,专业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本学科有关方面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特别注重与特定职业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由于专业调整从根本上要受到社会需求发展变化的制约,专业设置既要适应教育的外部环境,把专业置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大循环的动态系统中去考察,又要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符合学科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律,因此教育自身所要求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超前性。赵作斌教授研究认为,大学生的成功素质包括5大体系:①观念体系,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②品格体系,包括人格、道德品质、诚信、意志、性格、气质、心态、修养。③方法体系,包括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操作方法。④能力体系,包括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和体能。⑤知识体系,包括专业和专业理论相关的知识体系。
在通往成功道路上,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中的观念体系是基础性的因素,起着基础性作用;品格体系是根本性的因素,发挥着前提性的作用;方法体系是关键性的因素,是成功者的“制动”功能;能力体系是支撑性的因素,是成功者的保障。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专业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打破了传统的“三层楼”模式,由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条线组成,并实行素质学分制,正是由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前景所决定。精英教育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紧缺人才资源——天之骄子,有广阔的就业空间,不需要做太多的努力,就可以找到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只是一种优秀的社会人力资源,职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挑剔。大学生除了按教学计划学好专业外,提高职业适应性,即锻炼自己的非专业素质显得更为重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通过4年的学习与实践,在毕业时应达到如下5个方面的培养规格与要求。
(1)树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观念。基本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自觉地执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创造、注重组织与个人共同发展的观念;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队协作精神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局观念。
(2)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优秀品质。诚实守信,对用人单位忠诚,愿为组织贡献聪明才智;面对环境的任何困难,有百折不挠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毅力、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和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具有胸怀宽广、真诚待人、客观公正、知人善任、唯才是举的良好职业素养。
(3)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牢固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等系列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在实际中灵活运用,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通用规则和区域性规则。
(4)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具有理解、适应国家方针政策政策法规的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很强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能力,具有是非分析判断能力和对事物的洞察力;具有很强的文案处理和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方法的创新能力;英语具备听、说、写能力并达到国家四级水平;计算机具有熟练操作能力并达到国家二级水平;并获得一至二项职业资格证书,基本具备成功就业能力。
(5)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必须的方法与技能。必须掌握职位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在课堂实训中所做的报告能达到实用的水平;必须掌握员工招聘录用、员工培训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在实验中所做的报告能达到实用和够用的水平;必须掌握薪酬方案设计、绩效考核方案制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在实训、实验中所做报告(方案)能满足组织高层决策意图,并提升组织业绩;必须掌握员工关系管理的基本方法,引导员工合理流动,优化组织人力资源配置;作为复合型人才,必须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筹集、营运和监管的基本方法,能够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制订相应的规章(条例),指导区域内企业实施。
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必须根据职业发展需要,选择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积累适应个人职业发展需要的非专业素质,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