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业及其相关概念
职业的发展是伴随个人一生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个人所选择的工作、职业以及各种相应的活动,它受到个人家庭状况、学校教育、宗教信仰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职业的定义
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稳定的报酬,满足个体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工作。它存在于社会分工之中,既是人们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具体体现。是指在不同组织、不同时间、不同的专业领域中从事相似活动的工作总称。例如,运动员、教师、工人、工程师等就是不同的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中,职业(occupation)常常与职位(position)、工作(job)和生涯(career)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尽管这几个概念的含义在理论上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争议,一般说来,我们可作如下理解:
职位(position):根据组织目标为个人规定的一组任务及相应的责任。职位与个人是一一匹配的,也就是有多少职位就有多少人,二者的数量相等。
工作(job):它是由一系列相似职位所组成的一个特写的专业领域。例如,一个足球队中所有的队员都称之为足球运动员。
生涯(career):从经济的观点来看,生涯就是个人在人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它们和个人职业发展相联系,是个人接受培训教育以及职业发展所形成的结果。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生涯被看成是个人所扮演的一系列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职业是社会与个人、整体与个体的联结点,社会依靠每一个个体的职业活动来推动和实现发展目标,个体则通过职业活动对社会活动做出整体贡献,并索取一定的回报以维持生活。整个社会因众多的职业分工和从业者的工作而构成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结构。
二、职业特征与构成要素
职业特征和职业要素是我们区别“活动”和“职业”的标准。辨认职业,首先要看是否具有如下5大特征:
(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
(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
(3)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强的生命周期;
(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职业由如下5个要素构成,见图3-1。
图3-1 职业要素5环图
1.职业名称
职业的符号特征。如足球运动员、高校教师、国家公务员、企业经营者等。
2.职业主体
从事一定社会分工,具有承担职业活动所需要资格和能力的劳动者。
3.职业环境
职业活动的工作对象、内容、劳动方式和劳动场所等。
4.职业技术
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时使用工具、技术方法以个人经验。
5.职业回报
通过职业活动所取得的各种报酬,包括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
三、与职业有关的术语
(1)任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工作要素组成。如工人加工工件、打字员打字都是一项任务。
(2)责任。个体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或大部分任务。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例如,车工的任务是加工零件,加工零件的质量检验,机床的维护与保养;打字员的责任包括打字、校对、机器维修等任务。
(3)职务。是指一组重要责任相似或相同的职位。如在政府机关中,职务具有职务地位、职务位置的双重含义。在政府工作人员系列中的厅长、处长等都是地位的意思,再如,第一副厅长、第二副厅长……其职位均是副厅长,但其职务地位却不一样。在企业中,职位更强调职务的用人数量方面,通常把所需知识技能及所使用工具类似的一组任务和责任视作为同类职务,从而形成同一职务、多个职位的情况,即一职(务)多职(位)。例如,生产计划员、生产统计员、生产调度员这些职位均可由一人或二人甚至多人共同来担任,因而,这些职位分别构成对应的职务。
(4)职系。是指一些工作性质相同,而责任轻重和困难程度不同,所以职级、职等也分不同的职位系列。简言之,一个职系就是一种专门职业(如教师系列)。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总和而成为职组(group),也叫职群。
(5)职级。它是分类结构中最重要的概念。指将工作内容、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很相似的若干职位划为同一职级,实行同样的管理使用与报酬。
工作性质不同或主要职务不同,但其困难程度、职责大小、工作所需资格等条件相同的职级的归纳称为职等(grade)。同一职等的所有职位,不管它们属于哪一个职级,其薪金相同。如我国技术人员技术职务分类中,有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企业等27个职位,其中企业职组中,又分为工程技术、会计、统计、管理等4个职系。在会计系列中,分为4个职级,分别是会计员(员级)、助理会计师(助理级)、会计师(中级)和高级会计师(副高级),与之相对应的有4个职等:Ⅴ,Ⅳ,Ⅲ,Ⅱ。
四、职位分类(www.daowen.com)
所谓职位分类是指将所有的工作岗位(职位),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职组、职系(从横向上讲),然后按责任的大小,工作难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术高低分为若干职级、职等(从纵向上讲),对每一职位给予准确的定义和描述,制成职位说明书,以此作为组织对聘用人员管理的依据。
我们可通过关于我国部分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一张表格来说明职组、职系、职级、职等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以弄清不同职业的内涵,如表3-1所示。此表是将部分专业技术的工作岗位(职位),按其业务性质,从横向分为若干职组、职系;然后按责任的大小,工作难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术高低等分为若干职级、职等。
表3-1 我国部分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系、职组、职级、职等划分表
目前我国的职业类型,主要有两种分类体系。
(一)用于人口普查统计的职业分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82年3月公布,供第3次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
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是:
(1)各类专家、技术人员;
(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商业工作人员;
(5)服务性工作人员;
(6)农、林、牧、渔劳动者;
(7)生产工作、运输工作和部分体力劳动者;
(8)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在这8大类中,第1、2大类主要是脑力劳动者;第3大类包括部分脑力劳动者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4、5、6、7大类主要是体力劳动者;第8类是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二)用于行业归类统计的职业分类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发布,并于1985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这项标准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分类,即按其所属行业分类,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类,共13个门类:
(1)农、林、牧、渔、水利业;
(2)工业;
(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4)建筑业;
(5)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
(6)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质供应和仓储业;
(7)房地产管理、公共事业、居民服务业和咨询服务业;
(8)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9)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
(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2)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业;
(13)其他行业。
这两种分类方法符合我国国情,简明扼要,具有实用性,也符合我国职业现状。根据不同的标准的职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从行业上划分,可分为一、二、三产业。从工作特点上划分,可分为实物类(使用机器,工具和设备的工种)、社会服务类、文教类、科研类、艺术及创造类、计算及数学类(钱财管理、资料统计)、自然界职业类、管理类、一般服务性职业类等10种类型的职业。
每一种分类方法,对职业的特定性都有明确的解释,对大学生毕业生更好的掌握某一职业的特点,去选择适合自身职业有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