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测图技术:主要内容分析

数字测图技术:主要内容分析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业技术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任务概述、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设计方案等,下面介绍“野外地形数据采集及成图”专业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根据《1∶500、1∶1 000、1∶2 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规范,对外业数字测图的设计方案中的相关内容规定如下:确定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等。分层方案应在技术设计书中和元数据文件中加以说明。

数字测图技术:主要内容分析

专业技术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任务概述、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设计方案等,下面介绍“野外地形数据采集及成图”专业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1)任务概述

说明任务来源、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成图比例尺、采集内容、任务量等基本情况。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①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情况和困难类别等。

②已有资料情况。说明已有资料的施测年代、采用的平面及高程基准、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和评价,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

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如《1∶500、1∶1 000、1∶2 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9412—2005)等测量技术规范与规程。

4)成果(或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说明作业或成果的比例尺、平面和高程基准、投影方式、成图方法、成图基本等高距、数据精度、格式、基本内容以及其他主要技术指标等。

例如,《1∶500、1∶1 000、1∶2 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9412—2005)规范对外业数字测图时一般规定主要内容有:

●测图方法可采用电子平板作业模式或数字测记模式。

●平面基准应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的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投影方式宜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或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并且满足全测区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

地形图图幅应按矩形分幅,其规格为40cm×50cm或50cm×50cm。图幅编号按图幅西南角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

●地形类别按表1-1划分。

表1-1 地形类别划分表

●地形图基本等高距按表1-2选用,同一测区内,一种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相同基本等高距。

表1-2 地形图基本等高距选用表 单位:米

高程注记点的密度:图上100cm2内5~20个,一般选择明显地物点或地形特征点。

●地形图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应符合表1-3规定。

表1-3 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 单位:米

●高程精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1/3,困难地区可放宽0.5倍。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1-4所示要求。

表1-4 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

5)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中的内容较多,一般应包括:测量仪器精度指标、图根控制测量、规定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含特殊要求)、质量控制环节和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有关附录等。

根据《1∶500、1∶1 000、1∶2 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9412—2005)规范,对外业数字测图的设计方案中的相关内容规定如下:

(1)确定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等。

(2)图根控制测量要求

四等以下各级基础平面控制测量的最弱点相当于起算点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

四等以下各级基础高程控制测量的最弱点相当于起算点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2cm。

图根点密度、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1-5的规定。

表1-5 图根点密度与精度要求

(3)规定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

规范规定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可以采用图根导线、极坐标法(引点法)和交会法布设。加密图根点不宜超过二次附合。

①图根导线测量要求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1-6所示。

表1-6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

图根点高程应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其技术要求如表1-7、表1-8所示。

表1-7 图根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表1-8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www.daowen.com)

②数据采集要求

碎部点观测记录应包括测站点号、仪器高、观测点号、编码、觇标高、斜距、垂直角、水平角、连接点、连接类型等,其格式可以自行规定。

数据采集时采用的地形要素分类与编码可自行规定,但最终成果所采用的要素分类与编码应按GB/14804—1993(现已被GB/13923—2006代替)的规定执行。

数据采集时,碎部点的间距与测距长度一般应按表1-9的规定执行,地性线、断裂线变化大处应增加采集点密度。在保证碎部点精度的前提下,测距长度可适当增加。

表1-9 碎部点的间距与测距长度要求 单位:m

数据采集时,水平角、垂直角读数记至度盘最小分划,觇标高量至厘米,测距读数记至毫米,归零检查和垂直角指标差不大于1′。

采用数字测记模式时,一般均应草图绘制。草图要标注测点号,应与数据文件中的测点号完全一致。草图上,各要素间的位置关系应正确、清晰,各种地物地貌名称、属性等信息应正确、齐全。

数据处理的一般原则

外业原始测量数据不能随意修改,数据应及时处理,对照实地进行检核。

用于图廓整饰的图廓数据(线划、文字、说明、图例及直角坐标网线)等宜用软件生成。

草图、观测数据和属性数据要对照实地进行检查,当对照检查有问题时,草图错误可按照实地情况修改草图,测点号、地形和属性编码有误时,可以修改,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觇标高、仪器高等数据不允许更改,要求现场返工重测。数据修改后,应核对检查,及时存盘,做好备份。

④数据分层

数字地图产品的分层与层名按表1-10规定执行。

表1-10 图层分层及层名代码规定

根据项目需要,各层可向下详细分层,层名应用汉字命名,其规则是:

有特定要求时,不同类(或部分要素)可以合并为一图层。图廓数据应单独分层。分层方案应在技术设计书中和元数据文件中加以说明。

⑤等高线处理

等高线及数字高程模型应以测区(分区)为单位处理或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应考虑地性线、断裂线及地貌变化,以保证地貌的真实性;等高线必须采用严密数学模型计算生成,并对照实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⑥数据文件组织与格式

数据文件应以测区为单位组织,以图幅为单位存储于管理,文件的组织与命名可以参照《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 1005—2000)执行。各测图软件可用自定义的数据格式进行内部交换与处理,不同软件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可参照《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2007)执行。元数据应是文本文件,每幅图均应有元数据文件,其数据项参照规范执行。

⑦数字地图编辑

作业内容包括居民地、点状地物、交通、管线、水系、境界、等高线、植被及注记要素的编辑。

例如居民地编辑要点是:街道与道路的衔接处,应保持0.2mm的间隔,建筑物旁陡坎不能准确绘制时,可以移位表示,并与建筑物保持0.2mm的间隔;建筑物与水涯线重合时,建筑物完整绘出,水涯线断开。

其他要素及图廓整饰注记按GB/T 7929—2007有关规定执行。

(4)其他特殊要求

当项目采用新技术、新仪器测图时,需规定具体的作业方法、技术要求、限差规定和必要的精度估算。

(5)质量控制环节和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

①执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数字测绘产品实行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验收制度,即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过程检查由生产单位检查人员承担,最终检查由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实施,验收由项目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由该单位委托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验收。

②检查验收应提供资料:

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数据文件(含元数据文件等)、检查图、作业技术规定或技术设计书规定的其他材料。

③检查内容与方法

按照《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的规定,检查内容包括数学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地理精度、整饰质量、附件质量等。

数字地图平面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每幅图选取20个。检测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采用外业散点法按测站点精度施测,相邻地物点间距检查,每幅图不少于20处,检测数据处理按GB/T 18316—2008中相应规定处理。

(6)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上交和归档成果主要包括:技术设计书(可含项目设计书)、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控制点平差计算成果表、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及其他数据文件、地形图、产品检查报告、产品验收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

上交资料中,数据文件应正确、完整、规范、清晰且要满足以下要求:

即时性:随时记录和反映项目的前后工序之间以及与其他数据生产环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致性:技术设计及生产过程的前后工序之间以及与其他相关标准之间的名词、术语、符号、计算单位等均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保持协调一致,同一项目中文档的内容应协调一致,不能有矛盾。

完整性:要求的文档资料应齐全、完整。

可读性:文字简明扼要,公式、数据及图表准确,便于理解和使用。

真实性:内容真实,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成果质量应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其他未提及的数据文件、图件、文档等资料,各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增减。

(7)有关附录(附图)

主要包括测区基础控制网设计(选点)图、等级水准测量路线图及其他有关附录等内容。

“野外地形数据采集及成图”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基本格式、详细内容参见附录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