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两千多年前的那次暗杀,究竟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呢?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8年,秦破赵。中原诸国无力抗秦,秦统一六国大势已定。然而,在北方的燕国,有一个人对秦国以及嬴政心怀满腔怒火,欲除之而后快,他就是燕国的太子丹。
其实,太子丹与嬴政说起来还是故交。当初太子丹在赵国为人质,结识了出生于赵国的嬴政,后来太子丹又辗转被燕王送到秦国做人质,当时已是秦王的嬴政对太子丹却并不好,甚至还百般侮辱他。太子丹便于公元前232年偷偷逃回了燕国。
公元前228年,秦破赵。秦国大将王翦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并向北进军,逼近燕国。燕太子丹十分焦虑。他知道,以燕国的力量,根本无法与秦国抗衡,而且当时中原诸国也已经无力合纵对抗秦国。无奈之下,太子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刺杀秦王嬴政。
如果嬴政死了,秦国必将大乱,或许会争取到时间去联合诸侯共同破秦。太子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实施如此冒险的计划。
据记载,荆轲喜好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游历诸国,与四方名士豪杰交往,曾经在榆次和有名的剑客盖聂论剑,声名在外。荆轲到了燕国之后,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被拜为上卿。太子丹交给荆轲如此重要的任务,荆轲并没有推辞,而是向太子丹要两样东西:一是燕国督亢地图,二是秦国逃将樊於期的人头。因为这两样东西是当时秦王嬴政非常想要得到的东西,有了这两样东西,荆轲才有可能接近秦王。
地图太子丹可以做主,但樊於期的人头太子丹却不忍去要,毕竟樊於期是来投靠自己的大将,而且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樊於期得到消息之后,主动找到太子丹和荆轲,说自己离开秦国后,秦王嬴政杀掉了他的所有家人,如今他做梦都想砍掉秦王嬴政的脑袋,这次好不容易有了杀掉秦王的机会,自己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说完这番话,樊於期就自杀了。(www.daowen.com)
荆轲凭着人头和地图见到了秦王。之后,荆轲献上地图,“图穷匕见”,却没有顺利刺杀秦王,刺杀行动最终失败。太子丹挽救燕国的最后的一丝希望宣告破灭。
秦王恼羞成怒,命令大将王翦进攻燕国。王翦大破燕代联军,燕国国君率领宫室逃往辽东,李信率大军继续追击,在衍水大破燕太子丹所带领的燕国主力,燕国从此一蹶不振。后来,燕王为了讨好秦王而杀掉太子丹并把人头送给秦国,但最终没有使燕国逃过被秦国吞并的下场。
虽然荆轲刺秦王以失败告终,但在后人口中乃至无数文艺作品的演绎中,荆轲始终是作为反抗强权的英雄形象出现的。
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值得赞扬。太子丹的这次大胆行动,也成为各诸侯国抵抗秦国最后的挣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此后,诸国消亡,秦王嬴政即将带领秦国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