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通史(第2卷):纵横家引领乱战进入组团战和外交战时代

中国通史(第2卷):纵横家引领乱战进入组团战和外交战时代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其他国家感到十分不安,于是有了联合牵制和抵御秦国的想法。因为苏秦作为杰出的纵横家,确实也组织过合纵攻秦的战争,不过那是公元前287年“合纵国”第三次攻秦。在这些纵横家的努力下,合纵诸国又先后进行过多次联合伐秦的行动,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公元前287年苏秦和赵国丞相李兑主导的五国伐秦、公元前247年魏国的信陵君主导的伐秦、公元前241年赵国大将庞暖主导的伐秦。战国从“乱战”进入了“组团战”和“外交战”的时代。

战国中期,秦国齐国是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它们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后来,秦国通过吞并周边国家,完全占据了关中,而且控制了关中到中原的一些战略要地。此时的秦国可谓是进可攻、退亦可守,实力上逐渐超越了齐国,隐约有称霸之势。对此,其他国家感到十分不安,于是有了联合牵制和抵御秦国的想法。

而牵制抵御秦国想法是秦国曾经的大良造公孙衍提出的。大良造是秦国君主之下最大的官职,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商鞅死后,公孙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于公元前333年被任命为大良造。他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此时的魏国正处于低谷,既没有兵,又没有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能割阴晋一带的土地给秦国来求和。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魏国的河西一带,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敌八万。后来,魏惠王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之后,就派人偷偷以重金贿赂公孙衍,要求公孙衍建议秦惠王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先进攻别的国家。

公元前329年,张仪来到了秦国,向秦惠王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提出眼下正是伐魏的良机。而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曾经强大,有着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必将成为秦国的心腹之患。

秦惠王如梦初醒,从此开始重用张仪。而公孙衍失了宠,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此时的魏国国力衰落,根本无力抵御秦国。于是,公孙衍想出了一个办法:联合牵制抵御秦国。公孙衍首先找到当时的齐国名将田朌,说服他共同出兵攻打赵国

田朌被说动了。公元前328年,魏齐联合伐赵,果真大获全胜。这一战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注意,尤其是那些相对比较弱的小国。

张仪见到这种形势,立刻采取行动,软硬兼施,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张仪亲自率兵攻打魏国。然后又动用外交手段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www.daowen.com)

然而并不死心的公孙衍仍然在暗中运作合纵。他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获得了齐楚等国家国君的信任。公元前319年,齐、楚、赵、韩、燕五国共举公孙衍为相,加之公孙衍已是魏相,所以公孙衍“遂佩六国相印”。“合纵”初具规模,踌躇满志的公孙衍开始就着手伐秦。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发动魏、楚、赵、韩、燕五国联军西征,攻伐强秦。这是战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军”,由楚怀王担任此次联军盟主(纵约长)。此外,公孙衍还联络当时秦国西边的义渠国,由其从侧背进攻秦国,配合联军。一开始,联军势如破竹,打到函谷关一带,秦国大震,派重兵至函谷关,与联军展开决战。同时秦国侧背遭受义渠国偷袭,吃了不少亏。由于五国联军内部没能做到同仇敌忾、步调一致,最终被秦国击败了。

在后世的许多资料以及当今的影视剧演绎中,战国时期“佩六国相印”的纵横家并非公孙衍,而是苏秦。因为苏秦作为杰出的纵横家,确实也组织过合纵攻秦的战争,不过那是公元前287年“合纵国”第三次攻秦。因此《史记》采用了苏秦是张仪和公孙衍晚辈的说法。

公孙衍掌六国相印。

第一次五国伐秦失败之后,公孙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魏国也待不下去了,就跑到韩国继续谋划合纵。秦国紧随而至攻打韩国,最终公孙衍的合纵没能继续下去。不过他这种“弱国组团对抗强国”的思路马上被各个国家吸收,各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精通纵横之术的人才,如苏秦、蔺相如晏婴、毛遂、范雎等人。他们都在战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在这些纵横家的努力下,合纵诸国又先后进行过多次联合伐秦的行动,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公元前287年苏秦和赵国丞相李兑主导的五国伐秦、公元前247年魏国的信陵君主导的伐秦、公元前241年赵国大将庞暖主导的伐秦。与此同时,张仪所主导的“连横”也没有闲着。战国从“乱战”进入了“组团战”和“外交战”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