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阖闾十九年,越王允常病死,其子勾践即位。吴王阖闾便趁机攻越。双方在檇李交战,结果吴军失败,阖闾也负伤身亡,临死前对儿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夫差回答:“不敢忘!”然而事实上,真正做到了“不敢忘”的不是阖闾的儿子夫差,而是发誓要为其报仇的伍子胥。
夫差是伍子胥一手扶持到王位上的,伍子胥发誓要辅佐夫差打败越国,一方面是要报答阖闾,另一方面也出于对自己一手栽培的夫差的爱惜。夫差继位短短两年,吴国在伍子胥的操办下已经做好了伐越复仇的准备,双方水军大战于夫椒。结果越军大败,退回本国。吴军乘胜追击,攻占越都会稽。眼看就要活捉勾践,为死去的吴王阖闾报仇,事情却在这个时候出了岔子。
出问题的人叫伯嚭,这个伯嚭当初还是伍子胥举荐给吴王阖闾的。但伯嚭受到重用之后逐渐开始膨胀,好大喜功,贪财好色,当时越国的谋臣文种投其所好,用大量的金钱和美女收买了他。于是在吴国即将灭亡越国的时候,伯嚭极力劝吴王夫差放过越国,说:“越王勾践已经愿意归顺吴国,如今越国的国土其实就是吴国的国土,又何必非要赶尽杀绝呢?”
当时的夫差也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居然觉得伯嚭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灭越国的计划。伍子胥听说后火冒三丈,他告诫夫差:“勾践绝非等闲之辈,况且素有大志,他今日之所以示弱求和,实因别无选择,况且两国有深仇大恨,如果留下此人,后患无穷!还望大王三思。否则的话,我们今后必将成为他的俘虏,到那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夫差终究没有采纳伍子胥的意见。勾践随后作为俘虏被安排替吴王夫差喂马,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勾践的大臣范蠡则跟着做奴仆的工作。这样过了三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之后,立刻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他采纳谋臣文种提出的“伐吴七术”来对付吴国。
“一术”是大献奇珍异宝,麻痹吴国君臣;
“二术”是高价买进吴国粮草,使吴国给养空虚;
“三术”是送美女给吴国君臣,扰乱其心志;
“四术”是给吴国派去好的工匠和建筑用材,让吴国大兴土木,耗尽钱财;
“五术”是厚赂吴国的贪财大臣,使其惑乱君王,扰其政事;
“六术”是挑拨吴国君王与忠臣的关系,削弱吴王的辅翼;
“七术”是越国积财练兵,等待时机。(www.daowen.com)
因为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越王勾践每晚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间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然后大声问自己:“你忘了那三年的耻辱了吗?”此外,越王勾践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越王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这一时期的吴王夫差,则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还因为放过越王勾践的事情跟伍子胥有了矛盾,对于伍子胥而言,自己的恩主阖闾死于勾践之手,此仇不报,不会善罢甘休。而夫差作为阖闾的儿子,竟然忘记了阖闾临终前命其复仇的嘱托,这让伍子胥非常生气和失望。
后来,吴王夫差先后两次出兵齐国,都遭到伍子胥的激烈反对,理由只有一个——越国才是心腹大患,越国不除,反而先去攻打其他国家,实在是本末倒置,必将导致灭国之祸。然而夫差却始终固执己见,不肯听伍子胥的劝告,到了后期,甚至听信伯嚭的谗言,杀掉了忠臣伍子胥。
伍子胥死后不久,他所担心的事情就来了。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吴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接受了夫差的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风雨飘摇,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节节败退。最后,无计可施的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自杀前,这位刚愎自用、一错再错的国君觉得无颜在地下面对伍子胥和父亲,羞愧地用白布蒙上了脸:“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
从沦为奴隶替吴王夫差养马,到后来卧薪尝胆,带领越国人民休养生息,再到两次打败夫差,致其羞愧自杀,越王勾践则凭着自己惊人的忍耐力,创造了春秋时期最大的反转剧情。越王勾践用了二十一年时间,最终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读史学成语
惊世骇俗:指人因思想、言行等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
例句:这超越我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这是大自然有意作出的惊世骇俗之举吗?
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例句:这位将军暗中集结兵力,有问鼎中原的野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