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桁结构相贯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成果

管桁结构相贯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落地式钢管桁架拱自振特性的单一参数分析可知,高跨比、宽高比、榀间距对桁架拱的动力性能影响显著,因此将高跨比、宽高比、榀间距作为三个变参数进行落地式钢管桁架的轴力分析。图7—28榀间距变化下的最大杆件轴力变化规律图7—29高跨比变化下的最大杆件轴力变化规律图7—30宽高比变化下的最大杆件轴力变化规律通过以上对落地式钢管桁架拱的动力响应变参数分析。

管桁结构相贯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成果

由落地式钢管桁架拱自振特性的单一参数分析可知,高跨比、宽高比、榀间距对桁架拱的动力性能影响显著,因此将高跨比、宽高比、榀间距作为三个变参数进行落地式钢管桁架的轴力分析。三个基本参数的各个因素水平取值如表7-5所示。

表7-5 基本参数取值

计算时因为模型为理想对称的结构,所以在取单元以及节点的时候,取结构的一半进行比较分析,杆件编号如图7-24所示。在分析中,N代表水平地震产生的杆件轴力,Nmax代表水平地震产生的最大杆件轴力。

图7—24 落地式钢管桁架拱杆件编号

1.榀间距变化下的杆件轴力变化规律

从图7-25可以看出,上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端1/8处(即图中的上弦杆3);下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端1/8处(即图中的下弦杆4);腹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跨中1/8处(即图中的腹杆8)。

2.高跨比变化下的杆件轴力变化规律

从图7-2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图7—25 榀间距变化下的杆件轴力变化规律

①当拱的高跨比H/L≤1/24时,上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拱端(即图中的上弦杆1);当拱的高跨比1/24<H/L<1/18时,上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跨中1/4处附近(即图中的上弦杆6);当拱的高跨比1/18≤H/L≤1/10时,上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端1/8处(即图中的上弦杆3);当拱的高跨比H/L>1/10时,上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拱端(即图中的上弦杆1)。

②当拱的高跨比H/L≤1/16时,下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梁端1/8处(即图中的下弦杆2);当拱的高跨比H/L>1/16时,下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梁端(即图中的下弦杆1)。

③当拱的高跨比H/L≤1/32时,腹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端1/8处(即图中的腹杆3);当拱的高跨比H/L>1/32时,腹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跨中1/8处(即图中的腹杆8)。

3.宽高比变化下的杆件轴力变化规律

从图7-27可以看出:

①当拱的宽高比W/H≤1/2.5时,上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跨中1/4处附近(即图中的上弦杆6);当拱的宽高比W/H>1/2.5时,上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端1/8处(即图中的上弦杆3)。(www.daowen.com)

②当拱的宽高比W/H≤1/2.5时,下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端(即图中的下弦杆1);当拱的宽高比W/H>1/2.5时,上弦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端1/8处(即图中的下弦杆3)。

图7—26 高跨比变化下的杆件轴力变化规律

③当拱的宽高比W/H≤1/2.5时,腹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跨中附近(即图中的腹杆9);当拱的宽高比W/H>1/2.5时,腹杆的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距拱跨中1/8处(即图中的腹杆8)。

图7—27 宽高比变化下的水平地震影响内力系数

4.最优榀间距、高跨比、宽高比分析

由图7-28~图7-30可知,上弦杆的轴力起控制作用。由图7-29,当桁架拱高度为1.5m即高跨比H/L=1/32时,上弦杆的Nmax最大,所以在进行落地式钢管桁架拱的设计时,高跨比应控制在(1+15%)/32=1/28以外(15%为误差取值范围),当H/L=1/28时,Nmax=150 KN,当H/L=1/8时,Nmax=150 KN,随着高跨比的增大,Nmax将继续增大,因此应将桁架拱的高跨比控制在128≤H/L≤1/8这一范围内;当图7-30中上弦杆的Nmax=150kN时,桁架宽度为2.5米,即桁架宽高比W/H=1/1.2,因此应将桁架宽高比控制在1/1.2以内;当图7-28中上弦杆的Nmax=150kN时,榀间距为4m,因此应将桁架榀间距控制在4米以外,但是榀间距也不宜过大,按照建筑常规模数,最大不超过2个开间的尺寸,即6.6m。

图7—28 榀间距变化下的最大杆件轴力变化规律

图7—29 高跨比变化下的最大杆件轴力变化规律

图7—30 宽高比变化下的最大杆件轴力变化规律

通过以上对落地式钢管桁架拱的动力响应变参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落地式钢管桁架拱在高跨比、宽高比、榀间距变化下的最大轴力杆件的出现位置具有一定的规律;结构高跨比对桁架拱的动力响应影响较为显著;在进行钢管桁架拱的设计时,将拱的高跨比控制在1/32≤H/L≤1/8之间,截面的宽高比控制在1/1.2以内,榀间距控制在4m≤S≤6.6m,三个变参数在这一区间取值比较合理,这为落地式钢管桁架拱的概念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