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职教育与自考衔接的实践-《浙江教育考试研究》成果

中职教育与自考衔接的实践-《浙江教育考试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不畏艰难,坚定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中职学生参加自学考试,秦山成校并非首创,许多生源、办学设施好,规模大的学校,也曾作过尝试,但大多半途而废。尽管学校生源在不断改善,而2008年自考成绩却不升反降,如《大学语文》,最初合格率两次达100%,但2008年7月,合格率仅57%,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职自考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中职教育与自考衔接的实践-《浙江教育考试研究》成果

(一)不畏艰难,坚定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

中职学生参加自学考试,秦山成校并非首创,许多生源、办学设施好,规模大的学校,也曾作过尝试,但大多半途而废。也有不少学校想尝试,但望而却步。乡镇成校的中职学生,参加自学考试,无疑难度更大,但秦山成校坚定地认为,学校要有生路和出路,必须走出自己的路子,否则只能在竞争中被淘汰,既然中职教育与自考相结合从理论上说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不去尝试,不去坚持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样的信念和决心,才使秦山成校的自考之路越走越宽广。

(二)广泛宣传发动,取得学生和家长的支持

学生刚入校,被告知三年学习以参加自考为主,他们不知什么是自学考试,只知道自考很难,考试的合格率低。为此,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自考的优点。做通了学生的工作,却遭来家长的反对,因就读成校的都是升学无望的学生,有的家长以前参加过自考,家长认为学校让中职生参加自考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为达成共识,学校印发了“关于给家长的一封信”,结合家访进行宣传。由于工作细致,自考报名工作顺利完成。可学校选择自考的第一门课是《邓小平理论》,理论对中职学生太抽象了,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自信的丧失是最可怕的。怎么办,讲道理收获不大,只能现身说法,当学校得知附近中学有位老师,也是中专毕业,在校期间顺利通过英语自考,参加教师招聘,录取为中学教师。便邀请她给学生现身说法,她的亲身经历深深感动了学生,使学生在关键时刻鼓起了参加自考的信心。

(三)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自考质量

一是领导带头,骨干示范。为确保自考质量,学校安排骨干教师任教,但起步阶段普通教师确实对《邓小平理论》不熟悉,校长就亲自上课。《大学语文》临近考前一个月,模拟考试学生合格寥寥无几,校长又主动承担责任,结果2004年韩语班合格率达100%。担任自考辅导的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在辅导期间,几乎每晚都在教室里进行辅导,老师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www.daowen.com)

二是统一认识,提高效果。进行自考辅导,许多教师颇有顾虑。认为中职学生素质低,老师参加自考都感到难,学生怎么能行?针对这些心理,学校引导教师树立生存意识、危机意识。让广大教师明白,教学不讲质量,必然校风差、学风差;校风、学风差必然生源差,恶性循环,最终没有生源。学校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自强不息,打造特色。入情入理的分析,赢得了教师的认可。同时,自考的每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学习的时间紧。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很难保证质量。为此,广大教师自觉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自编提纲、讲义、试卷,做到教师加压,学生减负,教学效果明显。

三是寻找亮点,正面激励。尽管非常重视首次自考,但终因学生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和教师经验不足,我们首考合格率仅为39%,其中韩语班的《法律基础》合格仅为两人。按常理,这是一次失败的考试。但学校硬是抓住这两位考生做文章,通过反复宣传让学生认识到,如果全军覆没,证明此路不通,既然有两位学生成功,说明自考是可行的,因为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要有“他行,我也行”的信念。事实证明,这种激励颇有成效。在2004年1月的自考中,同为这些学生,合格率上升到69%。每次自考结束,学校及时将合格学生张榜公布,召开总结交流会,让成功的喜悦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田。

四是坚持自考,常抓不懈,决不松动。尽管学校生源在不断改善,而2008年自考成绩却不升反降,如《大学语文》,最初合格率两次达100%,但2008年7月,合格率仅57%,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职自考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如果满足已有的成绩,就会带来挫折和失败。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常抓不懈。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中职学校对自考难以坚持,中途放弃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坚持。针对问题,学校及时予以整改。2010年4月,《大学语文》合格率又重新达100%。

由于领导示范,措施得力,我们学校每次自考合格率在90%左右,日语专业考试合格率每次均在90%以上,且多门学科合格率达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