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家长与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值的合理性未得到有效指导。学生高考主要不是出于兴趣爱好和发展学科能力的目的,而是出于生存和改变命运的需要。因此社会、家庭、学生总不甘心自己被定位为高职高专批次,既为学校执行分类分班和教师分层教学带来很大的阻力,也给自己的学习强加了更大的精神压力。
(2)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可塑性很强,波动较大,难以对自己的现状予以客观而准确定位,但却因为需要分类定位造成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
(3)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学科选择提供能动性,但真正实现与社会人才观接轨仍需不断思考。如2004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19%的学生“几乎全部”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56%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大学生这样花如此大的代价学无使用价值的应试英语,而在英语学习上所花费的无用功无疑加大了中国青年人在成功方面的时间成本,而这种时间成本其实早已转嫁到高中。
(4)分类测试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权利,但学生的模块选择结果产生的师资需求,与农村学校既定的教师编制和教师结构并不一致,极易造成部分学科教师资源的过剩和部分学科教师资源的紧缺,如何在现有的学校师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择需要,是扩大编制或教师流动或职能转型,也是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5)分类测试所实施的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目标设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是高考要求还是学分要求,如何有效掌控教学难度值、选择合适教学策略,都需强化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www.daowen.com)
[1]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解读.
[2]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3]吴永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4]董洪亮.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