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与我国教育考试研究

英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与我国教育考试研究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行世界范围内的高校招生制度中,高考制和证书制是两种主要的形式,而中国和英国分别是实行这两种制度的典型代表之一。虽然中英两国处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制度背景下,但是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英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在很多方面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是有借鉴意义的。

英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与我国教育考试研究

在现行世界范围内的高校招生制度中,高考制和证书制是两种主要的形式,而中国和英国分别是实行这两种制度的典型代表之一。虽然中英两国处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制度背景下,但是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英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在很多方面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淡化政府角色

中国的高考制源于古代的科举制。与西方国家把大学招考只是作为一种测量手段,仅引起小范围的关注不同,在我国“却将高考变成了一种各方面关注的社会活动,变成一种惯例式的全民动员”。与英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同,虽然我国的高考制几经改革,但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主导性作用始终未曾动摇。“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和统一录取,教育行政部门既是高考的决策机构,又是管理和执行机构,高校作为自主办学的实体并没有真正实现其价值”,更不用说是社会性机构的参与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这样的管理体制显得严重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因此,亟须淡化政府在其中的角色,把更多的权力下放,切实增加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和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增强考试和招生机构的社会性

与英国的“校外考试机构实施考试,校外招生机构办理申请,高校负责选择录取”这一特点相比,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可以说是“中央统一领导和地方分散办理相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和教育部学生司分别掌管全国高校的考试和招生;地方考试和招生机构负责该地区的高校入学考试和招生工作;各高校又设立专门的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本校的招生录取工作。由于所有的考试和招生机构都是教育行政部门,因此,他们实际上是代表政府具体实施高校的考试招生工作。虽然2003年我国在22所知名高校推行自主招生,并有16个(2006年)省份实行单独命题制度,但最终的权力还是掌握在政府手中。与英国的考试和招生服务机构相比,我国设置的机构显得太过庞大,造成人力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由于缺乏全国性或大规模的专业化服务网络,容易造成学生填报志愿的无目的性。因此,可以借鉴英国招生考试结构社会化的特点,建设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以外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招生服务机构,承担事务性和服务性的工作。

(三)增加学生考试科目的选择

在我国,以高考为“指挥棒”设置考试科目。1999年,教育部推行“3+X”的高考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X”指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和文科综合(包括历史、地理政治)。虽然,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语文、数学和英语作为共同的基础课,但是文理分科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机会。与高校所设置的众多专业相比,我国高中阶段的科目是远远不够的,且这些科目往往都与高考相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英国,A-Levels证书考试课程开科广泛,有六十多个科目,采用单科结业,授予毕业证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与所选修的学科相关的知识,培养与所选修的学科相关的理解能力和技能。高校在招生时的主要依据是申请持有的A-Level证书的考试成绩或是同等证书的考试成绩,因此,学生可以对考试科目作出广泛的选择。针对这点我们的素质教育该多加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评估和录取方式多样化

“由国家举办统一考试,依据考试成绩、考试档案及个人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学生,这是我国高校招收新生的基本特色。”但是不考虑学生的平时成绩和学习过程,而仅仅采用终结性的高考来评估一个学生,其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与我国不同,英国证书考试课程的评价采用校内教师与校外考试机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校内教师实施的是“课程作业”评定,分值一般为25%~30%;由外部公共考试机构组织的考试成绩一般为70%~75%,这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评估和录取方式的多样化,能够减缓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同时也使学生在大学入学上得到更大的公平。

参考文献(www.daowen.com)

[1]张晓鹏.走向公平——英国精英大学自主招生后[J].上海教育(半月刊),2005(3):34-36.

[2]王立科.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6.

[3]邱洪昌,林启泗.十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23.

[4]郑保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谁的毕业生质量更高——英国又兴起大学招生政策的辩论[J].世界教育信息,1999(3):17-18.

[5]Steven Schwartz.Fair Admission to Higher Education:Recommendations for Good Practice.London:Admissions to Higher Education Steering Group,2004,p.44,7-8.

[6]苏以权.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评价及启示[J].湖北招生考试,2002,8.

[7]盛晓娜,王蕴秋.中英高校招生制度比较与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51-54.

[8]刘海峰.而立之年论高考[J].东南学术,2007(4):6-10.

[9]Wikipedia contributors.Unirersities Central Council on Admissions[G/OL].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2012-12-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