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后危机时代思考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后危机时代思考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考一,公平焦虑引发危机。《人民日报》认为,当今时代媒体对社会舆论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媒体遵守规范、加强自律,引导国民以健康的心态认识和对待重大事件,决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迎合部分受众的心理而渲染和炒作以及宣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政府针对虚假信息要及时甄别,证明其真伪。高考加分舆情危机留给我们的另一思索,是公众所关注的真正的公平,不仅仅是指机会平等。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后危机时代思考

思考一,公平焦虑引发危机。

高考一分之差,往往会拉出数百名甚至上千名差距,体现竞争优劣势,利益冲突也会暴露无遗。社会要求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的呼声强烈,缘于人们对公平公正的迫切关注和忧虑,从而产生焦虑,而一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相对反常情形,就会将这种焦虑转化为质疑;加上媒体炒作,其结果,均助推公众对高考加分制度公信力形成习惯性“公平焦虑”,由此引发舆情危机。尽管多数项目和环节操作公正,多数享受加分考生也没有问题,但只要有个别“弄虚作假”身份被曝光,不论其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否正确,都难免引发群众的担忧,引发不同解读。

思考二,媒体报道忌宣泄。

大众传媒既是社会信息传递器,也是信息放大器,媒体如果对公共信息片面报道,极易在社会中形成并不准确的判断,误导公众舆论。当前社会转型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明显加大,并大多以弱势群体利益被侵害为导火索。个别媒体甚至利用高考这一引人关注的平台,将民众吁求公平这样一种常规现象,演绎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这其实只是一种宣泄,是舆论导向出现了偏差。《人民日报》认为,当今时代媒体对社会舆论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媒体遵守规范、加强自律,引导国民以健康的心态认识和对待重大事件,决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迎合部分受众的心理而渲染和炒作以及宣泄。

思考三,网络民意客观看。

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民意特征,离不开现实民意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民意。政府与立法部门要重视这一问题,立法部门也需借鉴国外经验,加快网络立法进程。网络等新媒体炒作的影响力非常强大。作家谢耘耕指出,目前国内一些公共事件解决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议程设置’模式,即网络(BBS、微博、博客或手机等)提出议题→传统媒体关注→全社会参与→政府行为的模式。据了解,在一些知名网站论坛,某些媒体的记者都会不定期地上网浏览寻找新闻线索,或参与其中,有时借此进行片面报道,于是不同说法和版本流传,甚至出现同一网站新闻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截然相反的情况,这往往造成一种不良循环,使受众无从分辨。《人民日报》也指出,客观说来,网络民意只是部分民意的体现,不能代表全部民意……炮制虚假民意,需要理性思考看待。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政府针对虚假信息要及时甄别,证明其真伪。不管发生了哪一类的谣言,有关部门越是及时介入越是公开透明,社会越能迅速恢复秩序。

思考四,社会呼唤公平公正。(www.daowen.com)

一般而言,公平是对多个个体的一种态度或作为要求一视同仁,而公正是对某人或某事的作为要符合伦理。高考加分舆情危机留给我们的另一思索,是公众所关注的真正的公平,不仅仅是指机会平等。作为现代社会,还有一个公正性问题。在高考加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背后,我们的社会以及组成要素,包括媒体在内,都需要规避浮躁,尊重客观事实,体现更强的社会责任,来促进公平公正。公众需要并希望公平,但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毕竟是实质上的公平而不是表面上的公平。

参考文献

[1]余靖静,徐扬.高考加分制度如何“拨乱反正”[N].新华社“新华视点”,2010年6月29日.

[2]秦佩华,金柳.网络民意不能代表全部民意,需理性看待[N].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日;任理轩.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心态[N].人民日报,2010年7月12日.

[3]谢耘耕.2010年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究[R].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