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史地大纲》,任乃强著,被誉为“康藏史首部专著”,1942年由雅安《建康日报社》出版,今收入《民国史料丛刊》866卷,近又收入《任乃强藏学文集》中,2009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选自原书(《建康日报社》版)第二章《康藏古史》之第二节《茶马市易》。
吐蕃崩溃后,部落数千家,小者百余户,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内受佛教僧伽之化导,人心宁谧;外因邻接诸国之衰乱,不相侵扰。边境安靖,阅四百年。惟其时中夏需马,蕃人嗜茶,互通有无,商业勃兴。茶马市易,成为西陲第一要政。
我国古以茶之叶煮羹饮,谓之“茗”。吴曰茶为“荈”,蜀西南曰“蔎”。唐时通称为“槚”,而书其字作“茶”,制法益精矣。陆羽撰《茶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常伯熊因而广之,著茶之功。于时天下尚茶成风,其业大盛。
茶性通利,疏滞腻,故西北之游牧民族尤嗜之。唐朝肃、代以后,吐蕃、回纥盘踞关陇以西,与汉族混居,适以养成其人普遍嗜茶。由是茶叶流行西北诸部,蕃、回依为性命焉。吐蕃输入茶叶,在唐高宗时(蕃王杜松孟波之世,即钦陵当国初时),似由劫略边州之偶然发见。其后每因军事,劫关市城邑,以厌其欲。宪、穆以后,兵戎罢息,蕃人始以土产与近边汉商交易,汉蕃商业,于以勃兴。自蕃输入者,为畜产品与药物、兽皮之属;自唐输出者惟茶与绢。
德宗建中四年(783),税天下茶漆竹木,什取其一,以为常平本钱。贞元九年(793),立茶税法。穆宗长庆初,增天下茶税百五十(即增加1/2),其后遂置榷茶使。迄于宋初,两浙、荆、湖、福建之地产茶凡22州军,总为岁课1027万余斤(时系征实)。真宗天禧末,榷茶岁收320余万贯(取于产茶之户者),诸州商税75万贯(税于售茶之商者),食茶不预焉(民购于官资日用,非以贩茶者)。茶叶发展情形于此可见。于时川峡、广南,茶业未盛,尚听民自买卖,不在榷禁之列。
宋用王安石,务为强兵,注意马政。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王韶经营熙、河(熙州,今甘肃临洮县,河州今临夏县)。上言:“西人颇以善马至边,所嗜惟茶。乏茶兴市。”于是遣三司干当公事李杞人蜀,经划买茶。于秦凤(今甘肃东南部宋为秦凤路)、熙河博马。以著作郎蒲宗闵同领其事。宗闵议川峡路(今四川省地,宋为川峡四路)民茶,尽卖于官场(官营之茶场),更严私交易之令。蜀茶始尽榷矣。于是茶司权在诸司之上。诸道茶场渐增。至元丰八年(1085),蜀道茶场41,京西路金州(今陕西安康县)为场6。陕西卖茶场为332。岁息至百万,市马2万余匹。
川峡路初不市马。熙宁七年(1075年),熙、河用兵,马道梗绝,乃诏成都府秦延庆兼提举戎、黎等州买马,经度其事。于是黎(今汉源县)、雅(今雅安县)、戎(今宜宾县)、泸(今泸县)等州,均置博易务。惟黎州为通蕃孔道,所得良健战马,岁4000匹。他如戎、泸州及南平军(今南川县),市马于西南诸蛮,所得多驽骀。诸蛮贪互市之利,姑以羁之,故曰“羁縻马”。
先是,中国与四夷互市,贸易之物皆有规定。宋太宗许女真互市,限以香药犀象及茶。神宗因西夏请市,令鬻铜锡以易马,而纤缟与急需之物皆禁。蕃、回之以马市茶,初由人民私易。官府需马,又自人民募之。王韶始径以茶易马。惟仍杂用缣布。熙宁八年(1075年),提举茶场李杞言“卖茶买马,自为一事,乞同提举茶马。诏从之”。元丰四年(1081年),遂诏专以茶市马,以物帛市谷。又诏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从蕃人所嗜。此雅州专制边茶所自始也。(www.daowen.com)
宋南渡后,战马悉仰秦、川、广三边。置茶马场于阶、文、和(三州皆在今甘肃南境),黎、珍(珍州在今贵州北境)、叙(即故戎州)、南平、长宁(今四川长宁县,宋为州)8处。高宗建炎初,管川秦茶马赵开,大更茶法,以引给商,即园户市茶,置合同场以稽其出入,为茶市以集蕃商。每斤引钱,春70文,夏50文。市利头子钱不预焉。所过征银一钱。所止一钱五分。引与茶违者抵罪。自后,引息钱至150万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复雅州碉门灵犀砦易马场(碉门,今天全县治。灵犀砦即灵关,为碉门分场)。此场元丰六年(1083年)创设,以市马不多,元祐初罢。此时,雅州产茶日盛,蕃马至者日多,故复之。
盖北宋时川峡与蕃人交易茶马,主于黎州,其道由今泸定之沈村、摩西面至打箭炉。南宋时打箭炉经瓦斯沟、岩州、天全至雅州之路通,始开碉门易马场。自是以后,黎州渐衰,碉门日盛矣。古禁蕃人人徼,雅州为蕃商所不得至。边茶虽产于雅,易马场则限以黎州与碉门也。孝宗初年,川秦8场,马额9000匹。光宗时,为额12994匹。
蒙古兴于漠北,地产善马。主有中国后,不甚重视马法。惟茶以权利所在,亦因宋制而为之。茶商凭引购茶,然随意贩卖,未闻通蕃之禁。僧官土司,岁时朝贡,骑从如云,道路络绎,所利胥在贸茶。
明太祖知茶禁足以控制蕃人,更定茶法,较宋尤为严密。令商人于采茶地买茶,纳钱请引,每引输钱200(后增至1000)。茶引不相当,即为私茶。私茶出境与关隘不稽者并论死。卖茶之地,令宣课司30取1。诸产茶地设茶课司,定税额,陕西2.6万斤有奇,四川100万斤。立仓收贮,专以市马。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分掌其事(雅州司设于碉门。秦州司后移西宁。洮州司并于河州)。永乐迁都北平,收马冀北,秦蜀茶禁稍弛,私贩日多。成化中,陕西饥待赈,令商纳粟中茶(商纳粟于官,给以茶引,令自购售,谓之“开中”)。于是茶法大坏。嘉靖十五年(1536年),因御使刘良卿言,令诸近边州县,严私茶之禁,重通蕃之刑,以制边夷。其后限中茶额百万斤而止。万历五年(1577年),内蒙王俺答款塞,请开茶市。部议给百余篦(每千斤装360篦),不许互市,虑其得茶转以制蕃也。然终以市马不急,督课不严,关市舞弊,私贩潜增,茶法张弛不一。洪武时制,碉门马值:上马,茶120斤;中马,70斤;驹,50斤。其后至用茶8万余斤,仅易马70匹,且多瘦损。
满清兴于北方,不假蕃马,遂以川茶与江南所产同征税课。然其限制边引数额,严禁私茶,以制蕃人之意不废也。先是,明正德中,定四川茶引5万道,2.6万为腹引,2.4万为边引。边茶少而易行,腹茶多而常滞。隆庆三年(1569年),裁引1.2万。以3万引属黎雅,4000引属松潘诸边,4000引留内地(此时陕西茶业不振,蕃人购茶,悉趋四川矣)。清顺治时,川茶共10.6127万引,额征课银1.3128万两余,税银4.5942万两余。边茶市场移于打箭炉、松潘等处。招商凭引运售,不责市马。秦陇诸茶马司皆罢。
嘉庆时,川茶边腹共13.9354万引,课银1.74万余两,税银5.87万余两。其边引中,行打箭炉者,为雅、荥、名、天、邛5州县,共10.44万余引;行松潘者,灌、彭、汶、天、邛等州县,共1.88万余引(惟雅安、天全、石泉、安县、汶川5县有课)。其后行茶消长不一。至清末世,打箭炉行8万引,每引配茶五包,征库秤银一两。民国初年,增为10万引。民七年(1918年),增为10.8万引。十年(1921年),增为11万引,然常滞积。二十五年(1936年),复减为10万引。
蕃人嗜茶如命,一日无茶,社会为之不安。往时以马易之,清代不复市马,而蕃地贫瘠,缺乏商品,乃不得不转运印度、新疆、伊朗等处珍奇之物及汉商所嗜者,发之炉城,以兑茶叶。故打箭炉虽山陬小市,而山海各货咸集,交易之盛,冠于西陲。其输出品,除赤金、麝香、鹿茸、虫草、贝母、大黄、秦艽、毛皮、硼砂等属于康藏土产外,所云“藏货”,实多有非藏产者,例如:藏红花来自印度西部,藏葡萄来自新疆,藏青果、藏枣、藏(豆)寇等来自波斯、小亚细亚等地。藏毯,为天津织造之毡毹(近年西康、青海亦有厂自造)。藏绸,为山东所产生绸。藏片,为英国所产之细呢。藏佛,多属印度、缅甸、暹罗所制等是也。西藏旧无关税,而驮队且行且牧,运费低廉。故八方货品,皆乐就之。其输入品,除茶叶外,丝织品如花缎、哈达,棉织品如土布、经布等,亦居主要。近世印度茶叶与英国布疋,大量倾销入藏。炉城之土布商业为之摧破殆尽,茶业亦颇受影响。其尚未至破产者,仅由藏人嗜好雅茶之固执,高贵人家,以饮印茶为羞,非雅茶含有特殊质料也。近年印藏商道日便,康藏运输日滞,而雅茶之成本日高,购买日难。此实对藏商业之大危机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