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赞廷(1888—1958年)名永夑,字燮丞,笔名“懒兵”,汉族,河北河间府东光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北洋宪兵学校毕业。任赵尔丰属员,随清季川滇边务大臣兼驻藏大臣赵尔丰赴川藏,历经边务三十余年,足迹遍于康藏之境。
刘号称清末民初康“藏边地一支史笔”,早年追随清季川滇边务大臣兼驻藏大臣赵尔丰拓土戍边,在对康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民国间,改任川边军分统,继任蒙藏委员会调查室主任等职。刘赞廷以自己“历边十四年”之经历,纂成图志数十种,足见刘赞廷颇重地方文献的运用和编纂;另著有《康藏宝鉴》《边藏刍言》《藏地秘史》《三十年游藏记》等作,为川藏的地方文献和方志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刘赞廷遗存《藏稿》尤为人们所重。2017年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刘赞廷 康区36部图志点校》。
本书系根据今重庆图书馆所藏民国时期的刘赞庭油印稿和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搜集到的少量资料汇编复制而成,1960年印制。原章节后附有《边务大臣赵尔丰整顿茶商一电》《邛州茶商邱德元等禀禁假除弊以维茗纲而挽利权由》两文及《附记》,现略去。
康熙二十九年,藏番昌测集烈占据,杀土司锡拉扎克,四川提督唐希顺率兵驱剿,土司之妻滚噶龚职其子坚参德昌由木雅移此建垒营寨,置土目于此,所差贡侍,名曰“锅庄”。(www.daowen.com)
……
本县历为川藏之商埠,凡康藏土产系由此出口,出黄金、麝香、硼砂、药材、羊毛、皮革为大宗,入口川茶、绸缎、疋头、钢铁器具、瓷器以及杂货等。每年交易数字至一千八百余万两。自西藏门户放,凡前后藏货物由大吉岭出口,以亚东关为市场,当觉平衡。至民国以还,川康多事,凡康北土产悉由玉树具假黄河出口,康南由云南河墩子假滇越铁路出口。本城市场日渐萧条,惟以川茶维持市面。查此茶产于四川雅安、邛崃、名山、天全、荥经各县,以春茶尖采之,名曰“金尖”;晒干用笼蒸之,稍加面粉制成戟形,名曰“甑茶”。每甑一斤,十八甑为一包,五包为一引;其次,著名金玉茶;再次,各粗茶。每年销至十万八千引。自印入藏茶,川茶低落,盖印茶产于阿萨密,距藏路近,仿川茶制造,质料洁净,装潢观瞻价值。惜因藏人本食惯川茶,不喜印茶,不时抵制之法,缘此加价且掺杂伪物,印茶乘机贱价冲销,口口只售小洋一角。于是藏人悉改食印茶,川茶一落千丈。近来,康定川茶入藏仅至四五千引。至西康建省,经边务大臣整顿,拟欲官商合办成立公司,免掺伪物,以为故制,乃各茶商扭于旧习,现颓化不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