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马古道:锅庄文化调查与研究成果

茶马古道:锅庄文化调查与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品最早连载于1915年的《小说月报》第五卷,从第八号至第十二号,后又收入《古今游记丛钞》第十二册及《清末民初藏事资料选编1877—1919》。二十一日,由折多塘至打箭炉宿。景色晶莹,颇称奇观。五十里至打箭炉。其地为古之牦牛国。后设打箭炉直隶厅。其对于西藏,犹西宁之对于青海,实控制要地也。番汉各商均于此交易。而印度茶之自亚东入藏者,廉价发售,藏人争购。川茶益形滞销,而炉城茶务遂一跃不振。

茶马古道:锅庄文化调查与研究成果

《西藏归程记》,作者心禅,作者在文首云:“余于前清光绪季年入藏。初为驻藏大臣记室,嗣弃而为商。居拉萨,恒转运川藏商货,以逐什一之利。因与藏人习,且习为藏言,盖于今六年矣。余因悉售所积之货,将东归于成都。时川藏之风云甚恶。余友谓必取道亚东,附英人印度铁道,转而航海至沪,循江西归。余自念以中国之人行中国之地。顾以道途艰阻,欲转而假道于外人,吾人之奇耻大辱也,不之许。且恃能藏言,因决由拉萨东归。途中所历拉杂书之。归程六千里,聊志时日而已。”

作品最早连载于1915年的《小说月报》第五卷,从第八号至第十二号,后又收入《古今游记丛钞》第十二册及《清末民初藏事资料选编1877—1919》。本文选录于《小说月报》第五卷第十号,1915年1月25日出刊。(www.daowen.com)

二十一日,由折多塘至打箭炉宿。黎明东发。荒山漫坡,路尚平坦。四围雪峰千叠,与日光相映照。景色晶莹,颇称奇观。五十里至打箭炉。相传武侯南征,遣将郭达安炉造箭于此,故以为名。其地为古之牦牛国。清时为明正土司地。后设打箭炉直隶厅。宣统三年改康定府。以自此以西,皆旧时康地也。民国改县。川边镇抚使开府于此(按镇抚使今已裁撤,有镇守使驻之)。地势据大雪山之最高处,介雅砻江与大渡河支流泸河之间,为川西之锁钥。其对于西藏,犹西宁之对于青海,实控制要地也。有小河,水势汹涌。商贾傍河两岸,结为市康。贸易颇盛。旧设税关。故自此西行者曰“出关”。东行者则曰“入关”。入口货以羊毛为大宗,出口货以茶为大宗。然近则年不如年矣。旧时羊毛之由四川东运者,岁约七八十万驮,每驮约重七十斤,值银八两乃至四两。番汉各商均于此交易。后因每十驮征抽一驮,番商售与汉商,又征出入口税一次。番商避重就轻,多绕道青海或印度。而炉城之销数大减。加以张家口、东三省等处羊毛运往上海。道近费省,价较廉,洋商乐于就此。而炉城之羊毛,秋初起运,冬间始达,必待北方冰海。洋商不能停机以待,始克藉此出售,亦滞销之一大原因也。茶则为藏人必需之品。四川之雅安、天全、邛崃荥经[2]、名山等县,皆盛产茶,恒取其极粗者捣而碎之,制成长一尺,宽七寸,厚三寸之砖形,运销西藏。每年约八九十万金。赵尔丰任边务大臣时,由官伤商招股,创立公司。而股本为某票号占其大半。原有茶商百余家,附股无从,相率停闭。公司垄断其利,高价出售,加以番人来此运茶,向系先交货价之半,信用素孚,已成习惯。而公司必欲现银购货。番商因以裹足。而印度茶之自亚东入藏者,廉价发售,藏人争购。川茶益形滞销,而炉城茶务遂一跃不振。吾国论者恒谓吾国商战实丈不如外人,故无往而不失败。然所以至此失败,其因皆自我造之外人遂乘间以入,而权利因以坐失。观于印茶入藏,可恍然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