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繁官等五十一卷外,计有《满洲实录》八卷(有绘图,汉、满、蒙三种文字)、《太宗实录》六十五卷、《世祖实录》一百四十四卷、《圣祖实录》三百卷、《世宗实录》一百五十九卷、《高宗实录》一千五百卷、《仁宗实录》三百七十四卷、《宣宗实录》四百七十六卷、《文宗实录》三百五十六卷、《穆宗实录》三百七十四卷、《德宗实录》五百九十七卷,以及《宣统政纪》七十卷,共1220册。
清代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全书自太祖起,至德宗止,凡十一朝,共十二部,《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共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清实录》是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记,用编年体体例记载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国故。清朝十二个皇帝,有十一个编纂了实录。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位仅三年清朝就灭亡了。原修《德宗景皇帝实录》的人员完成了《宣统政纪》。此书虽不再用实录的名称,但体例与实录无异。按清制,每当新皇帝继位,下诏为前一代皇帝修实录,开设实录馆,由钦派大臣任监修、总裁官,翰林院官员充任纂修(翰林院掌院学士例充副总裁)。根据起居注及内阁、军机处所存上谕、臣工本章等原始档案编纂前朝实录,书成闭馆。修成之实录,分别以汉、满、蒙三种文字缮写正本四部、副本一部。正本有大红绫本两部,一贮皇史,一贮奉天大内(沈阳清宫崇谟阁);小红绫本两部,一贮乾清宫,一贮内阁实录库。副本为小黄绫本,亦贮内阁实录库。1936年,伪满将其与《宣统政记》合并影印,名《大清历朝实录》,共一千二百一十册,分装成一百二十一帙,另有《大清历朝实录总目》一帙十册,是为通行之本。(www.daowen.com)
丁丑。大学士等议覆、川陕总督公庆复等会奏:“打箭炉稽查民人出入一摺。查打箭炉原设三门:东门大卡,系进省通衢;南门公出卡,系赴藏大道;北门雅纳沟,系通各处苗蛮小路。因炉城设有茶市,苗蛮汇集贸易,汉民遂亦繁多,向无稽查之例。先经打箭炉监督伊尔哈布奏,炉城三门锁钥,应交地方官掌管,拨兵守口盘查。一应内地出口之人,俱令在地方官处起票,守口人查验放行。经臣等议以地方官处起票,该口验票放行,有无滋扰勒索弊端。请交川陕督抚妥议具奏在案。今该督等既称向无稽查之例,原未严密,应如该监督所请,将炉城三门锁钥,令阜和营都司掌管。南北二门,应各派兵八名稽查,汉民出口者,令其呈请各该地方官印票。自炉置货出口者,令其呈请炉同知印票,查验放行。其寻常汉民赴乡买卖。及苗蛮来炉买茶者,应免请票,以省繁累等语。应如庆复所奏办理。又称南北二门口外,汉民在彼贸易者,不能即归,若不稽查,恐不无勾引苗蛮滋事之处,应通行各该汛弁、土司、土目、查明生理年貌籍贯,造册备案,欲归者、照册注销;病故者、详报开除;无力还乡者,酌给路费,亦应照所请办理。至称炉地监督。今既不与地方事务,其关防应改给管理课税。删去‘事务’二字,应俟照例具题到日,该部换给。”从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