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特点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地下步行街是面向地下公共通道,由商店、饮食店等设施构成的一种线型的地下公共空间。临平新城地下空间规划灵活运用这两种地下商业形式。图8-7 地下商业综合体及地下商业街规划图临平新城地下商业空间配合地面商业形态,通过合理规划更加有效地完善提升新城核心区未来的城市综合发展,增强区域的可达性。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特点

1)规划总体结构特点

2007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准的《临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提出未来临平新城地面将形成“一轴、两带、三心、四组团”的功能结构格局。为实现临平新城立体化发展的整体目标,通过对各种相关城市结构要素:空间轴线(地铁线路及城市商业商务密集带组成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轴线)、节点(地铁站点临平站、南苑站、高铁站三处及重要公共空间中心组成地下空间开发重要节点)、空间(地下商业聚集空间及交通空间,人行交通主要结合地铁站点、地下步行街;车行交通主要为地下道路及地下停车空间)、路径(地上地下人文生态脉络及城市文化底蕴,结合城市水系、绿地系统等景观延续构成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路径)等的综合分析,临平新城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形成了“一主一次三轴三点四片区一连通”的总体结构格局(见图8-4)。

“一主”:南苑地铁站周边区域为地下空间开发主核心;

“一次”:余杭南站周边区域为地下空间开发次要核心;

“三轴”:地铁一号线为地下空间发展轴线,七号路地下道路为地下交通轴,林荫特色商业街沿线为地下空间商业轴;

“三点”:华夏之城、临平站周边区域及翁梅商务中心区域为地下空间3处重要节点;

“四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4个重要片区;

“一连通”:临平站节点与翁梅商务中心的地下空间连通轴线。

2)地下空间重要节点

依据地面重要公共功能区域的分布,建立以轨道站点为核心的3个地下地上空间重要发展节点来贯彻可持续性发展的规划目标(见图8-5)。其中,临平站换乘节点主要针对私有交通和地铁之间的换乘;南苑站换乘节点为地下公交站场结合地下商业设施,形成服务公共交通系统的综合节点;高铁站换乘节点考虑地铁站点与高铁站点结合规划,服务于高铁与地铁交通换乘为目的人群。

图8-4 地下空间规划结构图

图8-5 地下空间发展节点图(www.daowen.com)

3)地下空间步行系统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适宜步行的适合距离为400~800m(步行时间:5~10分钟)。考虑到地下空间步行条件对心理影响,本次地下空间规划,在平面上,停车空间与轨道换乘中心的最佳间距控制在400~500m,步行5分钟的范围内;在竖向上,地面地下的步行层次控制3层、15m 范围。同时,要求步行流线组织合理、步行环境条件良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连通道布置与空间转换应尽量网络化、系统化,为平面流线组织提供了更多选择(见图8-6)。最终临平新城地下空间规划形成的地下空间步行流线为:

(1)地下步行主轴线——北段:林荫地下商业街地下步行主轴,长约1 270m,连接地铁南苑站核心与临平Shopping Mall区域;南段:迎宾路地下商业街地下步行主轴,长约830m,连接地铁南苑站与地上公园。

(2)地下步行次轴线——时代广场地下步行街,长约350m,连接地铁临平站与时代广场;临东路地下步行街,长约320m,连接地铁南苑站与未来的轻轨站点。

(3)地下步行连通道——在主轴线两侧的公共建筑内部及公共建筑与步行主轴之间进行连通的步行通道,集中分布于林荫步行街与迎宾路地下步行街区域内。

图8-6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图

4)地下空间商业系统

城市的地下商业主要形式为地下综合体及地下街。城市地下综合体一般包括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地下建筑连通道、地下公共停车场、地下商业服务设施、市政管线,以及为综合体本身使用的通风、供排水等设备用房和辅助设施等。而地下步行街是面向地下公共通道,由商店、饮食店等设施构成的一种线型的地下公共空间。地下步行街的公共通道为公众提供了一条便捷、舒适的地下公共步行通道,公众可以利用地下街完成其交通出行的目的,在宏观层面上地下街起到了人车分流的作用,同时附设的店铺、饮食店等商业设施则充分利用了土地的级差效益,促进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临平新城地下空间规划灵活运用这两种地下商业形式。在以轨道站点为核心的3个地下空间重要节点上,结合临平新城核心区主要的商业、商务、交通枢纽等公共活动聚集区域,连通地面公共建筑的地下空间,规划3处地下综合体,分别为临平站地下综合体、南苑站地下综合体、高铁站地下综合体(见图8-7),同时在地面核心区特色商业区及华夏之城中轴线建设两处地下商业街。其中特色地下商业街结合地面林荫特色商业街进行建设,并通过地下连通道向下延伸至地铁南苑站,与轨道站点相通。华夏之城中轴线地下商业街,考虑半地下层形式,北连地铁南苑站,南至景观湖,中部与华夏之城地下停车系统相互连通(见图8-7)。沿街和公共绿带下的分散地下商业形态与聚集形态的地下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进行有效的连通,形成点线结合的布局方式。利用上下班高峰时段的客流,带动周边的商业活动,繁荣临平城市经济,有效地将地面景观、城市文脉引入地下,打造社会性、文化性共融的丰富多彩的城市地下空间商业系统。

图8-7 地下商业综合体及地下商业街规划图

临平新城地下商业空间配合地面商业形态,通过合理规划更加有效地完善提升新城核心区未来的城市综合发展,增强区域的可达性。同时适当布置商业、休闲、娱乐、餐饮等设施,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建成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