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用指南:城市地下空间设计与组织

实用指南:城市地下空间设计与组织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地下空间序列特点序列对于空间艺术而言是具有某种独特魅力的,其贯通性和联系性使不同空间合理组织而产生秩序感和时间感。因而地下空间序列的节奏性是具有时间感的,表现运动的过程,也体现运动的结果。在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过程中,富有节奏性的空间元素使空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促使地下动态行为的发生并且指引方向。

实用指南:城市地下空间设计与组织

1)空间序列概念界定

空间序列性是城市“秩序”的功能体现,是城市的空间的组织骨架,即为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和关联”。纵观城市空间的发展脉络,对于空间秩序的组织始终贯穿城市发展进程。古代城市建筑的古典中心性特征被现代空间平面组织形式的出现所代替。而现代建筑运动时期密斯著名的“流动空间”概念可以说是建筑师们在空间次序实践探索上一个创新性的里程碑。

城市发展趋势必然导致空间演变理念的革新,地下空间复杂形态在组织手法上,由传统的单一空间模式,向更为高级形态的轴心型、放射型及网络型复杂空间结构模式转变。而在空间处理手法上,也由原先传统的“静止空间”向基于复杂网络化的更高要求的“流动空间”“透明空间”转变。所以,这里空间“流动性”或“透明性”就是归属于空间序列组织的深层研究范畴

空间中的使用者由于其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感知周围所有的空间,而只有通过运动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从此时间逐步流逝至彼时间时,才能逐一感受相互联系的空间。序列性就是这种空间被有效组织的必然表现,空间的意象要素也正是由于序列性的存在而被感知。因而,从概念上解释空间序列是指依据空间使用者的行为规律按一定的顺序、流线和方向组织空间的起、承、开、合等转折、变化和节奏,是通过一定原则有规律地对空间功能进行合理组织的线性渐变处理,并通过这一过程逐步引起空间使用者情感的加强,逐渐达到精神体验的高潮。

对于地下空间序列的研究应该从普遍空间序列变化特点出发,突出地下特点变化中的协调美,注重与城市地面空间及环境相互关联,强调地下空间的连续组织及关系,从而构建一种可以满足地下使用者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需求有机的秩序感受。所以,这一点上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指出的:“序列必须被理解为任何有组织的系统发挥作用时必不可少的东西,不管其功能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39]。”地下空间形态组织中序列性的强调和建立使得地下空间各部分构成关系得以有机整合,意味着城市区域地下空间相对成熟复杂系统结构的形成。

2)地下空间序列特点

序列对于空间艺术而言是具有某种独特魅力的,其贯通性和联系性使不同空间合理组织而产生秩序感和时间感。在城市地下空间中注重空间序列的组织,可以使上下层、前后段空间合理串联而创造合理有趣的空间结构关系,给予空间使用者变化更为多样、感受更加丰富的空间体验,从而建立一种难忘的、有意味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场所精神。由于序列的过程与空间平面有关,是由多种图形所构成的连续形态,所以地下空间使用者的活动和行为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体现出的一系列的过程。而这种活动过程普遍具有连续性、动态性、引导性和节奏性的特点。

(1)连续性:地下空间序列是使用者通过对各个序列空间单元的连续使用和体验后形成的感受。地下空间序列的连续性是指各个序列空间单元之间具有起承转合的过渡关系,即前一空间获得的信息体验是为下一个运动过程获得心理暗示,并且在下一个空间中得到强化,使空间体验具有连续性。参观者经过这一系列连续关联的空间能引起某种情感的共鸣。

(2)动态性:空间的不断转换,促使不同片断的交替展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地下空间的特征,或相互增强,或相互减弱。这就像中国园林的意境表达通过空间的流动得以展现。在城市地下空间中,通常根据不同的空间和内容而形成不同的特征区域,流动中的发展变化有较大的趣味性,而且由于它们之间的联系而使空间秩序更具有逻辑性,主题情感的表达更趋于有机的深入。

(3)引导性:对于地下空间而言,功能特征的呈现是通过地下空间使用者在空间序列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当使用者进入地下内部空间时,引导方向性延展的不仅仅依靠地下标示系统,而是更加需要在空间设计中提供引导性线索,自然暗示空间的序列运动,从而满足使用者位于地下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所以,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可采用形式美学法则中的韵律构图原则和具有方向性的形象提升地下空间中相对较弱的导向性。

(4)节奏性:“节奏”一词原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其运用于地下空间序列设计上时,是指处于地下的各种视觉空间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因而地下空间序列的节奏性是具有时间感的,表现运动的过程,也体现运动的结果。在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过程中,富有节奏性的空间元素使空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促使地下动态行为的发生并且指引方向。人们在参观运动中,经过一系列交替变化的韵律空间,创造出空间运动的节奏性,获得了一种有秩序的变化效果。空间序列的节奏性还体现在参观速度上,随着参观者运动速度的变化,空间忽快忽慢地展现出来,这增加了空间序列的节奏体验。

3)地下空间序列阶段

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空间组成部分,结合成特定功能有机整体的过程也就是空间序列的组织。众所周知,地下空间使用者以运动作为其最为重要存在方式之一。伴随着运动的行为,空间使用者于所处的地下环境中获得一系列连续的空间抽象片段,最终通过心理感受形成对地下空间环境归纳后的整体认知。这种整体的空间认知,不只是单纯的各个单独地下空间的简单叠加和串联,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机的连续不断的行为体验上的空间序列组织和安排,展现地下空间的总体趋势或者突出地下空间的表现主题。因此,复杂的地下空间序列组织一定是由前奏、过渡、高潮几部分组成,同时通过这些阶段的组织影响地下空间使用者情感方面的起、伏、抑、扬。由此,合理组织的地下空间序列整体可以被知觉所体验和感知,并按照一定的阶段组织规律分离出相对可以被区分的组成阶段。本文把城市地下空间的组织序列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前置阶段、过渡阶段和主体阶段。(见图3-21)

图3-21 地下空间序列组织的框架(www.daowen.com)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1)前置阶段:地下空间序列组织的开始阶段,有目的地逐步引导着将要展开的区域地下空间,提示使用者下一步心理情感体验高潮的到来。因其阶段主体一般归属开始空间,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强调足够特定意义上的吸引力和暗示性。这个阶段为地下空间中时间组织层面的开端部分,是整个时间暗示的引导、启示。这个阶段与文学创作中的“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的方法类似。

(2)过渡阶段:既是时间层面前置阶段后的承接,又是整个情感上空间组织的高潮,在地下空间全序列起到核心作用。实际上,在城市的整体空间中,总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具有代表性反映地下空间功能、性质和特征的地下空间过渡阶段。比如,地面与地下过渡的下沉广场和出入口等,地下空间与地下空间之间过渡的中庭空间、共享公共空间等,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地下空间最为高潮的对象,成为整个地下空间社交和公共活动的中心。当然,根据地下空间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过渡阶段出现的次数和位置也不一样。综合性、大规模的地下空间,需要多中心、多高潮的过渡阶段与之配合。

因而,过渡阶段是地下空间序列中最为关键也是最难处理的一环,是空间表现的精华所在,是序列艺术的最高体现。对其设计的方法可以处理出若干不同层次和细微的变化。由于紧接着地下空间的主体阶段,因此对最终主要表现空间的出现是具有酝酿、期待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恰当地把地下空间使用者情绪激发至高峰状态。

(3)主体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他各个阶段都是为主体阶段的出现而服务,此阶段常常是充分考虑期待后的心理恢复和平静。虽然没有过渡阶段那么突出,但却是地下空间序列中最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地下各功能使用的主体。恰当的设计和时间流逝的安排可以让过渡阶段后的平静似余音绕梁,从而形成对空间高潮的联想和寻味。

4)时间与情感的序列

使用者在体验空间的过程中,不仅涉及空间因素的变化,同时还要伴随时间因素的流逝。地下空间设计中处理空间序列问题不能单纯地机械套用前置、过渡和主体这三阶段模式,而是要根据地下空间的功能、性质、规模、地形环境等因素,把空间的排列和时间的先后这两种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根据不同的空间性质和使用功能有目的地选择各异的序列布局,通过时间协调情感的关系,从而关注地下空间使用者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空间精神感受的过程。这样融合时间与情感的空间序列就可以如同优美的音乐一样,既协调一致又婉转悠扬,既鲜明充满变化又具有起伏蓬勃的节奏。

所以,就组织地下空间序列的任务来说,“时间和情感”这对因素对于地下空间的相互影响关键就在于:时间序列轴线和情感序列轴线以及它们之间的合理控制(见图3-22)。

图3-22 空间序列、时间序列和情感序列轴线的相互关系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时间序列轴线:从时间层面上说,序列中各空间各阶段的出现时机,持续的长短以及所反映的时间过程都是需要被精心处理的。由于过渡阶段这一高潮的出现,就意味着序列将相对趋于平淡。故而,对过渡阶段的出现时间序列绝不能轻易忽略,高潮出现越晚,层次自然越多,通过时空效应对地下空间情感和心理的影响也必然更加深刻。因而,时间序列轴线也就有着长短之分。对于地下纪念、博览、展示等空间,时间序列的设计需要强调空间的重要性和宏伟性等,也就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序列组织满足观赏游览的需求。但对于以高效率、高速度、节约时间为前提的地下空间,比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等,序列层次愈少愈好,时间纬度愈短愈好,要尽可能地在较短时间出现高潮的序列布置。

情感序列轴线:地下空间序列问题的研究是以空间需求为前提,关系到空间整体结构和布局的问题,同时又因人对空间的知觉体验而使不同人文背景的使用群体产生情感因素。伴随地下空间序列和时间序列的组织,情感和心理自然也会形成印象,这种形成印象的过程,也就是情感序列轴线被合理组织的过程。首先,使用者进入地下空间的前置阶段时,需要了解和寻找有用的信息,对空间进行发现,这种发现过程是有计划的诱导与控制;其次,经历若干处理后的空间过渡会有意或无意地使地下空间使用者对前后空间进行比较,产生对主体空间的期待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新接受的环境信息相比较,唤起情感和精神上的呼应;最后是主体空间的展示,使用者将所有空间信息和比较结果联想起来,形成整体印象并做出情感评价。因而,地下空间的使用者通过空间序列的动态体验,可以感知到物质空间要素存在以外的某种“气氛、意境、风格、立意”,这就是知觉情感作用。这种精神因素不以序列的单独片段而存在,是形成于地下空间序列的整体组织当中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