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复合形态结构特征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复合形态结构特征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态特征也在不断地发生进化和演变。由于轴心结构地下空间导向明确,对于地下人流疏散非常有利。图3-19 商业性网络结构地下空间形态示意图图3-20 交通性网络结构地下空间形态示意图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形态网络状空间模式就是充分发挥“网络结构效应”的作用。所谓“网络结构效应”就是指处于网络系统中的节点、连接线和网络整体对地下空间各要素实施的作用力,也就是说地下空间网络结构对空间的影响状况。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复合形态结构特征

系统论的角度理解结构的内涵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系统中各要素所具有的一种必然性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的综合导致了系统的一种繁体规定性[38]。地下空间复合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行为活动依据功能发展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态特征也在不断地发生进化和演变。城市地下空间摆脱单一空间形态,由多种要素互相联系而形成系统性的空间组合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整体空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多个较大规模的地下空间相互连通形成空间结构性系统化的发展形态,较多地发生在城市中心区等地面开发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其在功能上也展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一般由交通空间、商业空间、休闲空间以及储藏空间等共同组成。因此,科学合理的复杂地下空间空间结构形态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实际建设条件逐步发展形成。

城市地下空间的复杂结构特征从概念上表述,是根据各不相同的空间功能,在竖向和平面进行多样的组合和联系,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为空间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空间感受,构建地下通透、流动、自然的城市地下空间体系。当然地下空间因其复杂性,组合和联系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也表现出空间艺术处理问题,恰当的形态结构必然是以少胜多、虚实得宜、构成有序、自成体系,并对整个地下空间设计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映出所在城市的风格和气质。

地下空间的组合形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空间组合的特征,经过深入分析概括起来主要分为:轴心结构、放射结构及网络结构三类主要结构形态。

1)轴心结构

呈轴心结构分布的地下空间形态,主要指的是以地下空间意象中的路径要素如地下轨道、地下道路、地下商业街等为发展核心轴空间同时向周边辐射发展,在平面及竖向空间上连通路径要素周边多个相邻且独立的地下空间节点,如地下商业空间或停车库等,从而形成地下空间串联空间结构形态(见图3-17)。

图3-17 轴心结构地下空间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轴心结构地下空间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形态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基本的复杂空间结构形式,其优点在于有良好的层级结构,空间连续、主次分明、分布均衡。轴心结构空间形态把地下各个分散的、相对独立的单一空间形态通过轴线连成一个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单一空间的利用效益和功能拓展。由于轴心结构地下空间导向明确,对于地下人流疏散非常有利。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轴心空间的简单结构需要注重地下空间内部的对比与变化、节奏与韵律,从而避免轴心结构地下空间潜在的单调和乏味。

城市商业、商务中心区步行系统较为发达适合于轴心结构空间开发模式,整体贯通的地下商业步行街结合地下轨道线路作为区域空间线性的发展轴,同时沿轴线在城市的重要节点形成若干点状地下空间。此类地下空间复合形态模式适合与带状集中型或带状群组型的城市地面空间形态相协调。

2)放射结构

在城市中除了轴线以外,还有一类空间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同时也集聚了地下各种主要功能活动,在此地下区域内,形成地下空间人流、交通流、资金流等的高度集中。通过这类地下空间,城市区域以自身为核心对周边地下空间形成聚集和吸引的同时也将功能、商业、人流向周边辐射(见图3-18)。这种由中心向外辐射的空间组合形态即为放射结构地下空间形态,其形成和发展显现出一座城市整体空间发展后地下空间形态趋于成熟的标志,也是地下空间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地下空间放射结构形态的特点是在交叉的核心点上导向各处的路径非常便捷,即从一点可以到达多方向,而交叉点以外各点到其余各处都需要经过中心节点。因此放射结构形态的中心节点必然人流压力巨大,为缓解此问题,随着地下空间发展的不断扩大可以将一个中心分散为几个次中心。

图3-18 放射结构地下空间形态示意图(www.daowen.com)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放射结构地下空间形态的核心空间主要表现为大型地下商业综合体、地铁的区域换乘站或城市中心绿地广场等与周边地下空间有着严格的相互关联和渗透性的层次结构关系。放射结构的地下空间形态发展呈现复杂联系的趋势,相比轴心型结构更加紧密地结合了周边众多次要空间。放射结构的发展和利用也使地下空间形态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这对城市整体空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连接着各个商业区,另一个方面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因而,地下空间的放射状结构形态的开发利用极大地鼓励了地下空间的规模化建设,带动周围地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城市区域地下空间设施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

3)网络结构

合理的地下空间复合结构形态影响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影响地下空间网络关系发展。受城市经济活动集中化的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组织结构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呈现大范围集中、小范围扩散的发展趋势,即在城市地域内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扩散和再集中。因为城市地下空间之间存在通信、功能和交通等各种关联性,同时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承载各种要素的流动,这类关联性和要素流在城市商业密集、交通复杂的中心区被急剧放大和集中化,使得城市地下空间之间需要一种更为密切、更为高效的空间结构形态。在城市经济发达中心区或交通密集区,地下空间应该采取网络化的空间结构。网络化结构形态的地下空间就是具备一定规模,以多空间多节点为支撑,具备网络型空间组织特征,超越空间临近而建立功能联系,功能整合的地下空间网络。地下各个空间或节点之间相互依赖协调发展,彼此具有密切的既竞争又合作的联系(见图3-19、图3-20)。

图3-19 商业性网络结构地下空间形态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3-20 交通性网络结构地下空间形态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形态网络状空间模式就是充分发挥“网络结构效应”的作用。所谓“网络结构效应”就是指处于网络系统中的节点、连接线和网络整体对地下空间各要素实施的作用力,也就是说地下空间网络结构对空间的影响状况。地下空间的网络化结构发展效应主要体现在空间与空间的相互依赖性以及互补性这两种特性上。依赖性可以被理解为外部性,它使单一空间直接增加另一单一空间的效用。比如,地下轨道交通可以带来大量人流,从而繁荣地下商业。而互补性可以被理解为内部性,即地下空间之间互为补充,单一空间弥补另一空间功能、性质等方面不足。比如,地下停车可以有效解决地下商业配建问题;地下商业空间为地下交通步行空间丰富体验。所以,城市中心区发展地下网络化结构为城市空间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的途径,为规划布局的空间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地下空间网络化结构形态是一个多中心的空间实体,其建构不仅需要实体空间上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对不同区域主体之间利益进行协调,需要搭建区域地下空间之间的关系网络,并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网络化结构的地下空间形态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代表了未来城市的一种高效空间发展理念。城市中心区构建网络化发展的地下空间模式,就是在空间组织上摒弃传统的单一而独立的发展,倡导城市地下空间的互联互通规模化发展,强调构建面向区域的开放的多中心城市地下空间格局。在功能整合上,强调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城市地下空间网络的形成;在协调管理上,强调通过对话、协调与合作实现权利平衡和利益分配,通过网络化空间结构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