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节点知识全解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节点知识全解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空间节点是地下空间最为灵活多变的要素,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往往被认为是地下公共空间的核心要素。这就需要多个开放或封闭的“核心”空间,即地下空间节点来组织不同空间的秩序。大型地下空间节点,如地下综合体、地下交通枢纽等,以范围广、信息量大、流线复杂为特点,成为城市居民进行社会交往与汇聚的公共性场所。这两种不同的地下空间独立出入口,有效渠道化了新街口大量过街人群。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节点知识全解

按照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中对城市节点的理解:“是指一些点,观察者由此进入城市的战略地点,有时是道路的交叉处,或是一些特性的集中处。”城市应该是由各构成部分向中心聚集的空间构成,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上的统一性。但同时,节点还都以向外辐射的方式存在,节点核心的诸多吸引力往往沿周边道路扩散并递减。而城市地下空间节点一般依托地下空间路径而形成,并在城市内力、外力的综合作用下,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空间规模的地下空间场所,一般偏重于城市矛盾的聚合处,在城市功能上起到有效调控的作用,使得整体地下空间呈现主次有序、有机结合的状态。在城市整体结构上地下空间节点可以被理解为交接点而又兼集中点,具有连接作用和在空间形态上的“汇集”属性,可以理解为内聚力而产生的“场力”作用下的极化作用。如城市中心、广场绿地交通枢纽,在地下可以与其他路径相联通,并借由垂直通道或下沉广场与地面空间衔接。空间节点是地下空间最为灵活多变的要素,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往往被认为是地下公共空间的核心要素。因此,地下空间节点体现城市地下空间中各功能系统相互作用,具有汇聚、转接、交流的功能特征,并且在地下空间的一定区域内展现出一种吸引其他要素的作用。

德国造型大师保罗·克利(Paul Klee)在对图形分析研究中指出:“空间中一个单一的点可以通过一定方法产生一股强烈的组织力,正是凭借这股组织力使得空间可从紊乱中理出秩序。”从空间形态上看,地下空间节点是由“异质”化功能空间向“均质”化功能空间逐渐转化,并具有公共属性的空间要素。大城市地下空间在交通和商业功能主导之下,往往形成网络化、复杂化的大型综合地下空间系统。这就需要多个开放或封闭的“核心”空间,即地下空间节点来组织不同空间的秩序。另外,适当拓展节点空间还可以缓解地下内部空间的局促感和避免空间形体单一枯燥,从而促使地下空间使用者感知地下空间的形态和体量,解决封闭隔绝、信息缺乏等问题。

大型地下空间节点,如地下综合体、地下交通枢纽等,以范围广、信息量大、流线复杂为特点,成为城市居民进行社会交往与汇聚的公共性场所。地下空间节点因其公共性而兼具可识别性和可意象性,因此具有特殊空间意义和特定主题表达的地下空间节点体现出城市空间内在的场所精神,承载城市文化。按照不同空间类型,地下空间节点还可分为开敞节点与封闭节点两大类:

1)开敞节点

城市地下空间中的公共开敞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与地面空间产生关系最复杂的空间实体,是地下空间内部与城市地面空间相互联系的媒介空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环境的转换点。另外,地下空间开敞节点是现代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传统城市文脉和现代都市气氛的开放空间。因而,地下开敞空间节点的环境品质往往是整个地下空间给使用者最初步也是最深刻的影响,可以表现出一定区域内城市整体空间的综合风貌。

由于开敞节点是与地面空间紧密联系的,因此,其外部环境部分包含部分建筑或构筑形象,这部分外部形态设计为城市整体空间面貌印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是地下空间内外部环境协调的关键因素。高品质的开敞节点设计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城市整体宜居环境。

地下空间开敞节点根据规模与形式不同,还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规模相对较小单独可见的开敞衔接空间;其二是利用空间层次错落以及周边建筑形态形成规模相对较大的城市公共空间节点。因此,依据空间规模和设计手法,一般地下空间开敞节点可以具体化为地下空间出入口及下沉广场两类。

(1)地下空间出入口

当地下空间所处城市区域地面空间较为紧凑或其他限制条件较多时,通常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敞式的出入口形式。地下空间出入口一方面需要承担交通疏散的功能;一方面是也起到方向定位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化的体现。对于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出入口来说,除了考虑它的功能和技术以外,更需要考虑其艺术处理方式,尽可能地与城市景观相结合,与城市地面空间环境相协调,反映城市的地域文化,突出地下空间所在的场所精神。

从与地面建筑的结合形式上区分,地下空间出入口主要分为独立设置口部和结合设置口部。独立设置出入口必须占用一定的城市地面土地资源,特别需要处理好其与地面空间的环境协调关系。另外,地下空间中独立设置的出入口建筑形式多样化,可再细化为有构筑物出入口和无构筑物出入口。南京新街口地下商业街位于南京城市核心区,也是南京商业最集中、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但其也面临交通繁忙、车流拥挤、空间狭小的城市问题。新街口地区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下商业,其在中心区采用了部分有构筑物出入口,达到与周边空间形成分割、防风避雨的作用(见图3-3)。同时,还结合了无构筑物独立出入口的形式,使得地下空间开敞化、通透化(见图3-4)。这两种不同的地下空间独立出入口,有效渠道化了新街口大量过街人群。

图3-3 南京新街口地下空间有构筑物独立式出入口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3-4 南京新街口地下空间无构筑物独立式出入口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结合建筑物设置的出入口能很好地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矛盾尖锐的问题。同时,地下空间与商业建筑的结合建设能起到商业客流资源之间的共利共享、互相促进作用。香港城市以地少人多为其特点,地下空间有效地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但狭小的地面街道为独立式出入口的设置带来诸多限制,因此,香港城市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轨道系统一般都采用出入口与周边建筑结合建设的模式,从而最小化地面空间的占用率(见图3-5、图3-6)。

图3-5 香港尖沙咀地下轨道结合建筑出入口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3-6 香港上环地下轨道结合建筑出入口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www.daowen.com)

(2)下沉广场

地面城市广场一直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社会性活动中心,其发展雏形从古希腊古罗马公共交往广场算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这也就是当今城市复合集约化发展下对于下沉式广场在城市中的运用方兴未艾的直接原因。地下空间中的下沉广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及商业高度密集发展,地面公共开敞空间相对充裕的地段,通常与城市广场及周边建筑的设计相结合考虑。在城市地下空间处理中采用下沉广场可以为地下空间使用者提供感受自然、阳光、清风、蓝天的同时享受休闲娱乐、社会交流的地下公共场所。因而,下沉广场在满足空间基本过渡功能的同时为地下空间乃至城市空间设计带来更多的机遇。

在下沉广场的空间处理手法上,关键在于凭借地下空间强烈的空间构成感,恰当地融入城市地面空间,使之成为联系地下与地上的最为重要的纽带。强调自然光线与地面景观渗入地下内部空间,考虑到地下空间内、外视觉的通透性,最大程度避免使用者在进入地下时产生的消极感觉。所以,城市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合理、有效设计下沉广场,对提升整个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2)封闭节点

地下空间中的节点空间周边大部分被实体围合,几乎不与地面空间产生关系;周边界面对于节点形成一个连续的围合,并相对呈现出形式的统一性,这些都是地下空间封闭节点最明显的特征。因此,地下空间中的封闭节点空间一般垂直叠加或贯穿多个基面的地下内部空间,融合交通、商业和休闲等综合功能。封闭节点往往归属于封闭的地下公共空间,也可称为地下共享空间。

美国著名建筑师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首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庭共享空间”的新理念。波特曼基于“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的设计思想成功地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中庭空间,塑造了崭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其后,在世界各国许多类型的建筑尤其是商业建筑和大型综合体以及城市设计中“中庭共享空间”被广为采用[33]。地下空间中的封闭共享中庭空间就是本文归纳的地下空间封闭节点。由于地下节点空间周围各层功能空间在水平方向延续、扩展交汇到中庭开阔空间并沿垂直方向上与地面空间融合,使整个地下空间结构形成深远、立体而丰富多变的层次,开阔的共享空间使人感受到在地上城市外部空间中远眺仰观和俯瞰等类似的动人心弦的空间景观,减少了一般地下建筑封闭、单调、压抑的不良心理和消极意识[34]。因此,在现代城市大型地下空间系统中考虑地下封闭共享空间节点的形式可以实现最大限度地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并形成满足城市地下公共活动需求。

封闭节点的空间形式在城市地下空间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共享性是各种功能诉求点,起着控制地下局部空间的作用。共享性是地下封闭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形式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其空间的共享性的最大化。地下封闭节点空间的形式往往与整个地下空间的规模及埋深成正比,并受技术经济条件地面空间范围,尤其是自然采光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分为简单矩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以及不规则形态等,平面形式的丰富变化使得地下内部空间更加生动、活泼。

南京德基广场二期位于南京市中心最繁华的购物区核心地带新街口的东北角,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面向南京市交通主干道中山路,其地下部分直接与南京地铁新街口站及新街口地下公共节点连接,裙楼是一个地面8层、地下5层相结合的综合商业空间。德基广场地下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地下封闭节点特征形成视觉中心,水景植物、竖向的扶梯,使整个空间形成垂直与水平、静与动的强烈对比(见图3-7)。同时,多个地下节点利用建筑采光顶棚的设计,将自然光线引入地下,减少了购物中心地下共享空间区域的能耗,给地下空间使用者带来更舒适化的心理感受(见图3-8)。

图3-7 南京德基广场二期地下空间节点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3-8 南京德基广场二期地下空间层次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与德基广场地下空间相连通的是位于新街口广场地面正下方的地下广场,这是地下封闭节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空间不与地面建筑衔接,基本完全处于地下封闭环境之中,形成各种地下功能交汇和过渡(见图3-9)。新街口地下空间节点利用地下轨道交通、步行系统、地下商业功能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复合功能的地下共享空间节点。同时地下中庭空间节点还结合周边东方商城、新街口百货、德基广场的商业地下空间,实现多维度地下空间的整体串联,形成地铁换乘、商贸购物、餐饮休闲、行人过街四位一体的地下封闭节点。(见图3-10)

图3-9 南京新街口地下中庭共享空间节点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3-10 南京新街口地下中庭共享空间节点空间分析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