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设计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设计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早期在特殊的国内外形势下出于政治军事考虑,基本以战争防护为目的的人防工程、地下工厂和地下铁道开发建设为主,这一时期有关地下空间的探索研究主要集中在防护结构上。钱江新城地下空间以中轴线和富春江路的“十”字线为核心。钱江新城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建成的有着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城市,这得益于规划控制、设计引导、政府建设实施和后期的运营管理。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设计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早期在特殊的国内外形势下出于政治军事考虑,基本以战争防护为目的的人防工程、地下工厂和地下铁道开发建设为主,这一时期有关地下空间的探索研究主要集中在防护结构上。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才渐渐走上了“平战结合”的道路,人防工程在平时发挥了一定的城市功能。时间发展至当代,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一些特大城市中,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城市后备建设用地资源也呈现紧张的情况,城市空间发展不足、交通状况恶化和环境污染等矛盾日益加剧,出现了对原有城市空间进行更新改造的客观需求。如何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当今规划管理者们的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从1994年起,中国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处于关键地位。在这一进程中,通过借鉴了国外大城市发展曾经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经验并有所创新,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综合衡量中国城市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地下空间开发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大城市的地下开发由单一的量的增长逐步转入到以交通功能为重心的综合化、网络化发展上;二是随着城镇化、机动化进程的推进,中型城市逐渐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方向,地下空间的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1)北京中关村西区

北京中关村西区位于海淀区核心地带,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为94.6ha,总建筑面积340万m2的规划区域东临中关村大街,西接苏州街,北起北四环路,南至海淀南路。西区核心区(或称“小西区”)为北四环、中关村大街、丹棱街、彩和坊路围合的中心区域,建筑面积约150万m2,其中在建面积约25万m2

严格意义上说,中关村西区不是中央商务区,而是属于原旧城全部拆迁重新建设的新建商务区。总面积达到199 490万m2的地下空间分三层开发,地下一、二层规划为商业、娱乐、餐饮、停车等,面积为15万m2;三层为1 900m2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的地下空间集商业、餐饮、娱乐、健身、地下停车库于一体,不仅在区位优势上确立了交通核心的地位,在配套服务设施上也把整个西区有机地联系为一体(见图2-35)。中关村西区结合国情及自身的设计特点,营造了全国最大的立体交通网,创立综合管廊+地下空间开发+地下车行环廊的三位一体的地下综合构筑物模式;是将综合管廊和地下车行环廊作为载体,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车行环廊融为一体的综合地下空间[28]

中关村西区地下空间的设计注重地上地下的交通组织。考虑到地下空间识别感不强、易迷失的特点,在地下空间内部的大框架交通组织设计中采用与地面道路网方向一致的设计原则,同时结合地下车行环廊,使得地下空间交通高效、便捷、舒适(见图2-36、图2-37)。西区地下空间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地面景观园林的设置,采用大型采光窗有效利用自然光,避免幽暗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地势的自然特点开设侧窗,把地上繁茂古树的绿意引入地下,这些做法既丰富地下空间,又部分满足采光通风要求。中关村西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内部在主要通道上大量采用成组的自动扶梯,并在其周围设置内天井,既打破了地下单调的空间形式,又弥补了使用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对地下空间的恐惧[28]

图2-35 中关村西区整体城市空间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2-36 中关村西区地下车行环廊示意

(图片来源:肖燃.地下互联中关村——中关村西区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开发设计理念)

图2-37 中关村西区地下车行环廊实景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2)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

杭州市钱江新城的核心区总用地面积为4.02km2,地面总建筑面积650万m2,以办公、金融贸易、科研信息、空港服务、行政管理为主要功能,其次为生活居住、商业、娱乐等功能,是一个现代化的、景观特征鲜明的城市商务中心区。

钱江新城在地面建设开发时,同步进行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以文化和生态为规划指导思想,以地下交通枢纽为核心,紧密结合地铁站发掘商机,通过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公路隧道、地下步行系统建设立体化交通系统;在实现高效率的交通同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地面人车混杂,改善地面环境,形成地下图书馆、地下博物馆、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科技馆等地下建筑构成的地下“人文轴”。富春江路结合地铁换乘站和地铁站大力发展商业,形成地下“商业轴”。钱江新城在对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极富创建性的指导。建成后的钱江新城地下空间总开发量200万m2~230万m2,其中地下停车面积90万m2~120万m2,竖向以0m~-15m 浅层开发为主,以-15m~-50m 深层开发为辅(见图2-38);形成以地铁站为中心,连接地下商业街,并与中轴线市民广场大型地下空间相交的整体区域布局(见图2-39)。

钱江新城地下空间以中轴线和富春江路的“十”字线为核心。在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上地下整体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在宏观的把握上做出了突破,而且在细节的塑造上极具匠心,尤其是利用地下空间对城市天际线的成功塑造,贯彻了“波浪文化城”的思想理念(见图2-40)。核心区地下空间将文化赋予外在形态,特色鲜明。地下空间结合杭州的城市性格和气候特点,完善并修正地上部分规划和城市设计,通过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将阳光、空气及水系引入地下,创造舒适、安全、经济、实用的地下空间体系,构筑了多姿多彩的都市生活场景。钱江新城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建成的有着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城市,这得益于规划控制、设计引导、政府建设实施和后期的运营管理。对规划设计的彻底执行以及政策的一贯性,是钱江新城能够最终落实地下建筑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因。

图2-38 杭州市钱江新城的核心区地下空间分层示意(www.daowen.com)

(图片来源:钱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

图2-39 杭州市钱江新城的核心区地下空间实景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2-40 杭州市钱江新城的核心区空间竖向示意

(图片来源:钱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

3)深圳福田商务区

深圳福田商务区在约4km2的范围内,规划总建筑面积800万m2,容纳居住人口7.7万人,规划2个地铁车站和大量的地下停车场(见图2-41),地下商业空间达到40万m2(见图2-42)。深圳市政府最后通过评审并修改过的地下空间设计方案结合了德国欧博迈耶竞赛方案的“十字交叉型”形成地下空间的主轴和美国S.O.M 建筑设计事务所竞赛方案关于地下空间开发中的经济考虑作为福田商务区的设计框架[29]

图2-41 深圳福田商务区地下一层平面

(图片来源:沈学军.我国第一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图2-42 深圳福田商务区地下商业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在经济上,商务区充分考虑地下空间开发中的投资效益,将地下空间设置为对中心区起辅助作用,并且经济实惠的设施。在空间上,中心区地下空间发展是以地铁网络骨架体系为基础(见图2-43),逐步形成以大型公共建筑密集区、商业密集区、地铁搭乘站、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为发展区的地下商贸、娱乐空间形态。整个规划设计将罗湖、上步、福田三个片区利用地下空间体系联结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商业空间。

图2-43 深圳福田商务区地铁网络骨架体系

(图片来源:沈学军.我国第一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地铁网络是地下空间开发的骨架,深圳市的地铁发展起步较晚,但正因为此使得深圳地铁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借鉴其他城市的地铁发展经验,从而使深圳市地铁规划起点较高。在地下空间的发展规划中地铁线路突破了交通功能,成为地下商业街的联结体系。同时,福田商务区地下空间不仅具有商业功能,同时也具有市民集散的广场功能和转乘、疏散的交通功能。地下商业有水景、阳光、绿化,环境舒适宜人,这使得市民在地下“新城”购物、娱乐同在地上一样方便舒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