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新石器时代地下空间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新石器时代地下空间利用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始人类文明发展至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走出天然洞穴,开始借助向地下挖掘的方法营造更适于居住的人工住所。同样代表亚洲人类文明的日本,在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由旧石器时期进入新石器时期的绳纹时代[7]。所以,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已经从单纯居住空间走向公共活动空间。另一新石器时代典型遗址耶利哥古城遗址是至今发掘出来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比苏美尔各城早4 000年。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新石器时代地下空间利用

原始人类文明发展至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走出天然洞穴,开始借助向地下挖掘的方法营造更适于居住的人工住所。文献中对此早有记载:《孟子·滕文公下》描述“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以及《礼记·礼运》中“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这里的“巢”和“营窟”应该为原始人类营建用于居住的地穴,即最初形态的地下或半地下空间。另外,《韩非子·五蠹》有关于“有巢氏”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通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有关考古学者根据考据认为“巢居”是对懂得营筑巢居部族的称谓,是与远古时期北方民族穴居同样古老的人工居住方式。《汉书·律历志下》引《世经》载:“《帝系》曰:‘帝喾四妃,陈丰生帝尧,封于唐……天下号曰陶唐氏’。”《古文尚书·五子之歌》孔安国传曰:“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这里上古“陶唐氏”中的“陶”与“掏”在古时同义;“唐”古又作“啺”,与“荡”语音相近,亦同源,语义中都含有“浩大”之义,以“唐”称穴。所以“陶唐”即掏土挖掘大穴的意思,反映了远古人类心目中理想居住环境的式样是以地下空间为诉求。“陶唐氏”这一氏族名称表达了古人对地处黄河流域懂得利用丰厚黄土层营建地下住穴部落的尊称,也是对其具有先进技术的由衷赞叹之情。可以这样说,穴居这一最初的地下空间居住形式突出反映了原始人类强大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穴居也创造了华夏灿烂的“尧文化”,为中华民族最终开启文明开辟了道路。“尧”也就不可能是对某个个人的特定称谓,关于“尧”的更合理的解释,从古文字来看,甲骨文“尧”的形体恰好反映了穴居民族居于地下的生活方式,“尧”字从人屈身于土下,会穴居之意。同时“尧”古音疑母宵韵,与“窑”叠韵,“尧”“窑”同源,都有穴居之义。“尧”实际上与“陶唐氏”同义,都是对远古穴居民族的称谓。这是“陶唐氏”部族曾经在近百年的时段之内掌握部落联合体最高权力的一种曲折反映[5]。《尚书·尧典》也有关于尧部族穴居的记载:“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隩”即地穴,是黄河流域古代先民冬季居住的窑穴[5]。因此“尧”并不是对一个具体人物的称谓,它所指的其实就是古代陶唐氏部族,“尧文化”反映的也就是穴居民族执政期间在黄河流域所创造的文化。

从具体实例来看,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七千至八千年间)为了适应原始社会氏族生活的需要而崇尚面积宽大的地穴,中国北方最早的人工洞穴就是以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的竖穴式窑洞为典型代表。西自甘肃,东到安徽,整个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几乎都有半地穴式房屋的存在,众多遗址中发现具备聚落规模的主要为:西安半坡遗址、宝鸡北首岭遗址、洛阳王湾遗址三处。而其中时代较早、聚落较完整、房屋基址保存较多的当首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其半地下建筑聚落的空间构成是以居住区为中心,外围以挖掘壕沟绕四周,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部安置窑场。半坡聚落居住形式以保留较为原始的横穴和袋形竖穴一类为主的半地下居址,实际上就是一种室内地面在地表以下1m 左右的半地下村庄,其渊源为旧石器时代最初穴居居住形式(见图1-4、图1-5)。总结来说,竖穴居住建筑一般前期为圆形后期发展为方形,大部分在地面以下,挖出的土堆砌到穴口周围,堆成冢形,穴顶覆盖檩、椽、柳条和草,再覆以土。中间留口,人从顶口出入,它也是换气和通烟之所[6]。尽管这种形制还相当原始,但这已是人类用劳动改变自身居住条件的开始。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原始穴居逐步得到改进。因此,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发掘出的深穴窝棚式建筑标志着半穴居已在黄河流域大量存在,原始人类居住形式开始于地下,以定居农业为基础并构成规模较大、布局整齐有序、相互毗连的建筑聚落,人类的居住方式从竖穴向半穴居迈进了一个新起点。

图1-4 仰韶文化遗址河南偃师汤泉沟H6圆形半穴居[6]

(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

图1-5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F37号方形半穴居[6]

(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www.daowen.com)

从考古资料来看,原始社会早期人工开掘的地穴面积要比晚期大,这是因为早期地穴要适应部落集会和聚居的需要,而晚期随着父系氏族公社一夫一妻制个体小家庭的出现,地穴和半地穴式房屋都有缩小的趋势,以适应家庭生活的需要。从对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仰韶文化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来看,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房屋面积要明显大于龙山文化时期的半地穴房屋。

同样代表亚洲人类文明的日本,在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由旧石器时期进入新石器时期的绳纹时代[7]。竖穴式房屋和由竖穴式房屋组成的村落遗址从列岛南端的长崎县的福井洞穴、泉福寺洞穴到本州东北的小濑则洞穴,均反映出当时日本列岛原始人类多择沿海地带山岩采用地下空间的居住形式。这类竖穴式房屋一般而言以地面下挖50cm左右,平面形状为圆角方形、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四边辅以木柱支撑屋顶,十余户竖穴组成一个居住遗址群。千叶县东葛饰有一个绳纹时代贝冢群,面积达1 3000m2,在已发掘的991m2中,发现23个竖穴遗迹,并在直径115m 的环状贝冢中央,有一个直径达50m的没有贝壳的凹地。根据这一特点,许多学者普遍认为这很可能是原始氏族的集体活动场所。横滨市南掘贝冢位于台地的南坡上,占地面积5 000m2左右,也是日本绳纹时代前期的原始人类穴居遗址。在这发掘出50所大小基本相似,且存在互有重叠的竖穴式房屋遗址。部分竖穴式房屋被贝壳层埋没,由此可见村落持续时间相当长,日本考古学者大致认为整个聚落发展约为300年左右。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南掘贝冢遗址居住聚落中央发现约60m×35m 左右的广场,各类竖穴房屋以马蹄形排列围绕着中心广场,广场中间只有一个大石盘[8]。由此可以看出,广场是讨论当天生产,分配劳动果实以及开会、祭祀的场所。所以,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已经从单纯居住空间走向公共活动空间。

另一新石器时代典型遗址耶利哥(Jericho)古城遗址是至今发掘出来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比苏美尔各城早4 000年。其位于巴勒斯坦境内的埃里哈城郊,耶路撒冷与安曼之间的约旦河河谷中央,代表了纳吐夫文化的繁盛。根据考古发现,早在11 000年前就已经有原始人类在这里聚集居住[9],并且也已出现直径5m 左右的圆形竖穴居室,它是由半圆锥体形状的土坯垒砌而成(见图1-6)。新石器时代的耶利哥古城废墟面积约4ha,城周围高宽为4m×2m 的石砌城墙,城墙最高处超过6m,用雕琢规整的石块垒成。城墙外还发现了一条宽6.44m、深2.43m 的大沟,应该为耶利哥古城的防御所用。

除了居住以外,原始人类已掌握了利用窖穴冬暖夏凉的特点,意识到地下的密封性能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储存各种物资,尤其是食物。由于地下空间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低含氧量与高二氧化碳量会杀死昆虫或抑制菌类的生长,维持一种自然的平衡,同时减少潮湿,将谷物贮存在地下能保存较长时间。

这一阶段通过旧石器向新石器的演变,原始人类已学会从天然的洞穴过渡到人工建造半坑穴、半地上简陋住处;从分散无联系的岩洞居住,过渡到了较为有序的竖穴结构地下群体空间形态。所以,这些遗迹表明对于地下空间利用是人类建筑史的最初萌芽,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雏形,也是灿烂的人类建设文明的开端。

图1-6 耶利哥古城的半地下住宅发掘遗址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