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习班授课的讲师是深谙中西两种文化的专家,有在中西两种文化背景多年教学与研究的经历。教学是以比较中西哲学阐释为方法,结合具体问题意识以及案例进行尝试性分析,以探讨中华文化跨文化阐述的相关问题。用一句话表述,就是研讨什么是“一多不分”,练习“以‘一多不分’话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的话语。一个月的学习活动表明:学习效果明显,学员收获很大。
讲习班课程有专家讲座、热点讨论、解难辅导、学员试讲及举办沙龙和学员论坛等;此外,辅以多项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三孔、孟庙、夫子洞、明代书院、泉林,访问当地村户,登泰山,听京剧知识讲座,体验传统绘画、冠礼、茶道,观看文化视频。为期一个月的讲习班是一种封闭式学习,学员们学习、生活、文化体验,每日都是近距离接触、朝夕相处,讲习班接近尾声时,大家无不感叹,流露出浓厚的惜别之情。
第三、四周,进入讲习班重头戏阶段,是在基本理解中西两个不同文化语义环境及两套不同话语,以“一多不分”“一多二元”八个字高度概括的两个体系框架基础上,学员们开展“向世界阐释中国”的实践尝试。每个学员要写一篇“以‘一多不分’阐述中国文化现象”的结业论文;要参加三个晚上的“以‘一多不分’话语讲述‘一多不分’故事”的讲习活动;要进行半天时间的“一多不分”学员论坛。最后,在讲习班结业的“2016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论坛”上,8位中外学员以“‘人’观念的中西互鉴”为题,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讲演。以这样的形式,在专家讲座基础上,讲习班实现了学员们分享“以‘一多不分’向世界阐释中国”的经验。“一多不分”是儒学大家安乐哲以比照中西文化语义环境对儒学与中华文化的阐释,它是在与印欧“一多二元”话语及其文化故事相比照之中得出的跨文化差异的阐释话语,是中国人与西方人都听得懂的讲故事话语。现将用“一多不分”讲的几个中国故事辑录如下:
1.中国奉行外交政策深层的“一多不分”中华文化内涵
田辰山教授曾以“一多不分”作为中华文化内涵,揭示了中国奉行外交政策深层的传统思想元素。他指出,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话语与构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一多不分”的内涵延伸出的现实举措(即以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中和关系为重、为本的价值观)。例如:“不做超级大国”“后发制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主义援助”等,不一而足。
2.孔子的“仁”思想的“一多不分”中国文化特色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唐旭老师的论文认为,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第二十章》),中华文化的“一多不分”的特点因此得到集中的体现;具有中华文化“一多不分”特点的孔子的“仁”强调的是与所在环境各种事物的相互联系,因此它是双向乃至多项、多线、多层次、曲折性的。而西方文化的“善”则体现“一多二元”的结构,它自上而下,与上帝或一个超自然主宰体联系,而且决定对宇宙万物的规定秩序,是直线单向的支配关系。
3.中国人用餐的“一多不分”中国文化特色
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卢盈华老师讲述“用餐中的一多不分”。在用餐中,这表现的是对人与人关系亲密性、不分性的认同与维持。中国“一多不分”的用餐习惯,既显示热烈气氛,也表达礼数正当性。大家一起用餐,有严格或不太严格的座次之分。凑到一起用餐,圆桌情况较多;圆桌无边界,多加一个人,只是多加一把椅子。人员不到齐不开席,先来的要等待后到的。大家彼此布菜,合食不分。离席时,一般是一齐离开。人们一般都是主动争付账单,竞争买单是个很认真的过程。另外,一般的喝酒场合,都是一起喝,纷纷敬酒;而一个人单独喝,叫做喝闷酒。相比之下的“一多二元”用餐习惯是,谁先来谁先吃,吃完不用等候什么人,吃完便走。付款是份额性的(常称“AA制”)。餐桌是长条的,加一个人是明显占一席之地。人人分食,在享用中餐时出现公勺公筷。喝酒的情况是,一个人到酒吧独酌独饮,自己付自己的消费,日见不鲜。“一多二元”显现的是,人与人被视为单子个体性,不显示人与人有什么关系性。
4.刀与叉之“一多二元性”与筷子“一多不分性”
台湾政治大学韩晓圣对“刀与叉的‘一多二元性’与筷子的‘一多不分性’”做了阐述。他比喻说,“一多二元性”可以说表现在刀是刀、叉是叉,是两件个体工具;刀与叉一起用到进餐上是临时性合作。这时,刀与叉构成有限关系、临时性关系,或者特殊目的关系。不然的话,刀与叉如作为独立个体聚到一起,一般是一种二元对立关系,用两者做打仗工具,则成为冲突关系。“一”可以说是手的作用,手是一种外在力量,外力将刀叉捏合在一起,所以刀叉也构成绑结性外在关系。手作为“一”,与“刀叉”二者也是二元关系,是主宰关系,单线单向决定关系。用餐刀叉是个“一多二元”形象比喻。另一方面,筷子的“一多不分性”比喻表现在,只有两支在一起才叫筷子,才是一件东西,二者是不分的。如果只有一支筷子,被认为是不全的,不成一物,也即二者不可分,分开就不成为筷子,所以两支之间是内在关系。两支一双的筷子,宛如一偶对阴阳,只有和合,才能生物,才能成物,才有体用。两支当中,作用支点各不相同,有阴阳之分,但是阴阳在两支之间可以互换。手对筷子的作用不是对刀叉那种外在作用了,因为筷子性质之存在与拿在手里用是必然的关系,这样才成事,所以是内在条件作用,有这个条件,才构成筷子两支一双的不分性。无论筷子的两支还是手与筷子的和合作用,关系都是“一多不分”,谁也分不开谁,大家都在,都各自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可谓筷子的最佳状态。
5.“一带一路”的“一多不分”中国文化特色
青岛大学李珺老师用“一多不分”阐释中国“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发展战略举措,认为它反映的是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多不分”的世界观、价值观,即把世界作为天下大家庭,人与人、国与国关系堪为家庭意识的延伸,可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是“命运共同体”。由于这样,世界游戏应该是无限游戏,是共赢性质,而不是零和游戏,你输我赢。另外,“一带一路”被称为“新马歇尔计划”,是个粗暴附会。二战之后美国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外交政策本是零和游戏,我赢你输,与共赢游戏背道而驰,与“一带一路”无法相提并论。
6.知道“大家”(对比“everyone/everybody”)是“一多不分”词汇吗?
郑州大学嵩阳学院丁磊的议题是:“你知道‘大家’(对比‘everyone/everybody’)是‘一多不分’词汇吗?”她阐述说,“大家”作为汉语是“一多不分”词汇,是个很平常的道理,其内涵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以“大家”作为对人的称呼体现了由家庭关系出发的延伸:人多了就是一个“大家”,这已是汉语词背后作为中国人的下意识互系思维。而作为它对等意义的英语“everyone/everybody”,恰是“一多二元”含义的词汇,因为它的语义内涵是作为“单子个体”互不联系的“人”。它的确切语义如用中文表达出来则是“每个一/每个单子个体”的意思。这样一来,“大家好”翻译为英文其实变成了“每个一/每个单子个体好”,变得根本不是一个意思了。但可惜,现在意识到了这个根本意思差别的人很少,甚至有人以为没有什么差别和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其实,大量这样的问题存在着,导致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误解,这是不可忽视的。(www.daowen.com)
7.在儒学“一多不分”视野中看待当代性别的不平等
英国斯巴巴斯大学学生商蓝阐述了“从儒学‘一多不分’视野看当代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她指出,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那样静止不变地对待性别价值,而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阴阳”或“一多不分”性别意义。从这样的性别意义出发,可以得到一种基本的性别平等思想。男女平等是因为:①二者构成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儒学思想对阴阳的理想描述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②儒家思想的万物具有内在联系性,也意味着男女具有相系不分性,要是这样,是产生不出二者中谁为优越的逻辑的,也就产生不出性别不平等。
8.“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的中西婚礼差别
郑州大学嵩阳学院贾恺瑞对比阐述了“一多二元”与“一多不分”视阈中的“中西婚礼”差别。西方婚礼在教堂举办,新郎新娘由神父领颂誓言;婚姻作为上帝意志的体现,是明明白白“一多二元”的,即个体人在上帝意志语义上的结合。而儒家传统婚礼,新郎新娘的拜天地君亲和夫妻对拜,都是深化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一多不分”哲学意义,体现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自然关系及与祖先一脉相承延续的尊重与崇敬。
9.为什么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和”:“一多不分”的阐释
北京大学余小华用“一多不分”阐述了“为什么‘中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他指出,“中和”是万物相系不分,人与人、心与物之间自然、合理、洽宜关系的最佳状态;以仁(人)为本即以中和关系为本,这是儒学的珍重与崇尚,也是今天所说的价值观甚至核心价值观。对儒学与中华文化而言,任何属于分支性的价值,都是出自“一多不分”中和关系理想状态的一种特定的珍重与追求。
10.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关系?
中国孔子研究院研究员谷文国先生用“一多不分”阐述“中国当代与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关系”问题。他提出,当代与传统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其本质是“一多不分”,传统与现代是“一”(一以贯之),不是“二”(不是二元割裂)。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传统比照之下,以盘古开天地,身体化为天地的古代神话为典型,讲的是一种“一多不分”的天人不二观、认识观、思维观、崇尚观和语言结构,这一中华特色的思想文化基本内核一直延续至今。当代与古代传统文化之间,尽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一多不分”这五大文化内核元素上,中华文化始终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延续数千年而至今。当代与传统文化,不管人们自命哪家哪派(比如儒释道),归根结底于深层的,皆是相对于“一多二元”的那同一个“一多不分”根本结构。
11.老奶奶摔倒要不要扶?——“一多二元”与“一多不分”的阐释
北京外国语大学董杨选择了一个当今中国社会争论不休的问题:“老奶奶摔倒要不要去搀扶?”对它从“一多二元”与“一多不分”角度分别进行阐述。她提出,“老奶奶摔倒要不要扶”在今天成了大问题,其实是“一多二元”思维作怪。“一多二元”思维受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影响,是从“二者没有关系”的前提出发的,以为人是自顾自的。造成不敢扶摔倒的老奶奶现象,重要的原因来自今天的“一多二元个人主义意识法律”影响。以执行“一多二元”法律的态度断案,定案逻辑是:不是你碰倒了老奶奶,你为什么扶她?只要你扶了,就是你的责任。这是个“一多二元”单线单向逻辑,是对复杂逻辑交织的现实进行粗暴性扭曲简约式的抽象逻辑,是无法不误判的。这样判案造成社会影响,造成老人摔倒人们不敢去扶,是自然的。但是中国传统“一多不分”文化不是这样的,正当态度是老奶奶摔倒绝对不应当不去扶,因为“一多不分”文化是珍重人与人相系不分,感同身受,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016年7月30日讲习班结业典礼上,英国、土耳其、马耳他学员亲切地讲述了学习、运用“一多不分”话语理解中国文化的体会。“一多不分”成为学员们对中华文化理解与阐释切入点的“口头禅”,它标志着“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探索“用中国观念讲述中国故事”、建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新思路、新模式的努力。
国际儒学联合会牛喜平秘书长高度肯定了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项目举办六年来在促进中西文明对话与交流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他同时也指出,创新中华文化表述方式、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依然任重而道远,讲习班下一步要将主题讲授和推广普及相结合,要发挥各方面力量拓宽招生渠道,注意扩大学员范围,让更多学生享受到跨文化讲习班的思想成果。跨文化讲习班既要站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度,也要站在文明对话的高度。现在讲习班有了安乐哲教授提炼的“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去理解中国的思路”,有了“以阐释为主、以翻译为辅”的新方法,做出了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新尝试。牛秘书长表示,国际儒联目前重点开展的工作与跨文化讲习班的思路和宗旨高度契合,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继续办下去。中国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则在讲习班结业仪式上风趣地宣布,中国孔子研究院是安乐哲先生的“娘家”,安先生已在2016年被接纳为“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正式参与中国孔子研究院的研究工作。“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项目”也是“安乐哲儒学大家项目”工作范畴中的一项;“2017年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项目”将由中国孔子研究院接手主办,作为“安乐哲儒学大家项目”,将在各家力量联合之下,推进得更快,办得更成功,影响更广泛。
(田辰山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