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决战中南解放战争:第5章新乡受降,成功和平解放

决战中南解放战争:第5章新乡受降,成功和平解放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5月5日,也就是第42军发起安阳总攻的前一天,国民党新乡守军第40军在副军长李辰熙的率领下,终于接受我军和平改编。新乡遂告和平解放。争取新乡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是第四野战军南下途中对敌政治工作的一件杰作。按照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的作战分工,解放新乡的任务由第47军承担。于是,他们当即确定,派冉影先行一步,赴新乡做争取李辰熙的工作。在这几天当中,第47军先遣司令部已经到达新乡附近。

决战中南解放战争:第5章新乡受降,成功和平解放

冉影冒险进入新乡——李辰熙犹豫不决——攻心为上——施以强大的军事压力——新乡守军终于接受和平改编——安、新战役胜利结束

当我军发起的安阳攻势一天紧似一天,眼看着安阳守军陷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龟缩在新乡城里的国民党守军也打消了一切观望和侥幸心理,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前途出路问题。1949年5月5日,也就是第42军发起安阳总攻的前一天,国民党新乡守军第40军在副军长李辰熙的率领下,终于接受我军和平改编。新乡遂告和平解放。

争取新乡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是第四野战军南下途中对敌政治工作的一件杰作。在这场不流血的斗争中,我军各级领导审时度势,驾驭全局,担负谈判任务的干部唇枪舌剑,不辱使命。

在上一章中我们曾提到,从1948年11月起,我华北军区第70军就奉命围困新乡守军,并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70军首先是通过邯郸战役(1946年10月下旬)被俘的国民党第40军原副军长刘世荣,给李辰熙两次写信,劝他的这位同袍和后任认清形势,早图良策。1949年2月,又委派当年随高树勋将军起义后担任民主建国军第1军军长的范龙云(又名范卓云),专程到新乡做40军军长李振清的工作。这两次工作,虽然收效不大,但从此搭起了双方接触的桥梁。不久,第70军成功策反了守军第316团团长庞振庆率部2500余人起义,河南省保安第3团团长王国然率部700余人起义。在当地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新乡周围的县、区、村还开展了发动守军家属“叫夫索子”的活动,先后有1800多名守军官兵逃出新乡向我军投诚。这些都严重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也千方百计地拉拢新乡守军,又是封官许愿,又是答应空运撤退,敌军长李振清已先期乘飞机跑到南京,在那里遥控指挥,施加影响。因此,从1949年2月开始,我70军同新乡守军进行了数次谈判,但是敌军上层总是推三阻四,毫无诚意,直到1949年4月,谈判仍无结果。在中共中央决定由四野南下附带扫清安阳、新乡之敌后,我华北军区将这些情况及时转告了第四野战军。

按照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的作战分工,解放新乡的任务由第47军承担。在北平整训期间,47军首长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新乡的实际情况,决定对敌军采取“围而不打,争取和平解决”的方针。说来也巧,就在他们召开全军干部会议,布置完有关准备工作后,军直属炮兵团副团长冉影主动求见。冉影说:他有个表兄叫李辰熙,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原来在冯玉祥西北军里做事。刚才听军首长讲到,新乡的国民党军第40军副军长的名字也叫李辰熙,三个字一点不差,年龄、职务也相近,会不会就是他那个表兄呢?如果是,这回可就有文章做了。(1)

梁兴初军长和周赤萍政委一听,顿时眼前一亮,有这样一个关系,为什么不利用呢?于是,他们当即确定,派冉影先行一步,赴新乡做争取李辰熙的工作。随后,冉影找到曾在第40军当过通信教导队长,此刻正在天津闲居的胞兄冉敬中,证实了李辰熙的确就是他们家的表亲兄弟。为了稳妥起见,两人商量,由冉敬中先去新乡疏通一下老关系,然后冉影再去。

1949年3月19日,梁兴初、周赤萍电报请示四野首长林、罗、刘:“我军炮团参谋长(2)冉影与新乡敌军长(3)李旭东(辰熙)为表兄弟关系,据冉谈该敌拒投降缴械。同时李之子在北大读书,冉之胞兄与李之子愿亲赴新乡说服向我投降。特此报告,是否有妥,请示。”(4)

林彪看到这个电报,觉得此议可行,很快复电同意,并要冉影、冉敬中到北平一见。接见时,林彪说:“你们这次去很重要。北平和平解放了,没有打,少死多少人!这是很大的好事。你们这次去争取他投降,减少伤亡,使群众少受损失。”林彪接着分析说:“敌人内部是有矛盾的。40军是庞炳勋搞起来的,受蒋介石的排挤,这回李辰熙被扔下,他不是没有怨恨的。你这次去,是给他一条出路,他已经成了瓮中之鳖,要跑是跑不掉的;要打,只有死;要想活就投降,接受改编。”(5)

4月上旬,第47军奉令于河北固安南下。部队出发前几天,冉影同军司令部侦察科李希才科长带着一个警卫员,先到新乡附近找到了第70军政委甘渭汉同志,说明了来意。甘政委将敌人的近期情况向他俩作了介绍,并告诉他们,敌人对新乡一带控制得很严,要想进去是很不容易的。

听完了甘政委的介绍,冉影按事先想好的方案,给李辰熙写了封信,请70军有关部门想办法带进去。他的信写得很简单,大意是:我是你的亲戚,从北平来的,到南边去,路过此地,有紧要事见你,不能进去,请派个人来接我。

李辰熙收到信后,并没感到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冉敬中已经向他透露过有关情况。他首先派来一个随从副官接头,探探虚实,第三天才派了一辆小汽车来接冉影进城。

在这几天当中,第47军先遣司令部已经到达新乡附近。第13兵团政治部刘道生主任受程子华司令员的委托,专门来指导劝降工作。冉影等人进新乡之前,刘道生对他们作了详细指示,并以兵团政治部的名义写了一封劝降书让冉影一同带去。随后,冉影和装扮成警卫员的李希才一道,穿着便衣,坐着李辰熙派来的车子进了新乡城。

冉影同李辰熙的第一次见面,李辰熙显得十分冷淡,只是简单问了问冉影的个人经历。冉影一一作了回答,并明确说明:这次来不是个人的访问,而是首长交给的任务。李辰熙听罢没有再问什么,约定晚上再谈。

当天晚上8点钟,两个人在一间密室里进行了正式谈话。冉影开门见山地告诉他:我们47军这次的任务是来打新乡,我来这一趟是为了避免流血,给你们指条出路。

李辰熙听罢,不动声色地说:“前些时候你们不是过去了两个军(6),不是都没有打吗?”

冉影直言相告:“这两个军另外有任务,所以没有打就从你们城外过去了。可是我们却是专门来打新乡的,这不是假话,大部队已经到了。过去你们和十四纵队谈谈拖拖打打,现在还打算那样就不行了。”

李辰熙倒也是实话实说:“和你们十四纵队谈的时候,我们也并非有意要拖,是下面的意见分歧,有的主张打,有的主张把部队拉走。”

冉影追问道:“往哪里拉呢?”

李辰熙说:“上太行山,那是我们的老地方。”

“可是,现在形势和过去已经不同了。”冉影严肃地指出:“整个黄河以北,只剩下新乡、安阳两个孤立据点,到处都是我们的政权和军队。安阳的土匪武装不是也拉出去过吗?他们都站住了没有呢?群众不支持,他们就没法生存,结果还是得跑回来,现在不是被包围起来了吗?李振清带着自己的亲信坐飞机跑了,明明是把你们扔了,你们还识不破?”

“不!”李辰熙辩解道:“蒋头要李军长到那边去,是要他组织一个新40军,这边的老40军就完全交给我了。”

冉影心中不由得暗笑道:原来他是被这个挂名军长的头衔迷住了,必须及时点破他:“你要看出来,这是蒋介石的手腕!过去蒋介石什么时候相信过你们,给过你们好处?笼络你们,又是为了什么?现在他除了把一顶空帽子给你们,还给了你什么东西?你在这儿硬撑着作替死鬼,打不好,他也得要你的命!”

李辰熙听罢,愕然半晌,无言以对。冉影见状,便把领导上交代的意图,详细说了一遍,特别指出:蒋介石失败的命运已经无法挽救了,连他的嫡系王牌部队新1军、新6军都一个个垮了,就不要说其他的杂牌队伍了。打是绝对不行的,只有接受改编才是出路。

这番话十分管用,说得李辰熙有些心动了,他苦笑着说:“不瞒老弟说,这些日子来,我也很苦闷。但是这样的事,光我自己作不了主,还需要和弟兄们商量。你今天刚来,早点休息,有话明天再说。”

第二天,冉影和李希才研究了情况,觉得李辰熙已经认识到打没出路,非常惶恐,必须抓紧做思想工作,争取他投降。同时要察言观色,提高警惕。随后,两人悄悄地走到街上,察看城内布防的情形。当他们回到住处时,只见李辰熙已经站在那里,神色很不自然,问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了,并说:“这里特务多,私自外出很危险。以后为了不出问题,还是不要露面的好。”说着,他唤来几个卫士站岗,明里是保护,其实是看住他们,生怕他们再出去进行侦察活动。同时,李辰熙也看出李希才不像个普通的警卫员,特意盘问过他两次。这说明,此时的李辰熙对我军是怀有相当的戒心和敌意的。(7)

没过几天,我42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安阳围了个水泄不通,并发起了强大的攻势。紧接着,又传来我军百万雄师一举横渡长江的消息。这样一来,新乡守敌的心理压力骤然增大。既然困守和突围明摆着是死路一条,缴械投降又不心甘,倒不如利用眼下与解放军代表谈判的机会,为自己谋取一个体面的出路。于是,在一天晚上的谈话中,李辰熙忽然换了一副面孔,变得亲热起来。他用手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幅中堂说:“这几天夜里,我时常做梦,似乎有些征兆。可能会出现‘和平’。老弟你一来,‘和平’就更有希望了!”

冉影抬头看去,只见那幅中堂画的是几支荷花,荷花下的水面上浮着片片浮萍。所谓“和平”者,乃“荷萍”之谐音也。

接着,李辰熙借题发挥,大骂起蒋介石来:“对他,没有什么指望了,我们研究了,决定起义!”

原来如此!“书香门第”出身的李辰熙借“荷萍”为由头,来了这么一套花招。冉影心里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他老实不客气地说:“现在来谈起义是不行的,和平只有一条路,就是接受改编!”

“那么,曾泽生怎么又是起义呢?”李辰熙搬出了同是国民党军杂牌部队,其地位和资历同他差不多的曾泽生将军在长春起义的例子,诘难冉影。

冉影正色道:“他那个时候的情况和你们现在不同。就拿傅作义来说,也是接受和平改编,难道他的地位和实力不比你强吗?”

李辰熙闻言,沉默良久,无可奈何地说:“不过,大家有这个心情,这条路走不通,我就不知道怎样给大家讲话了。”

正说到这里,40军作战处长走了进来。冉影知道此人是李辰熙的心腹,军中大小机密都参与谋划,冉影也不瞒着他,直截了当地问他对受编有什么意见。他回答说:“接受改编明明就是投降,副军长确实不好同大家说话。”

冉影说:“他接受改编,不正是给大家找出路吗?大家不跟你们副军长走,还跟谁走?”

作战处长说:“这就难说了,有的人早就要单独走。”

冉影反问道:“单独走?四面都包围住了还往哪儿走呢?丢了部队,即使能走出去,蒋介石还不是要杀头?”

一句话说得他两个都沉默了,他们不得不承认,单独走确实走不掉,除了接受改编再没有别的出路。话虽然这样说,但心里的疙瘩却是一时半会儿解不开的。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他们向冉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改编以后能不能保持原来的地位?不愿留下的能不能走?家眷能不能妥善安置?私人财产能不能保留?等等。冉影耐着性子,根据我军的政策一一解释,他们听了以后,感到心里踏实了一些。(8)

第二天,李希才赶回军里,向刘道生、梁兴初、周赤萍等领导作了汇报。他们根据守军内部还有矛盾,有些顾虑还未消除的情况,向李希才指示说:多交代政策,指明前途,尽量争取说服反对派,不要闹出问题;对整个改编的条件,掌握一定要严,但对李辰熙本人的要求可以放松一些。

有关情况很快上报到了兵团首长那里。4月29日,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副司令员彭明治同时发出两封电报,一封致华北军区第70军领导,指出:“对新乡敌人谈判,目前应坚持要敌人放下武器”,“明确告诉新乡敌人,兵团正指挥歼灭安阳之敌,须候兵团到后解决新乡问题,并警告敌人,必须保证特务和一切反动武装不逃散一个,保护武器、弹药、物资、建筑等之完整,作兵团到后商谈之基本条件”。(9)

另一封电告四野首长林彪、罗荣桓、萧克并华北军区首长聂荣臻、薄一波、赵尔陆,电文如下:

(一)47军炮团副团长冉影转来新乡敌副军长意思:

(1)决定不抵抗,希望快些解决;

(2)愿以和平名义解决,民主原则改编,不愿交武器,不愿等包围后再表明态度;

(3)副军长对个人的生命前途愿得到明确答复;

(4)该军有历史,编散有可惜之意。

(二)北平方式敌即可接受,放下武器则须加以压力,以至打下外围。两者利害:(www.daowen.com)

(1)北平方式先快后慢(改编),推行8条24款有好处,并负责将特务其他武装交我们,物资武器完整移交。

(2)放下武器先慢后快,我军南下可早些,其他几条较北平方式差些。

(三)以何种方式解决为好,请示。(10)

对第13兵团的上述请示,四野首长进行了认真的研究。4月30日,四野总部以林、罗、萧、谭、陶的名义,复电第13兵团程、彭并报军委,对解决新乡之敌,作出了明确决定:“(一)第一步求得将敌调出城外。(二)开出后即召集各级军官开会讲话,愿回家者或愿意留下学习者,均照北平办法办理。(三)对新乡之副军长保证其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彼愿意时可在我军当一副职或学习。(四)准备将其排以上各级干部全部撤换(个别可例外),部队该时依情况实行缴械或不缴械,并由你们就地训练1个月或40天,带到南方补充。(五)开出前或开出后,如不执行命令,即断然歼灭之。”(11)

这时,第47军主力部队已经到达新乡外围,同华北军区第70军一起加强了对新乡的包围,守军内部更加混乱。冉影则不失时机地展开工作。他了解到,此时此刻,多数守军军官的心中有两个最大的顾虑,一个是有的军官家属还在杭州留守处,怕蒋介石扣住他们不放;一个是内部意见还不统一,其中,有1个师长、2个副师长和1个师参谋长不是李辰熙的人,一直主张要南下去找蒋介石,他们虽然人数少,但是其能量却不容小视,搞不好就会出乱子。冉影觉得事不宜迟,便向李辰熙当面提出这两个问题,问他打算怎么办。李辰熙也正为此发愁,希望冉影帮助他出点主意。两人研究的结果,决定立刻发电报,通知杭州的家属们迅速分散,隐蔽起来。至于内部几个死硬分子,李辰熙认为可以控制他们。而团以下的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弟兄,即使先不向他们挑明改编的事,届时也会惟马首是瞻。冉影提醒他说:这样不好,还是先讲清楚,告诉他们不走这条路不行,以免发生意外。李辰熙觉得有道理,听从了冉影的意见。经过一番工作,多数军官由此打消了顾虑,接受改编的条件日益成熟起来。

然而,李辰熙毕竟在国民党军队中吃了几十年的饭,在作出人生重大抉择之际,患得患失的情绪溢于言表。在同冉影的接触之中,他越来越注重个人问题。为了进一步稳住他,冉影根据上级的指示,注意从感情上去影响他。当李谈到他有个儿子在国民党海军部队里被我军解放了,下落不明时,冉影便告诉他,凡是到我军这边来的都没有问题,并答应通过内部关系去替他查找。当李提出要把家属接到北平安家,冉影又爽快地答应去请示首长,帮助找房子,开证明,让他派副官到后方去接。当李谈到,受编以后名、位两空的时候,冉影开导他说:把这次工作做好了就是个功劳,立功赎罪,将来还可以做事,并举他所熟悉的曾泽生、庞庆振(庞炳勋的儿子)为例,详细阐明我党我军的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见我方对他这样倾心照顾,李辰熙不无感动,思想上和认识上与我军更加接近了一步。有一次他对冉影大发牢骚:“蒋头现在还想拉住我们,来电叫我们‘迅速南下,会师宁汉’,我们又没长上翅膀,如何南下?现在,我们总算看透了他!”还有一次他吐露真言道:“我们的粮食只够吃两周啦!现在新乡、安阳同时被围,外面哪去催粮?所以我是真心想说服大家接受你们的条件。”

但是,让李辰熙痛痛快快地接受我军的条件,还免不了产生一些波折。临到快要正式谈判的时候,李辰熙突然又提出一个问题:受编不能与第70军发生关系,因为过去他的部队和70军打过几仗,怕70军借机报复。尽管冉影向他反复说明我军的政策纪律,保证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李辰熙还是心有余悸。果然,当第70军参谋长高厚良奉第13兵团首长的指示,于4月30日前来进行和平谈判时,李辰熙的代表故伎重演,推三阻四,致使谈判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双方不欢而散。

5月1日,林彪等四野首长得知新乡守军这一节外生枝的情况后,不免有些生气,当即以十分严厉的语气,电令第13兵团:“新乡之敌如能做到放下武器最好,如不能放下武器,则许可其出城改编。如两者皆无效,则坚决攻歼之。”(12)

第13兵团首长接到此令,立刻指示第47军,除留下1个师于安阳以南配合第42军作战以外,军部率3个师即向新乡前进,并作攻城准备。随后,47军大队人马由安阳地区开拔启程,浩浩荡荡,直奔新乡而来。

面对我军强大的军事压力,新乡国民党守军情知最后的期限已到,终于下决心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5月1日,梁兴初军长致电四野林、罗并第13兵团程、彭,汇报了两天来的进展情况:“冉影昨进新乡与他表兄接洽今返回,李、赵(二军长)表示不流血求得和平解决,他们要求条件:(1)整编一个独立师番号;(2)军部取消与我军合编;(3)炮团与我炮团合编;(4)伪金圆券兑换及伪政权接受等。(二)今午后赵天兴到陈堡确定具体事宜,请兵团速来人解决。”(13)

次日,李辰熙和第40军另一位副军长赵天兴出城,与我第47军谈判。关于这次谈判的具体情况,周赤萍同志在《新乡受降》一文中有如下记载:“上午10时,冉影领着李辰熙进来了。开始谈判后,我们对他能接受和平改编表示欢迎。李辰熙回答:‘此次得以避免流血,能以和平解放新乡,全以贵军之宽大为怀,全体官兵不胜感激,吾表弟冉影冒险而来,是促成此事成功原因之一。’我们稍问新乡守敌内部情况后,即转入谈判具体条件。我方的条件是:一、所有新乡守军全部接受和平改编,在开出城外改编之前,必须保证新乡人民财产不受任何损失。二、所有武器、人员必须按名册名称一一清点,不得有任何破坏和放走人员的行为。三、为了保证和平改编之安全进行,所有城内特务分子由对方军部一一扣留,交我方处理。四、所有地方武装及还乡团,应先由对方解除武装,并将所有人员全部移交我方接收,不得少了一人。敌方条件是:一、保证所有人员安全,改编后发给他们路费,愿学习去学习,愿工作分配工作,愿还乡生产由他们自便。二、保证他们私人财产不受侵犯。三、家属由他们自行处理。李辰熙表示要去北平养病,病好后去华北革大学习,我们也表示同意。他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可以签字,只是表示执行有困难,要求我军代表冉影帮助他掌握和处理问题。经我们反复研究,决定同意派冉影同去。”(14)

5月3日,双方达成《关于处理新乡国民党守军的协定》12条,其主要内容是:守军开出城外指定地点,听候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地方武装开至指定地点,放下武器,听候处理;守军对所有建筑、资财、档案不准破坏、隐藏或转移,保证完整无损地移交人民政府或解放军;第40军政工人员撤离部队,新乡原有党政机关人员应切实登记,听候处理;保证第40军官兵眷属生命财产的安全等。上述内容,是中共中央制定的“北平方式”的具体体现。

5月4日,刘道生和梁兴初、周赤萍电告林、罗并第13兵团程、彭:“新乡敌李副军长已来陈堡谈判,我们所提条件李已同意,并拟于5日上午签字。”

5月5日,在新乡城北第47军军部驻地陈堡镇,协定签字仪式正式举行。人民解放军第13兵团全权代表、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第47军军长梁兴初,国民党军第40军全权代表、副军长李辰熙,代表英博仁,分别在协定上签了字。华北军区第70军军长石志本、政治委员甘渭汉参加了签字仪式。按照协定,解放军部队于5月6日入城,国民党军第40军军部率2个师1.7万人开出城外接受改编。

签字仪式结束后,冉影陪同李辰熙一起返回新乡。在车上,李辰熙百感交集,神情黯然地说:“老弟,我在国民党军队里干了一场,到最后把枪都交了……”冉影开导他说:“交出反人民的枪,再不干反人民的事了,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他们回到城里,李辰熙迅速召开军官会议,传达情况。会后军官们便忙着收拾自己的箱箱柜柜,忙着安置自己的老婆孩子。然而,就在新乡城即将迎来解放的前夜,一场意外还是发生了。

据冉影同志回忆:这天,“太阳刚一落山,城里就响起了疏落的枪声,我看情况有些不对,向李辰熙要了几个手榴弹和两支短枪,打算马上乘车回去,向军里反映这种情况。李派了他的副官开着车往外送,刚冲出街口,枪声突然密集起来,前面一辆车的车灯被打坏了。那个副官跳下车来说:‘危险,这样不行,还是回去的好!’我们只好又开车返回军部。

“晚上9点以后,枪声更近更紧,还夹杂着重机枪和小炮的声音。李辰熙脸色蜡黄,坐卧不安,不断地搓着手走来走去。我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闹不清楚,只说:‘我们准备好,听天由命吧!’原来,这是那些不服改编的顽固分子,在特务的挑动下,有意制造混乱。据他判断,这些家伙正在向警卫营进攻。隔了一阵,枪声稀了,他安慰我说:‘不要紧啦!有警卫营和一个团守着,是我的人,出不了事!’可是,不多一会儿,枪声又狂啸起来,为了保持高度警惕,我们没有睡觉,都守在办公室里,直到破晓以前,枪声才沉寂下来。

“后来一问,果然是警卫营与特务分子开火。失误在于,李辰熙碍于情面,没有按照谈判的条件,将特务分子抓尽,漏网的一群特务分子便纠合起来制造暴乱。但是他们毕竟人少,攻不进去,未等天明就撤跑了。

“清晨,胜利的号声响了起来,我军141师开进了新乡城。同时,敌军撤出城外。新乡解放了!当我见到军长、政委的时候,他俩惊喜地握着我的手说:‘受惊了!受惊了!昨天晚上一听城里枪响,就知道坏了,以为你被敌人杀害了。我们也做好了准备。不是现在见了面,心里还放不下来。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15)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中最理想的结局。新乡的和平解放,不仅使这座城市和人民免受战火之苦,国民党守军官兵也从此获得了新生。1949年5月14日,林、罗、萧、谭、陶就新乡守军改编及干部配备问题致电中央军委:

(一)从新乡出城受编之国民党军第40军,在改编期内仿北平经验给以独立师的番号,并以原106师师长柴世烈为师长,原副师长桦蕴珊为参谋长,我派122师政委李毅为该师政委,我41军保卫部长孙训为该师政治部主任。以原106师317团为独立师第1团,原318团为第2团,原264师之790团为第3团,其余部分则与此3个团合编。两个师部合并为1个师部,军部取消。该部现约万人,最近逃散甚多,除军官老弱家眷外,估计可编四五千人。

(二)该军军官半数愿学习,一部愿回家或留下工作。全部军官近3000人,家眷2000余人。因我军即需渡江南进,为减少拖累,建议这批军官及家眷能否连同安阳俘虏之军官与老弱一并交华北处理。请批准,并告华北即派人接收。

(三)在与改编40军谈判时议定,其军官凡愿返籍者,由我军发给3个月薪金,此项亦请告华北照办。(16)

5月20日,中央军委复电林彪、罗荣桓:“同意关于新乡国民党军第40军按北平方式改编及军官、眷属处理意见,已通知华北军区聂荣臻、薄一波接收改编后的军官处理。”(17)

在此之前,四野总部已经决定,由第41军派出一个师的各级干部,接替第47军担任改编新乡守军的任务,第47军继续南进。不久,奉中央军委命令,原国民党军第40军及所辖第106师、第264师正式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独立师。

历时20天的安新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3.3万余人。其中,俘1.36万余人,毙伤2500余人,和平改编1.7万余人。此役,一举扫清了第四野战军主力南下的障碍,打通了平汉铁路线。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我军指战员,同时为四野部队后来的南下作战提供了许多新的经验。

(1)  冉影:《一次不流血的斗争》。

(2) 应为副团长。

(3) 应为副军长。

(4) 梁兴初、周赤萍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电,1949年3月19日。

(5)  冉影:《一次不流血的斗争》。

(6) 指四野先遣兵团第40、43军。

(7) 冉影:《一次不流血的斗争》。

(8) 冉影:《一次不流血的斗争》。

(9) 程子华、彭明治致甘渭汉、石志本、高厚良电,1949年4月29日。

(10) 程子华、彭明治对新乡敌解决方式致林彪、罗荣桓、萧克并聂荣臻、薄一波、赵尔陆电,1949年4月29日。

(11) 林彪、罗荣桓、萧克、谭政、陶铸复第13兵团程子华、彭明治并报军委电,1949年4月30日。

(12)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5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页。

(13) 梁兴初致林彪、罗荣桓并第13兵团程子华、彭明治电,1949年5月1日。

(14) 周赤萍:《新乡受降》,载王迪康、朱悦鹏、刘道新、邢志远、张文荣编写《第四野战军南征纪实》,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21~222页。

(15) 冉影:《一次不流血的斗争》。

(16) 林彪、罗荣桓、萧克、谭政、陶铸关于新乡守军改编及干部配备问题致中央军委电,1949年5月14日。

(17) 中央军委致林彪、罗荣桓电,1949年5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