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安阳攻坚行动:解放战争第4章

安阳攻坚行动:解放战争第4章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阳、新乡位于河南省北部,是两座人口均在10万人左右的中等城市。考虑到安阳敌人主要由地方惯匪和地主武装组成,有严重的地方性,一旦发现我军主力对其大举进攻,极有可能突围逃窜,而新乡敌人系正规军,则可能实行固守,第13兵团决定,先由第42军包围并歼灭安阳之敌,尔后再由跟进的第47军会同第70军攻歼新乡之敌。开进途中,侦察分队在太行军区第5分区部队的大力协助下,获得了安阳敌情、地形及社会情况的详细情报。

安阳攻坚行动:解放战争第4章

毛泽东指示:安、新之敌由东北部队附带扫清——朱德对第42军军长吴瑞林面授机宜——安阳战斗首战不利——刘兴元、吴瑞林检讨伤亡大的原因——林彪罗荣桓重申“四快一慢”——改进战术,消除顾虑——工兵巧克护城河——特等功臣赫贵顺——安阳守敌无一漏网——认真执行城市纪律——安阳军民喜庆解放

1949年4月初,第四野战军主力部队由平津地区南下时,华北国民党军还剩下太原、大同、安阳、新乡等地以及绥远的董其武部。其时,中共中央已经提出了“绥远方式”,解决绥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全歼阎锡山残部的太原战役也在徐向前和彭德怀的领导下,即将发起总攻,胜利指日可待。举目黄河以北,惟有盘驻安阳、新乡之敌,隔断了平汉铁路线,成为第四野战军南下进军及供应运输的重大障碍

安阳、新乡位于河南省北部,是两座人口均在10万人左右的中等城市。驻守新乡的国民党军为第40军军部所辖第106师、第264师,有2万余人。驻守安阳的国民党军是“冀豫边区清剿指挥部”及其所辖保安旅、河南反共自卫军第4路军第9纵队和第40军第337师,总共⒈4万余人。华北其他地方解放后,各地残留的地主、土匪、还乡团等反动顽固武装大多逃到了安阳,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却是些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和惯匪,他们在当地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老百姓恨之入骨,急切盼望我军早日前来解放。

1948年秋季以后,安、新之敌一直被我太行军区第5分区部队和华北军区第70军(原第十四纵队)分别监视和包围。我军之所以没有及时拔除这两个孤立据点,一方面是敌人的城防比较坚固,打起来要费一定的气力,更主要的是为了不分散主力,影响中原野战军的渡江战役计划。

1949年1月29日,陈毅邓小平致电中央军委:“我们原定赵健民部即与王(秉璋)张(霖芝)十一纵合编,以加速渡江准备。如必须赵部开至新乡协同十四纵对付新乡之敌(也只能起监视作用),则我们拟以陈(赓)谢(富治)四、九两纵主力北进攻占新乡。这样处置的好处是赵部可即编入十一纵,攻占新乡后,十四纵亦可早日编入为主力军内。其缺点是妨碍四、九两纵的渡江准备。应如何请示复。”

毛泽东见到这份请示后,当即批示道:

周:新乡一带敌,将来由东北部队在南下途中附带扫清即可,不宜使用陈谢四、九纵及王张十一纵。请酌复。

毛泽东

据此,周恩来于1月31日复电陈毅、邓小平:“二十九日亥电悉。新乡安阳敌人仍照原议将来由东北部队在南下途中附带扫清,中野部队以赵健民部仍进行合编整训准备南下为好。”(1)

就这样,为了保证渡江战役尽早实施,我中野部队和四野先遣兵团前后从安阳、新乡城下匆匆而过,守敌又得以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第四野战军决定在南下进军途中,以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第42、47军及第38军炮兵团,会同华北军区第70军等部共13万人,发起安新战役,一举拔除这两个残留据点,打通平汉铁路运输线,扫除我军南下障碍。

两处敌人,先打哪个?考虑到安阳敌人主要由地方惯匪和地主武装组成,有严重的地方性,一旦发现我军主力对其大举进攻,极有可能突围逃窜,而新乡敌人系正规军,则可能实行固守,第13兵团决定,先由第42军包围并歼灭安阳之敌,尔后再由跟进的第47军会同第70军攻歼新乡之敌。

攻打安阳,是四野主力南下的首战,对此,中央军委和四野总部极为重视。高干会议期间,罗荣桓政委、刘亚楼参谋长向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刘兴元当面交代了任务。第二天一早,朱德总司令又在西山驻地亲自召见了吴瑞林。朱德一边拉着吴瑞林看地图,一边介绍情况说:“这是军委决定由四野部队执行攻克安阳、新乡这两个坚固堡垒的战役。此地是华北、中原的战略要地,京汉线必经之地,过去我军曾打过两次,因执行新任务就把它放下了,因此愚蠢的敌人产生了幻想,以为解放军没有飞机,对他奈何不得。40军南下时从这里路过,打了他们一下,吃了点小亏,敌人就错误地认为我军打不下他们,幻想待我主力南下后,他们再逍遥法外,称王称霸,迫害人民。”

接着,朱德询问起第42军的情况。吴瑞林答道:“有65000人,现又成立了两个大口径炮营。共有67000人。4个步兵师,1个炮兵团,有52门野榴弹炮,1个美式120重迫击炮营,各师有炮兵营,团有迫击炮连,有各种炮弹2700余发。”朱德说:“炮弹少了,要有五六千发嘛!”他又问:“带多少炸药?”吴瑞林答:“带2500公斤。”朱德说:“少了!要带10000公斤,轻重机枪子弹要带足。”吴瑞林自信地说:“子弹我们很多。”朱德对此表示满意:“那很好。”

随后,朱德又询问了第42军参加鞍山、大石桥、营口等城市攻坚战役,吴瑞林当年在山东指挥攻克临沂、在东北指挥攻克鞍山等战役的情况,进一步指示说:“安阳的城墙与临沂城同一个类型,与北平的城墙也一个样,安阳城的外围据点,比太原城外的据点还强。你一定要向军、师、团干部讲清楚,千万不要轻敌。”(2)

1949年4月1日,第42军由河北涿州地区出发,15日到达磁县、成安一线。开进途中,侦察分队在太行军区第5分区部队的大力协助下,获得了安阳敌情、地形及社会情况的详细情报。这些情报主要是:安阳之敌虽然大多由当地惯匪、逃亡地主、特务、散兵组成,头多股多,组织混乱,指挥不统一,炮火很少,缺乏正规作战经验,但各股首领多年来用封建会道门和私人笼络手段欺骗士兵,政治上极为反动。而且由于我军过去几个月亟待南下作战,对其打击较轻,所以这次仍以为我军是过路部队,不会以主力立即对其作战,存在着盲目的侥幸心理

正像朱总司令事先介绍的那样,安阳防御工事的确比较坚固,这正是守敌敢于负隅顽抗的重要原因。该城北临洹河、漳河,素有“四关、五门、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称,四周村庄稠密,便于敌人防守。日寇占领时期,曾经在此大兴土木,抗战后,敌40军等部又不断加修。其主要依托是外围工事及高10米、宽5至15米的城墙,城墙20米以内,还有一道护城河和一道外壕。城墙外为砖质,内为土质,墙上筑有高型碉堡和两层射击孔,在城墙四角和主要城门上有所谓“国防工事”——钢筋混凝土碉堡10余个,不仅十分坚固,而且利用城角与城门之突出部构成交织火力网。在外壕与护城河里岸,还筑有200余个暗堡,构成了外围的纵深发射点,并与城内沟通了地下联络,便于守军的兵力运动和协同支援。在城外1~2公里的纵深内,利用村庄、工厂、寺庙、河流和沟渠等构成了环形的、有层次的、点与点结合的50余个卫星据点,各点之间以露天交通壕连贯,壕内筑有暗堡,火力组织非常严密。安阳守敌的突出弱点是炮火少,城内纵深工事薄弱,缺乏巷战准备。

根据敌情,第42军于15日召开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吴瑞林军长传达了朱总司令和野司首长的指示,刘兴元政委作了动员。会议决定于次日采取远距离的奔袭作战手段,向安阳之敌实行包围。其目的,一是防止敌人发觉后突围逃窜;二是争取将外围之敌歼灭一部或大部。

4月16日,安阳战役正式打响。下午3点,第42军所属4个师,分由北、东北两路,以12小时运动60公里的高速度向安阳急进,次日上午将安阳守军一举包围,抢占外围据点17处,歼敌1000余人,为尔后的肃清外围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一步奔袭作战,第125师、第126师、第155师均按时完成了预定任务,只有第124师未能按照军首长的作战要求圆满完成任务,而且造成某些失利,这主要是高楼庄一仗打得不好。

高楼庄位于安阳城西北2公里处,是其外围主要据点之一,敌人在这里放了一个营据守。17日6时,124师371团1营进至郭庄后,准备对该敌发起攻击。6点30分,在已经查明敌人的外壕无法通过的情况下,第1营指挥员竟不顾这一实际困难,盲目地向新纱厂以南凹地猛插,等到营部率第1、3连和机枪连进至外壕,这才发现大错已经铸成,部队根本无法前进。这时,第2连已进至任家庄附近,营指挥员发现任家庄之敌向电灯房溃逃,便放弃了原定攻歼高楼庄的任务,命令2连以一个排追击逃敌,因地形不熟,追错方向,遭打蛋厂敌之火力反击后撤回。随后,营部又令2连一个排向电灯房攻击,但是这一排又攻错方向,遭车站敌之火力反击,被迫撤回。9点,正当1营主力在高楼庄外壕内进退两难之际,狡猾的敌人乘机纠集高楼庄、电灯房、车站三处之兵力、火力,同时向我军发起反击。1营虽然连续三次打退了敌人,但终因地形不利,兵力分散,干部伤亡多,指挥员决心动摇,部队已经混乱,结果,不但未完成任务,反而遭受伤亡146人的严重损失。

眼见1营失利,371团首长着急起来,为完成第一步作战任务,于当日18点,下令部队对高楼庄之敌再次发起攻击,然而,因为了解情况不够,准备不足,仓促投入战斗,打了个莽撞仗,又未达成任务,并伤亡200余人。

371团攻打高楼庄失利,暴露出了该团指挥员在思想认识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诚如42军战史所总结的那样:“一、该团指挥员认为安阳敌系土匪,装备甚劣,战斗力差,因而,战前对部队的政治动员与思想准备不够重视,存在着严重的轻敌思想,由上而下的盲目认为打这样的敌人没有问题。二、对上级命令执行不坚决,只顾追击逃敌,放弃了主要的穿插作战任务。三、对部队的使用不当,组织战斗不力,缺乏深入指挥。四、对情况、特别是对敌防御工事的复杂情况,不重视了解与研究。该团打了一天仗,还不知高楼庄与薛庄是两个村子,也不知究竟有多少敌人,盲目的组织攻击,以致伤亡过大,连遭挫败。”(3)

由于我强敌弱的整体态势,少数部队的失利并不妨碍大局。从4月18日起,第42军进入第二阶段作战,肃清安阳外围之敌。军首长制定的第二步作战方针是:四面攻击,各个歼敌,逐步压缩,逼近城垣,给攻城作战彻底扫清障碍,控制有利阵地。为此,全军以师为单位,具体划分了作战目标,并严格限定了完成任务的时间。

然而,第二步作战仍然进行得不顺利。安阳城内的各股匪首由于自感罪大恶极,惧怕人民的审判,同时又误认为我军是过路部队,因而采取了坚守顽抗的打算和侥幸的观望态度,幻想我军知难而退,放弃对其歼灭性的攻击,所以,他们一面日夜不停地加修工事,一面整顿内部组织,调整部署,把五分之二的兵力加强在外围各个据点上,并储备了一定的作战物资。这样一来,就给我军造成了难于意料的更大的困难。

18、19日,我军相继发起攻击。第124师急于摆脱首战失利的阴影,这次出战是奋勇争先。不料,事与愿违,370团在攻击广益纱厂和郭湾两处据点时,均由于包围不严,没能切断敌之退路,致使守敌全部逃窜。371团再次对高楼庄之敌发起攻击,但由于未接受上次失利教训,在伤亡285人的情况下,又告挫败。至此,该师数次攻击不利,军首长不得不令其暂时停止外围作战,进行严肃的检讨,以利继续作战。

第125师、第126师经数日激战,攻占了各个据点,基本上完成了预定任务,但同样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伤亡。如第125师374团进攻东关园战斗,守敌仅200多人,我军动用了两个步兵连,加上军炮兵团四个连和师炮兵营的全部火力支援,可以说是占绝对优势,最后虽然将敌大部歼灭,我军却也伤83人,亡10人。第126师377团进攻傅家庄,先用炮火足足轰击了30分钟,摧毁了绝大部分工事,打得敌人几无立足之地,我军步兵乘机发起冲击,激战两小时,全歼守敌一个营,计毙敌百余人,俘123人,然而,我军也伤136人,亡17人。这样的战果,当然不能算作令人满意的成绩。

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是林彪、罗荣桓一贯坚持的用兵原则,也是四野部队的光荣传统。安阳战斗出现的这种始料不及的情况,自然令42军首长的心情十分沉重。4月22日11时,刘兴元、吴瑞林两人向四野总部发出一封电报,对安阳战斗伤亡大的原因做了检讨:

(甲)对安阳敌外围作战中我伤亡大主要原因:

(一)缺乏攻坚经验,队形密集,不善于封锁敌火力点。

(二)轻敌观念,不严格攻击准备,在准备过程中不熟悉,检查不周到。(三)开始未重视进迫作业,冲锋距离较远。

(乙)攻击作战中,数次未能全歼敌人,原因为敌人沟壕纵横相连有荫蔽退路,我们攻击准备前未能完全判断敌退路,故攻击发起后敌人一部顽抗一部荫蔽撤退。以上我正教育纠正中。(4)

这时,渡江战役的胜利捷报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四野大军亦已开进在南下途中。在一片欢欣鼓舞、凯歌向前的形势下,来自安阳前线的这份战报,无疑是一份生动的教材,它有助于我军将士克服轻敌和麻痹大意思想,不让胜利冲昏了头脑。4月23日,四野总部向各部队军、师以上首长,转发了42军的上述电报,借以引起高度警惕。同时,电复第42军:

刘吴(各军转各师):

22日11时电收到。

同意你们对安阳外围战斗伤亡大的原因的检讨,从你们这次战斗教训中又一次的证明,凡不熟悉四快一慢、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交通壕作业等办法的部队打起仗来就很吃亏,就会伤亡大胜利小。因此盼你们根据此次教训抓住这几条主要战术进行具体充分的教育,务使各级指挥员都能了解,这样在以后才能把仗打好,否则将使部队难获胜利,且使本身很快消弱。

林罗刘

四月廿三日(5)

林、罗、刘的指示,使第42军首长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同时又感受到了巨大鞭策。他们决定,各部队先拿出三天时间,总结、吸取前几次战斗的经验教训,进行各项具体攻击准备工作。27日,全军统一行动,继续作战。

在随后的三天里,各部队普遍开展了发扬军事民主,进行广泛讨论的活动。指挥员们下到连队,同战士们一起看地形,查准备,提困难,想办法,引导他们打破顾虑,提高情绪,鼓励再战决心。第126师的苏副师长亲自来到在第一次打傅家庄失利回来的377团5连,和战士们边看地形,边研究再战打法。他一一指明应该如何配备火力,如何封锁敌人,如何改造工事等,整整研究讲解了四个钟头,战士们听了纷纷说:“早这样作,早打下来了。”当了解到上一次战斗我军炮火极猛,战士们普遍害怕炮打着自己人的情况时,苏副师长作了详细的说明,使大家明白了我军火炮阵地离前沿仅100米左右,炮弹不会拐弯,打不着自己人的道理,战士们听罢豁然开朗,相视而笑,从而彻底打消了怕炮打自己人的顾虑。有的战士提出“地堡不好弄”,旁边的人就说:“用百斤炸药轰他一家伙!”而昨天跳下沟又安全回来的5班付小文同志马上说:“不用,我亲眼看到下去没事,保证打不着人。”大家都相信他的话是千真万确的。还有的人提出“昨天用的梯子过短,大梯子又太笨,向沟下溜又快又好,但不能跳”。就这样,边提边讨论,大家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解决。最后,师、团首长再三征求大家的意见,在大家一阵“没有了,保险打下来!”的笑声中散会了,5连的消沉、埋怨等情绪由此一扫而光。(6)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工作,全军干部战士们摩拳擦掌,以高昂的斗志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战前准备越精细,战时打得就越漂亮。4月27日7时许,随着军首长一声号令,第124、155、125、126师同时向各预定目标发起了强大的攻击。这一回,我军是有备而来,战前练兵中苦心琢磨出的招数全都派上了用场,仅用大半天时间,就攻克了所有敌外围据点,全线逼近护城河,对城内守敌形成了势如铁桶般的包围。

历时10天的外围作战,我军是先难后易,越战越勇,敌人则是惊恐万状,已成瓮中之鳖。第42军首长决定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趁热打铁,攻取安阳城。4月28日,军党委向全军下达了《对攻歼安阳敌匪的战斗号召》,全文如下:

安阳敌匪对这一带人民多年来即实行残酷的奸淫烧杀,人民渴望我军前来解救他们。而匪帮们直到现在仍旧执迷不悟,不肯听从我们劝其投降的忠告妄图顽抗,以期继续摧残人民与维持其反动统治,因此为坚决执行第四野战军总部的命令,及答复人民的热烈要求,我们坚决要攻克这一反动孤立的据点。

经十天的外围作战,城外的敌人据点已全部清除,消灭敌人两千余,开始打击了敌人的守备决心。在外围作战中,我对敌之特点及工事构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敌人知道了我决心攻打安阳,因而其中下层匪官和士兵也更加动摇。我们有四野总部和兵团首长的正确指挥,有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有人民的热烈的支援,以我们周密的准备,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及猛烈的炮火,消灭这样孤立无援的土匪部队,是有着必胜的把握的!

我们特号召全军同志英勇前进,坚决打下安阳城,活捉郭清、武尽仁、王三祝等匪首,为数十万人民除害,为南下大军扫清障碍!

为了彻底、干脆、全部地歼灭安阳敌匪,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敌人是狡猾的惯匪,而且凭借着坚固的工事,所以我们在战前就更须要有充分周密的准备,如部队的战斗动员,各种战斗任务与组织的划分,地形敌情的了解,近迫作业的进行,步炮协同的研究,兵力火力的配备,攻坚器材与弹药的准备,突破各种障碍的反复演习,战斗队型的运用,纵深的街道战斗之训练,爆破、架桥、架梯等技术的熟练,研究种种困难的克服,以及后方勤务工作的准备等等,这一切工作都必须作好,才可以保证战斗的迅速完满的胜利。“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就是林总所多次教育我们的一条原则。

安阳是近十万人口的工商业城市,且为历史上有名的古城,人民长期受匪帮们的压榨欺骗,对我必不甚了解,故进入城市后必须严格遵守政策纪律,以扩大我党我军的影响,保护一切城市设备与工商业,严禁侵犯人民利益,并须正确地执行俘虏政策,以争取在安阳战斗中的“军政双胜”!

为此我们更号召在此次战斗中要创造全军范围内的战斗模范连队,其条件如后:

(一)迅速排除各种障碍,突破敌之防御工事,打开缺口,并巩固之。

(二)纵深作战中大胆插断与分割包围敌人。

(三)灵活地运用战术,勇猛坚决地打垮与歼灭敌之反冲锋部队。

(四)完全作到保护一切原封不动,缴获归公,遵守群众纪律。

(五)执行优待俘虏政策,无一违犯者。

根据以上条件在攻击前很好动员准备,为争取“军政双胜”而努力,并在战后根据每个部队的具体任务及情况实行广泛的评论,以选出这样的模范单位,将给以记功并各奖以荣誉锦旗一面,以资激励。望各部队响应这个号召,为争取全歼安阳敌匪而奋斗。

军 长 吴瑞林

政治委员 刘兴元

副军长 赵东寰

政治部主任 郭成柱(7)

《号召》下达后,得到了全军指战员的热烈响应。他们对照林彪司令员历来所倡导的“一点两面”、“四快一慢”等作战原则,用了一周的时间,穿插进行了各种攻城准备工作。步、炮各级指挥员尤其是各突击团与爆破连的指挥员带领各战斗小组长、各种火器射手,深入前沿,反复侦察地形,对敌之城墙上下、护城河里岸的各个发射点、暗堡的位置及其对我军的危害,作了详细的了解和研究,并选定了便于屯兵、配置战斗队形与接近敌人的小西门、大西门以北50米处,北门以东150米处为突破口。进而具体勘察了进攻道路,确定了各种火器的发射阵地。

担任攻城任务的各步兵师,集中了大量人力和工具,在有组织的火力掩护下,昼夜不停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作业,在通向各突破口的地方,挖掘了50余条露天交通壕和便于爆破护城河的坑道,构筑了5000余个防炮洞、弹药室和救护室,开辟了6条宽2米、长25000米、可以通行担架的通道,改造并加强了我军围城阵地的各种工事。

针对敌情特点,各部队均由上而下地把各种火器进行了有计划的组织和分工,各炮兵群的主要任务是摧毁敌城上各个发射点,压制敌人掩护步兵实施突击,各分队之轻重机枪火力,以师为单位进行了调配,按照已编号的敌之大小地堡、暗堡、发射点划分了明确的射击任务。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的步炮协同的作战计划,对担任突击、爆破任务的分队,专门进行了步炮协同作战的战术教育。师、团均建立了步炮统一指挥所。每个担任攻城突破作战的步兵团,均以两个突击营、一个二梯队营和一个专门爆破连组成,并以营为单位编成了“四组一队”。随后,各部队根据不同任务进行了1~3次战术演习,着重研究了突破作战的火力组成、队形运用、步炮协同指挥等。

物资器材方面也相当充分,共准备了炸药10000公斤,梯子80多个,木桥30余个和几万件扫除障碍用的工具等。军后勤部与司令部共同组织了检查组,对器材进行了细密的检查与鉴定,以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部队由上而下地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工作,普遍实施了遵守城市政策、纪律教育,并订出了保证完成任务的具体计划。377团政治部杨主任结合部队实际,别出心裁地提出订立合同立功,马上得到了全团战士们的积极响应。团里因势利导,制定并下发了统一的《合同立功书》:

一、火力组:(www.daowen.com)

1. 保证瞄准,打准,不浪费子弹,不惊慌。

2. 保证机枪打不着自己人。

3. 保证封锁住敌人枪眼,不让敌人发挥火力。

4. 保证弹药手供给弹药及时。

5. 小炮保证打不着自己人。

二、梯子组:

1. 不怕牺牲流血,完成任务。

2. 保证把梯子架好,稳固不坏,使突击组顺利通过,完成任务。

三、突击组:

1. 只要梯子架得好,架得快,架得稳固,架得正当,我们保证能突进去。

2. 保证突击时不论怎样,就是剩一个人也坚决完成任务。(8)

376团的政治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该团6连接受了攻城尖刀任务,大家都很高兴,但个别人员对送炸药有顾虑,怕炮打自己人,怕炮摧毁不了工事。团领导根据这一思想情况,便通过炮兵与担任扫清外围的连队给6连全体同志写信,提出保证:“坚决为爆破连打开道路”,使6连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领导上见状又提出:“是否敢和2连挑战?”6连全体同志马上紧张起来说:“一定挑,不敢挑是狗熊。”就这样,经过互相挑战,激发了全团指战员们的革命英雄主义情绪。2连指战员一致的口号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叫”,并提出:“党员要在战斗中,给群众带上去,要在困难环境,给群众出主意想办法。”2班全体同志说:“我们要在攻击安阳城战斗中,争取全班立功”,张殿荣同志坚决要求上级:“第一包炸药让我送。”6连班以上干部在支委扩大会议上纷纷表示,保证给什么任务,完成什么任务。9班全体同志提出:“送炸药时组不出组,班不出班,就是最后剩下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李恒才同志要求上级在战斗中考验他,争取立功入党。温成起同志说:“我从前落后,别人均不喜欢搭理我,这次一定去掉大家对我的坏认识。”孙昌仁同志说:“我不完成任务,誓死我也不回来!”6连炊事班也不甘人后,响亮地提出:“如果其他班完不成任务时,我们炊事班上去给完成任务。”(9)

4月30日,第13兵团首长为了加强安阳我军的作战实力,又把第47军第160师、太行5分区的两个步兵团和第38军炮兵团调到安阳城下,配属第42军作战,这些生力军的到来,使安阳我军如虎添翼,守敌则是插翅难飞了。

在随后的几天,我军一刻不停地加紧攻城准备工作。要接近安阳城墙,首先要越过围绕城墙的护城河。河面宽约10余米,深约3米,河底密插竹片,竹尖朝上,修有锁沟堡,枪眼与河岸成水平线,地堡外还埋有拉发雷,绳子直牵在地堡内。地堡的暗火力封锁了河这边的开阔地,与城墙上火力上下交叉。地堡修得十分坚固,第一层是圆木,上覆土,土上铺一层石子,再覆一层土,最上面铺的是一层铁轨,再覆厚土。这种用三层料、三层土构筑而成的工事,炮打不透,枪射不进,成为我军攻城的头一道障碍。

任务落在军直工兵营的肩上。军工兵主任白涛和教导员李桂寿带领工兵2、3连,配属124师攻打小西门,工兵营副营长蒋子云带领工兵1连配属125师在大西门外攻城。125师师长彭龙辉要求工兵1连,用三天两夜的时间,克服护城河,炸掉锁沟堡,为部队总攻开辟道路。

蒋子云和连队干部到前沿勘察地形后认为,护城河只能用爆破出的土方来填塞,装药室远不得,近不得,爆破的位置要准确,药量要适当,爆破的土方要正好填平一条全师总攻的通路。当时没有测量仪器,只能靠目测和土法计算,难度非常大。于是,他们动员全连同志一起出谋献策,最后提出了两个接近护城河的方案,一是采取地面掘进交通壕作业,这样虽然速度快,省人力,但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下,容易造成部队伤亡。二是采取坑道作业,这样虽然挖掘难度大,速度慢,但隐蔽,不容易暴露我军的意图。彭龙辉师长批准了第二个方案。

紧张艰难的坑道作业开始了,蒋子云同志回忆说:“为了充分发挥爆破的效果,我们把坑道的路线选在对准城西墙上的一条裂缝处,这样爆破时较别处易于震塌。坑道口利用了一座民房,在房中挖洞口,出土倒在院中,敌人在城墙上也看不见。坑道宽1米,高1.2米,用两个排轮流作业,一个排作预备队。坑道内没有照明设备,只能用煤油灯照明。由于不通风,作业时熏得人眼睛流泪,嗓子呛得冒烟,也没有仪器测量,只能掘进几米后便从地下往上面通出一节竹竿或枪通条来观察,掌握坑道的方向和装药室的位置。挖了一天一夜后,遇着一个水塘,又发现城墙的裂缝外从上至下有一条垂直白石灰线,正对着我们的坑道,我们分析可能是敌人发觉了我们的意图。为了避开水塘和防备敌人破坏坑道作业,决定从左右分开挖两条坑道。两条坑道分开掘进一段后,在右边的坑道里听见沙沙的响声,判断是敌人也在朝我们这边挖坑道。我立即将情况报告了师首长。彭龙辉师长到坑道内了解情况,指示我们采取如下紧急措施:一方面准备坑道战斗,并制造假的掘土音响迷惑敌人;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突击左边坑道,抢在敌人前面完成任务。

“为了战争的胜利,同志们更拼命地干了,因通风不够,坑道挖得越深,呼吸越困难。敌人的炮弹比以往更加疯狂地往坑道上打,烟火呛人。战士们昏倒的次数增多了,抢救出来休息片刻,又继续干。完成了最后的工程后,离护城河约10米处挖好了装药室,填了1000公斤炸药,用了两套点火具,一切都准备就绪。……”(10)

5月5日下午6时,担任攻城任务的各步兵师,在军首长的统一号令下,展开了抢占护城河与外壕的战斗。我军首先集中所有的火炮,向敌人实施了半个小时的猛烈轰击,紧接着,各工兵连、排利用早已构筑好的坑道,先后爆开了护城河通道。据蒋子云同志回忆:“下午5时左右,随着师首长的一声‘点火’令下,两套点火具同时发火。‘轰’地一声巨响,顿时尘土飞扬,烟雾弥漫。爆破成功了!全部的土方倾泻在护城河,正好填平一段约10米长的通路。敌人的坑道被炸塌了,挖坑道的敌人全部被埋在里面,地堡也被土封住了。”(11)

在一片片浓黑的硝烟中,我突击部队迅速出击,平均不到两小时,就消灭了已被炸得晕头转向的外壕之敌,直逼城垣。随后,各单位的专门爆破连队,开始在城墙根下构筑药室,装填炸药,等候军里的总攻讯号。

与此同时,吴瑞林下令,将敌人原来的铁丝网拉上,再把漳河的水引来灌满护城河。这是执行朱总司令指示的“不许跑掉一个敌人,跑掉一个亡命徒就是给人民增添痛苦”的具体措施。(12)

守在城墙上的敌人似乎明白了等待他们的可怕命运,不顾一切地组织火力封锁,拼死抵抗。加上这时天色已黑,给我军的爆破带来了不利影响。第126师376团6连担任爆破北关城墙的任务,2班长赫贵顺和他的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一连进行了4次爆破,可还是没有把药室炸好。营里决定再用5包炸药炸一次。这时,赫贵顺的小组只剩下3个人,送5包炸药还缺两个人。他对其他小组的同志说:“我们还缺两个人,谁再自告奋勇上去一趟,英雄好汉就表现在这个时候!”“我去!”王树歧、温盛琦、李宝忠3人应声而出。赫贵顺把6个人重新组织了一下,每人扛起40斤的炸药包冲了上去。团政委看到赫贵顺表现如此神勇,当即宣布他代理副排长,并记大功一次。

城墙实在太厚,5包炸药响过,仍然没有把药室炸好,上下炸得很大,但深度不够。赫贵顺想起动员大会上团长的话:“突破口不炸开,部队是突不进去的……”于是他毅然带领几个战士,拿着铁镐冲了上去,在我轻重火力的掩护下,硬是一镐一镐地刨开砖墙,挖好了药室。随后,他迅速跑回阵地,把大小炸药包按人力重新分配了一下,并动员第一组的同志分头给送大批炸药的爆破员带路,他自己则跑到最前头指挥、鼓励、检查。15分钟后,74包炸药安全地送进了药室。就这样,赫贵顺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下,跑上跑下,一共26次,组织指挥装填了1000多公斤炸药,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艰巨任务,为部队总攻铺平了道路。战后,军首长为表彰赫贵顺的大智大勇,授予他“特等功臣”的光荣称号。(13)

5月6日5时,赫贵顺装填好的炸药因部队运动,不慎提前炸响,将城墙爆开了一个上宽23米,下宽9米,55度斜坡的大口子。126师首长见状,当机立断,命令第一梯队376团立即抢占突破口。该团指战员们犹如出笼的猛虎一般,转眼间便抢占了突破口,随即猛烈向两翼发展,很快就肃清了突破口两侧约500米的正面城上的敌人。5点28分,该团全部突入城内,第二梯队378团紧跟其后,进至突破口两侧,准备投入纵深战斗。

本来,军首长的原定计划是各师爆开城墙后统一行动,但是,126师这时已经突入城内作战,吴瑞林军长于是提前发出了总攻击的讯号。他把军指挥所设在铁路车站的水塔上,以便观察全局,并通过3条早已架设好的电话线,指挥各团作战。

天亮时分,我军的3个突击点均已登城成功,全部7个团的兵力立即乘胜展开了纵深战斗。面对惊慌失措、四处逃散的敌人,我军战士们与敌人短兵相接,表现出了机动灵活的作风和良好的战术素养。378团1连在总攻击发起后,连长孙德山带着1排、2排一下子就冲到二街和三街,占领了有利地形,集中火力打垮了迎面的敌人。他告诉同志们上好刺刀,准备好手榴弹,追击敌人。并命令4班绕到敌人后面,准备包围歼灭敌人。果然,敌人四散奔逃了,但在孙连长布好的口袋阵中,一个排的敌人完全做了他们的俘虏。这时,3排已经从1、2排的侧翼插了进去,正碰上被2连堵过来的敌人一个骑兵排,他们立刻布开火力,向敌人猛扫,敌人被压缩到一个大院子里,很快被解决了。9班最初看见前面一座房子门口有敌人的一个哨兵,但一转眼就不见了,他们立刻跟踪追到那一个院子门口,喊道:“交枪吧!解放军优待俘虏!”敌人没吭气,他们就对着院子里打了一排子枪,这时,只听里面高喊:“别打了,老乡,我们交枪!”随着就扔出了步枪、机枪,又走出了38名俘虏。就这样搜索了5座院子,一共俘虏了300多俘虏。在搜索第4个院子时,5班长郭云成一下子冲到屋子里去,看见炕上一个穿便衣的胖子正在假装镇定的坐着,郭班长立即叫他站起来,问他是做什么的,胖子回答是做买卖的,郭班长接着问道:“你不是土匪司令吗?”那胖子脸上变了颜色,但仍故作镇静地极力否认。郭班长便用河南口音对他说:“你不是姓王吗?我认识你,你还到过我们庄里去过呢!”那胖子说不出话来了,脸上死一样的惨白,终于不得不承认:“我就是王景昌。”战斗结束后,1连共俘敌旅长以下748名,轻机枪11挺,冲锋枪两支,步枪284支,短枪22支,步枪子弹万余发及其他军用品一部,成为126师战绩最突出的连队之一。(14)

安阳守敌的末日到了。我攻城部队大胆穿插,将守军迅速分割包围成5块。在我军的强大压力下,城内各个角落到处响起残敌们“我们投降!我们真不打了!”的哀叫声,几个罪大恶极的匪首起先还企图逃窜,但他们跑到哪里,都躲不过我军战士的眼睛。374团通信队的通信员张树林在搜索中,忽然看到从一辆小汽车里跳出两个敌人,跑进旁边学校的后院,张树林立刻奔了过去。他一眼发现里面的一间小屋里有人影在活动,摸过去从窗子上一看,有好几个满脸横肉的家伙正在准备躲藏。他便高喊:“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屋里的一个身材高大的胖子一看大事不好,马上伸手掏枪,机灵的小张握紧冲锋枪,对准胖子就是一梭子,胖子应声倒毙。这个顽抗到底的家伙,正是恶贯满盈的匪首郭清。(15)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我军全歼守敌10000余人,至6日8时,攻城战斗胜利结束。在整个安阳作战中,第42军也伤亡了2704人。

在随后的接收城市过程中,42军指战员们严格执行了军党委事先制定的城市政策和纪律,一丝不苟地做到了“保护一切,原封不动,缴获归公”的要求。某连战士夏玉清在南下行军前,发给他的两双鞋都穿不下去,只好把鞋子前头剪开个洞,让脚指头露在外头。安阳战斗打进西关纺纱厂时,敌人丢下了许多鞋,夏玉清看看地上的鞋,又看看脚上的鞋,心想:“那么多鞋,准有比自己穿这双大的,挑一双穿吧。”忽然又想不对:“这是犯纪律,坚决不能动。”这时,班里的一位新战士熊林拿着一双青布鞋走过来说:“老夏,你脚穿的鞋不是小吗?你看这双怎么样?小的话那屋里还有呢!”夏玉清说:“上级总向咱们讲纪律纪律的,你忘了!”说完就走了。熊林也觉得不对,便把鞋放回了原处。夏玉清回到屋里,心里又寻思开了,自己的鞋坏成这样了,穿一双上级也不会说什么。于是他偷偷地找来熊林,又来到刚才那间屋子,那双青布鞋还放在墙角没人动。夏玉清穿上它,走了几步,满意地说:“这鞋不大也不小,正好,这回行军可不成问题了。”刚想往外走,猛然又想起来:“这不是犯纪律吗?这么多的鞋别人都没有动,为什么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反而不能制止自己呢?”最后,他坚决地把鞋放在原处,穿着那双露着脚指头的旧鞋走了出来。(16)

战后,全军评出了4个“军政双胜”连及大批模范班、排与个人,并对执行城市纪律良好的步兵第124师专门进行了奖励。为此,第四野战军总部还特意发来了嘉勉电:

瑞林、兴元、成柱同志转四十二军全体同志、并告各兵团、各军、特司及野后:

你们关于攻克安阳后执行城市纪律情形的报告,业已收悉,此次纪律很好,甚为欣慰,望对于纪律最好的部队及保护西关工业区、车站、电灯厂、面粉公司、纱厂及北关医院有功的部队,着予传令嘉奖,某些指战员在战场上和敌营房内拾到的资财、笔、表、金银等全部交公,自己宁肯饿肚子,见了食物也不吃,严格遵守了缴获归公原封不动的规定,所表现出的范例,亦望予表扬。

四十二军进入安阳的纪律,较之一月间在北平西郊与丰台时的纪律是大进了一步,这种进步是你们实行反对无政府无纪律斗争与加紧进行纪律教育的结果,这就说明:只要认真地克服无政府无纪律现象,认真地进行纪律教育和检查纪律,则纪律没有整顿不好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检查尚存在着的缺点,并力求改正,以便使你们的纪律更加提高一步。

林 彪

罗荣桓

萧 克

谭 政

陶 铸(17)

安阳的解放,使多年来在敌人黑暗统治下的当地人民获得了新生。5月12日,安阳军民举行祝捷大会,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地走上街头,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一位记者用他那生动的笔触,记录下了当时的感人场面:

“明天开会时部队要从城里经过”,这一个消息在11日的下午便传遍全城,工人、学生和商店立刻愉快的忙碌起来,准备欢迎进城的人民解放军。

一夜之间,街上便扎起几座精致的彩坊。12日天还没亮,在城中心鼓楼顶上便有一面鲜明的红旗在微风中招展着。无数“庆祝安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的巨幅横条标语,也随着在十字大街的上空飞舞起来。太阳刚爬上古老的城楼,城内和四关便掀起一片喧天的锣鼓声,呜呜的号角声,愉快的欢笑声。无数的人群从各个角落、各个巷口里涌出来,涌向鼓楼前的十字大街。鼓楼前立刻拥挤得水泄不通。欢迎的行列,从北门一直摆到东门。安阳乡师、彰德中学、大公中学、第一临小、师范附小等18个中小学,天刚亮全部学生都在学校里集合,连饭都来不及吃就带着他们连夜扎好的花朵和写好的慰问信,赶到鼓楼大街。教师怕挤坏了六七岁的小学生,不叫他们去,他们坚持着说:“非去看看不行!”在西关,数百铁路、面粉、小车工人更以极度欢腾的心情,积极筹备欢迎自己的队伍。曾经向安阳匪徒作了艰苦斗争而保护了铁路器材的完整的安阳铁路工人,听说要欢迎自己的队伍,也纷纷准备了标语、小旗和花朵。连解放前因匪徒的迫害而失业的工人今天也赶来参加。

记者继续描述道:“8点钟左右,在城郊数里外响起了锣鼓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不多时,西门便涌进了农民行列。他们都是从几十里外甚至百余里路以外赶来的。离安阳近百里的七区农民从11日的下午便背着行李,抬着锅和粮食赶到安阳城外。五、六区的农民天一亮就爬起来,饭都顾不得吃带上干粮就往城里赶。老乡们乐得咧着大嘴说:‘多少年没进城了,这回可要好好看看啦!’农民们在城郊汇成了汹涌的巨流。许多白发老大娘和小脚大嫂提着她们绣好的慰问袋和鸡蛋,也跟着队伍后面走进来。这一幅生动的图画,也使我们引起了对过去的惨痛回忆。当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包围了安阳之后,一个老大娘向战士们述说匪徒打死了她的丈夫,活埋了她的儿子,她痛哭着要求战士给她报仇。许多村庄的老百姓用瘦得跳起青筋的手端着糠菜糊糊给战士看,并且念着他们自己编的歌谣:‘我们种麦你们(指城内土匪)抢粮,你们吃里面的(指小米)我们吃糠!’同时我们又想起当解放安阳的消息传到各个村镇后,引起的一片欢腾景象。人们像疯狂了一样,在街上蹦着、跳着、喊着:‘以后的日子可好过了!’林县三区的一个老汉,在街上听到这个消息,拿起地上卖油的梆子,一面敲着一面唱起来。看吧,现在农民们已经从被解放军打得残缺不全的城门内走进安阳城。他们脖子上插着小红旗,拼命敲打着生了锈的锣鼓。安阳二区的一个老大爷对记者说:‘安阳城从来也没这样热闹过呀!’”

细心的记者发现:此时此刻,“楼窗里、房顶上、鼓楼上都站满了欢迎的人群。鼓楼大街的一个白发老大娘,换上干净的衣服,叫她的小孙子把她扶上鼓楼,准备一睹解放军的雄姿”。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一阵嘹亮的军号,吸引了千万双眼睛。鼓楼南街转弯处出现了金光闪闪的军乐队。‘来了!来了!’人们不由得一齐向前挤着。在一幅毛主席的巨像后面,走来了解放军雄壮的队列。看吧,什么队伍有这样年轻,这样雄壮。绿色军装,闪亮的刺刀。战士们涨红着脸,兴奋地望着欢迎者。人山人海里爆发出雷动的掌声。多少张嘴,多少只手,在热情地喊着,摇着。朵朵的红花和无数的慰问信,一齐飞到战士的手里。五彩缤纷的小纸片,从鼓楼上飘落到战士的身上。一个穿着黑制服的小学生,从队伍里钻出来,把一朵红花悄悄地插在战士的背包上。霎时,战士的身上,高大的马头上,轻重机枪上都插满了花朵。战士笑了,欢迎人群也笑了,整个人山人海都笑了。”(18)

(1) 军委关于安新之敌由东北部队附带扫清给陈毅、邓小平的指示,1949年1月31日。

(2) 吴瑞林:《忆安阳新乡战役》,载王迪康、朱悦鹏、刘道新、邢志远、张文荣编写:《第四野战军南征纪实》,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213页。

(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1956年初稿。

(4) 刘兴元、吴瑞林4月22日致四野电。

(5)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关于进行作战动员和进行战术教育给各军、师的指示,1949年4月23日。

(6) 126师政治部:《安阳作战政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报告》。

(7) 《解放安阳的勇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政治部出版。

(8)  126师政治部:《安阳作战政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报告》。

(9)  126师政治部:《安阳作战政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报告》。

(10) 蒋子云:《工兵巧克护城河》,载王迪康、朱悦鹏、刘道新、邢志远、张文荣编写:《第四野战军南征纪实》,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218页。

(11) 蒋子云:《工兵巧克护城河》,载王迪康、朱悦鹏、刘道新、邢志远、张文荣编写:《第四野战军南征纪实》,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218页。

(12) 吴瑞林:《忆安阳新乡战役》,载王迪康、朱悦鹏、刘道新、邢志远、张文荣编写:《第四野战军南征纪实》,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页。

(13) 《特等功臣赫贵顺》,载《解放安阳的勇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政治部出版。

(14) 《一个连俘敌七百四》,载《解放安阳的勇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政治部出版。

(15) 《匪首郭清就歼记》,载《解放安阳的勇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政治部出版。

(16) 《一双青布鞋》,载《解放安阳的勇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政治部出版。

(17) 《解放安阳的勇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政治部出版。

(18) 《狂欢的一天——记安阳军民的祝捷大会》,载《解放安阳的勇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政治部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