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述最终选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合理性这一评价目标。下面将对要素层中27 个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和数据取得方式予以逐一说明。
(1) 财政投资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D1
反映高等教育投资主渠道作用发挥的指标。各国高等教育投资虽然呈现多元化趋势,但财政投资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是评价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财政投资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2) 学杂费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D2
反映高等教育投资中学生和家庭负担情况的指标。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各个国家的学生和家庭都承担了一定比例的学杂费,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私立性质的高校中学杂费的比例更高。学杂费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3) 其他来源主体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D3
反映高等教育投资来源主体多元化程度的指标。自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提出以来,投资来源主体多元化日益成为一种趋势。除财政投资、学杂费之外,社会捐赠、民间投资等渠道投资的数量越来越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其他来源主体占教育经费总收入比例的计算公式为:γ = 1 - α - β,其中α、β、γ 分别表示指标D1、D2、D3 所对应的取值。
(4) 普通高等教育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比例D4
反映对普通高等教育投资这一办学形式重视程度的指标。高等教育投资支出按照办学形式来分,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形式,普通高等教育作为最为重要的一种办学形式,这一比例关系反映了高等教育投资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视程度。普通高等教育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支出明细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5) 成人高等教育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比例D5
反映对成人高等教育投资这一办学形式重视程度的指标。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这一比例关系反映了高等教育投资对于成人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视程度。成人高等教育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支出明细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6) 事业性经费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比例D6
反映高等教育投资个人及公用经费方面分配情况的指标。按照使用方向分,高等教育投资可分为事业性经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两类,这是中国在教育统计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标准。从统计角度,事业性经费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项目。事业性经费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支出明细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7) 基建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比例D7
反映高等教育投资在基本建设方面分配情况的指标。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基本建设支出是指由国家发展部门安排的,学校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支出。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合并等部署的推进,全国高校近年来都进一步加大了基本建设投资力度,这一评价指标对于衡量投资结构是否合理具有重要意义。基建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支出明细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8) 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D8
反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与教师比值的指标。从统计学角度,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其中,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 生数+硕士生数× 1.5+博士生数× 2+留学生数× 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 学生数× 0.3+函授生数× 0.1;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 0.5。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可以由《中国统计年鉴》 各级各类学校生师比统计表的数据直接查得。
(9) 高校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D9
反映高等学校师资力量的指标。全体教职工数,不仅包括上述指标中提到的教师总数,还包括高校其他行政、辅助人员的总数。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反映了一个高校投入教学、科研活动的教师数量,对于评价一个高校在人力资源方面投资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可以由《中国统计年鉴》 的高校教职工情况表的数据计算得到。
(10) 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D10
反映高校投资事业性支出在每位学生中平均分配情况的指标。从统计学角度看,事业性经费支出分为“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两部分:个人部分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公用部分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各级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表直接查得。
(11) 人员经费占事业性经费支出比例D11
反映高等教育投资中人员经费支出情况的指标。如前所述,事业性经费支出包括个人和公用两部分,这一指标是指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之和与事业性经费支出的比值。人员经费占事业性经费支出比例,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支出明细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12)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D12
反映高校学生能够享受的教研设备平均值的指标。根据教育部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 的规定,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折合在校生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可以通过《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分省情况表和折合后的在校生人数计算得到。因为折合在校生数的计算较为复杂,而且缺乏一些年份的统计数据,本书在研究中对于15 年的数据均采用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直接除以普通高校学生数得到。因此,这一数据与国家每年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有一定差异。
(13)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D13
反映高校学生能够享受的教学、行政用房平均值的指标。根据教育部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 的规定,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全日制在校生数。为了统一口径,本书中对于生均教学行政用房这一指标,通过《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中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情况表的教学及辅助用房x、行政用房y 两项数值得到教学行政用房总数,再利用计算公式:α=(x +y)/z 得到。式中z表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数,因此,这一数据与国家每年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生均校舍面积或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有一定差异。
(14) 生均图书册数D14(www.daowen.com)
反映高校学生能够享受的图书平均值的指标。根据教育部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 的规定,生均图书册数=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本书所确定2001 年以来的生均图书册数,是通过查阅《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中普通高等资产情况表中一般图书的册数,除以普通高校学生数而计算得到。因缺乏统计资料支撑,本书根据相关论文的研究和考虑平均的增速,综合确定了2000 年之前的相关数据。
(15) 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占GDP 的比重D15
反映国家高等教育投资水平的指标。从国际上讲,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总量占GDP 的比例是衡量该国教育投资水平的重要指标,无论是OECD国家和WEI 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进行相互比较与综合评价。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占GDP 的比重,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与《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内生产总值情况表的数据计算得到。
(16) 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D16
反映国家财政对于高等教育投资水平的指标。国际上一般用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国家财政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水平。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和《中国统计年鉴》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情况表计算得到。
(17) 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年增长率D17
反映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年度增长情况的指标。一个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水平的增长率,能够集中反映投资的可持续性程度,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年增长率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分地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计算得到。
(18) 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D18
反映生均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年度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关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率,能够集中反映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程度。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分地区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计算得到。
(1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D19
反映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国际上通行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15% ~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从统计口径上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18 ~22 岁年龄段) 的人口数之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以由《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中各级普通教育毛入学率情况表直接查得。
(20) 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D20
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院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采取自主择业的方式进行就业,因此在毕业时的一次性就业率就是统计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当然,因为在统计口径等方面的原因,还缺乏比较规范的统计公报资料。因为教育部每年都会向社会公布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这一数据可以通过查阅教育部的相关文献资料得到。
(21) 每10 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D21
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指标。一个国家加大高等教育投资力度的重要动力就是能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在10 万人口中高校毕业生数、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等指标都是反映这一问题的重要指标。从统计可得的现实性考虑,我们选择了每10 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这一指标,可以由《中国统计年鉴》 中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的表格直接查得。
(22) 科技论文发表数D22
反映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情况的指标。一般而言,教育学界普遍认为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因此,各国都将发表科技论文数作为高等教育投资之后所能得到产出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科技论文发表数可以由《中国统计年鉴》 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表直接查得。
(23) 专利申请授权数D23
反映高等学校经过申请实际获得专利授权的指标。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专利申请授权数可以由《中国统计年鉴》 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表直接查得。
(24) 出版科技著作数D24
反映高等学校在科技著作方面出版情况的指标。科技著作是高校科研水平的最为重要、直观的反映,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用于评价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版科技著作数可以由《中国统计年鉴》 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表直接查得。
(25) 科研成果转化率D25
反映高等教育投资能够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的相关规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是指高校通过适应市场需求,挖掘自身潜力,对科研成果进行后续测验、开发、应用、推广后,最终发展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形成新材料的比例。因为学术界对于科研成果转化率的理解还缺乏统一认识,相关统计报表还没有这方面的权威资料。根据教育部2004 年一项委托课题的研究,由清华、复旦等国内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结论指出,中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比较落后,每年实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不到十分之一。[8]考虑这一情况,经向有关专家请教,假设15 年间中国科研成果转化率是稳步提高的,设定1995 年至1999 年为8%、2000 年至2004 年为9%、2005 年至2009 年为10%。
(26) 高等教育投资对GDP 增长的弹性D26
反映高等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指标。所谓高等教育投资对GDP 增长的弹性,是指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的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的比值,即,其中e 代表D26 的指标值,ΔI/I 表示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的增长率,ΔG/G 表示GDP 的增长率。这一指标可以由《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计算得到其增长率,然后查得《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内生产总值情况表的增长率数据,即可计算得到每一年度的指标值e。
(27) 社会公众满意度D27
反映社会公众对于高等教育投资满意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是用于衡量社会公众态度的一类指标,无法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是通过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和一定范围内的群众代表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