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美国纽约大学校长、著名教育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D.Bruce Johnstone) 在其著名论文《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金融与政策》 (The Finance and Politics of Cost Sharing in Higher Education) 中,首次提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Sharing the Costs of High Education Theory) 这一概念,并在随后出版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 一书中,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包括:
(1) 国家财政的危机与高校经费缺口的矛盾。随着20 世纪30 年代、40 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各个国家可供支配的公共资金越来越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无疑会因此减少。与此同时,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却因培养人数的增长、培养方式的转变、培养质量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对投资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仅仅依赖一个国家财政支撑高等教育的模式,已经显得明显力不从心,也满足不了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随着国家财政的危机与高校经费缺口的矛盾日趋严重,各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单独依靠政府财政来满足本国的高等教育经费需求的模式必须尽快加以改变,而由多方主体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的投资责任,是一种必须迫在眼前的改革,这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产生的外在动因之一。
(2) 投资目的的限制与高校价值多元的矛盾。无论是什么样的投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趋利性。一个国家如果通过财政资金来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带来的明显后果之一,就是投资者会出于对自身利益、投资目的的考虑,对具体承担教育的大学进行积极干预。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轨道,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价值观念、学术追求也日趋多元化。因此,国家作为投资者,其统一的管理理念、价值追求可能会不符合一些大学的发展需要。如果投资者希望通过干预,来实现自己的投资目的,显然会形成一定的学术行政化、价值一统化,这无疑会对大学本身所应当富有的学术自主性、价值多元化等造成不利影响。一些大学尤其实力雄厚、自主性强的大学,甚至希望减少国家的经费拨款,以换取足够的自主权利和学术自由。这种投资目的的限制与高校价值多元的矛盾,也在逐步催生着成本分担理论。(www.daowen.com)
(3) 传统理论的缺陷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矛盾。如前所述,关于高等教育投资理论,先后出现了准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重要的理论,并对当时的一些问题给予了很好的解释。特别是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之后,各国投资高等教育的热情高涨,在一个时期内既促进了高校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投资的增加,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逐步走向大众化,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国家继续投资的热情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投资高等教育所获得的收益,并没有完全像人力资本理论所宣传的一样,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获得的收益明显不如预期。这种现实问题,也迫切需要对传统理论进行反思,亟待提出一种科学理论予以回答。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正是在关注上述矛盾、回应上述矛盾、解释上述矛盾的过程中,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体现了鲜明的实践品格和时代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