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钟瀚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跨媒介性”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电影”的历史研究,掣肘于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研究资料缺乏等原因,曾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1]而当“跨媒介性”理论进入中国电影的研究视野,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启发沦陷区电影史的书写,就成为值得思考的理论命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跨媒介性”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电影”的历史研究,掣肘于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研究资料缺乏等原因,曾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直到90年代,随着学界对“重写电影史”的呼吁,“沦陷区电影”研究也相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强调史料挖掘和积累基础之余,电影史研究同样需要在方法论层面寻找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范式。巧合的是,90年代起,西方兴起的“新电影史”研究开始重视电影的“媒体”特征。由于电影媒介本身的多元混杂属性,在关注作为媒介的电影时,势必会与其他媒体形态产生关联,由此产生的“跨媒介性”方法形成“新电影史”研究的“器件”(dispositif)转向。[1]而当“跨媒介性”理论进入中国电影的研究视野,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启发沦陷区电影史的书写,就成为值得思考的理论命题。(www.daowen.com)
有鉴于此,本文旨在借助“电影艺格敷词”(cinematic ekphrasis)的相关理论,对“沦陷时期”的上海影剧互动进行考源。通过对《回春曲》(1943)这部由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制作的故事片进行文本细读,考察此时期上海电影如何利用跨媒体的“改编互涉”,将作为叙事媒介的电影、戏剧与沦陷区影剧工作者的文化心态,乃至更广阔的社会事件、现实政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从这种意义上讲,研究沦陷时期上海影剧的互动关系,恰恰为探讨电影跨媒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性提供了良机。这些隐匿于“媒体”背后的美学和政治实践,对于公众理解沦陷区影剧工作者复杂暧昧的文化心理,应能起到重要的借鉴参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世纪影像:媒介艺术的理论探寻与知识生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