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欧美街头纪实摄影与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欧美街头纪实摄影与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也由此试图立于摄影与电影之间媒介互动的视角,在视觉性中心的意识下延引图像学研究,再聚焦到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欧美电影及摄影创作,以当地街头纪实摄影及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作为艺术联动,思考“影像时代”的电影与摄影的互文、互显、互动、互学关系,以其所共有的影像视觉性及时代精神,以此打开一种影像叙事范式的对话通道及图像诠释的可能。

欧美街头纪实摄影与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周子渝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

虽然社会经验和日常生活的种种表达仍离不开语言媒介,但以影像为轴心的视觉文化时代已经到来,以此视角勾连起摄影电影的关系化探讨——既是一种理论自觉,也是一种大众需求。鉴于此,20世纪30至4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Poetic Realism)已成风为一种电影类型分支,诸如彼时影响深远的导演及其电影作品:让·雷诺阿(Jean Renoir)的《衣冠禽兽》(La bête humaine,1938),马塞尔·卡尔内(Marcel Carné)的《天色破晓》(Le jour se lève,1939),以及让·格莱米永(Jean Grémillon)的《拖船》(Remorques,1941)等,无一不是通过唯美视觉画面意象来传达相似的现实社会阴暗揭露。而酝酿“诗意现实主义”的时代背景,则与当时的法国经济大萧条及世界范围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危险征兆有关。其中看似矛盾所包含着的“诗意”与“现实”,则在观照观众抒情性的审美和对于现状关怀,以及尊重的现实主义创作导向之间做有机的权衡和结合。

跨越媒介所抵达的创作旨向与同时期的欧洲街头纪实摄影不谋而合,犹如照镜子一般于历史之中形成对仗:法国既有匈牙利艺术家布拉赛(Brassai)的摄影作品《夜巴黎》(Paris de nuit),也有人文主义摄影代表双子星——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的巴黎平民影像,以及亨利·卡提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享誉盛名的“决定性一瞬”定格抓拍;英国伦敦则有街头纪实摄影大师比尔·布兰德(Bill Brandt)的粗粝真实摄影系列;瑞士还有雷内·格罗布利(René Groebli)于1949年时出版的诗意黑白摄影集《铁路魔法》(Rail Magic),画面风格让人联想到雷诺阿电影《衣冠禽兽》的开场。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应属届时美国纽约的街头犯罪纪实摄影师维加(Weegee),其代表摄影集《赤裸之城(不夜城)》(Naked City)收录了摄影师从1936年至1947年间,在纽约街头绝对写实的犯罪现场实录抓拍。以此所形成的摄影与电影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联系,还可追踪到一部好莱坞黑色电影《不夜之城》(Naked City,1948),以同名为题且维加本人也参与了整个电影制作的摄像环节。(www.daowen.com)

本文也由此试图立于摄影与电影之间媒介互动的视角,在视觉性中心的意识下延引图像学研究,再聚焦到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欧美电影及摄影创作,以当地街头纪实摄影及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作为艺术联动,思考“影像时代”的电影与摄影的互文、互显、互动、互学关系,以其所共有的影像视觉性及时代精神,以此打开一种影像叙事范式的对话通道及图像诠释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