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视角裂缝与镜头剪辑:媒介艺术的理论探寻

视角裂缝与镜头剪辑:媒介艺术的理论探寻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许有研究者认为视角的裂缝只是一种理性蒙太奇,借鉴戏剧冲突的艺术原则使得“相互独立的镜头在碰撞中产生某个思想观念”[37]。视角的裂缝似乎和理性蒙太奇的内涵并无二致。视角的裂缝不是画面并置拼接的必然产物。因此,根据特定概念或思想剪辑而成的理性蒙太奇并不一定带来视角的裂缝中生成的意义。《女收藏家》中出现视角裂缝的场景可能发生在一个镜头内。

视角裂缝与镜头剪辑:媒介艺术的理论探寻

或许有研究者认为视角的裂缝只是一种理性蒙太奇,借鉴戏剧冲突的艺术原则使得“相互独立的镜头在碰撞中产生某个思想观念”[37]。20世纪20至40年代,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列夫·库里肖夫(Lev Kuleshov)、爱森斯坦、伍瑟沃罗德·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在镜头组合上的探索证明画面的排列组合可以“唤起新的含义,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反应”[38],从而使影像成为思想意义的载体。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在对爱森斯坦电影的分析中提出,“影像的本质就是为思维制造碰撞”,这里的“碰撞”指的是影像将意义“传递给大脑皮层并且触动脑中枢和脑神经”[39]。影像之间和内部的碰撞对观众产生的精神影响可以调动观众的思维活动来呈现影像背后的意义。视角的裂缝似乎和理性蒙太奇的内涵并无二致。

对于这个观点,笔者回应如下。首先,视角的裂缝和理性蒙太奇不同。蒙太奇要依循某个“独立、绝对、不变的”剪辑原则才能脱离一般的镜头拼接而成为“蒙太奇”[40]。这个特定的剪辑原则可能是节奏、时长、声音、情绪等。这个剪辑原则也可以是概念或者思想,从而出现理性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可以归入传统路径中“概念示意”的模式,用不同的画面的冲突来暗示某个特定的概念或思想。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的古装神话剧西游记》“夺宝莲花洞”一集里有一组镜头剪辑,银角大王捧起紫金葫芦的近景,切到银角大王在漆黑背景里眨眼的大特写,再切到小飞虫从葫芦口飞走的特写,最后移到银角大王笑着对金角大王说孙悟空已经化在葫芦里的全景。[41]这一组画面拼接体现了理性蒙太奇的机制,提示了银角大王还未察觉孙悟空已经变成小飞虫从葫芦里逃脱的意义。但这个意义并不是在视角的裂缝里产生的,孙悟空变身脱逃的画面尚不足以构成另一个视角,仅是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片段的捕捉和描述。视角的裂缝不是画面并置拼接的必然产物。因此,根据特定概念或思想剪辑而成的理性蒙太奇并不一定带来视角的裂缝中生成的意义。在视角的裂缝中生成的意义并不是某个统领性的概念或思想,而是既非此也非彼的新意义。这个新意义并不是某个视角之内的片段,也不是两个视角之间的相似性。视角的裂缝也不一定依赖剪辑。《女收藏家》中出现视角裂缝的场景可能发生在一个镜头内。因此,视角的裂缝并不是理性蒙太奇。

其次,理性蒙太奇的解释“只能发生在语境之中”,不能离开主导的“思想观念”[42]。缺乏主导思想的理性蒙太奇会导致解释的多样性。爱森斯坦让我们考虑以下四个镜头:“白发老男人”“白发老女人”“白马”“积雪的屋顶”。当这四个镜头被组合到一起时,所提示的思想观念究竟是“白色”还是“晚年”就不明确。[43]爱森斯坦的《十月》(Oktyabr,1927)运用了理性蒙太奇。然而,即使是电影中的“神像序列”也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意义,这种对具体语境的依赖使得理性蒙太奇的意义生成不能脱离传统路径的局限。(www.daowen.com)

最后,对于爱森斯坦的理性蒙太奇来说,情感的变化是从影像到思想观念必不可少的环节。理性蒙太奇“把一系列影像组合在一起,激发某种情感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思想观念”,这里抽象的思想观念得以具象化的关键是“情感元素和理性元素的融合”[44]。相比之下,视角的裂缝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意义生成方式,不一定通过情感的感染,而是直接在两个视角的裂缝中生成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