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意义生成已在图像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得到研究。如果采用文化研究的视域,影像的意义可以生成于影像生产、影像表征、影像管理、影像消费、影像认同这个“文化循环系统”[1]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影像表征这个环节上,“影像的意义”这个概念有两种用法需要区分。第一,影像的意义可以来自影像所记录的历史现实,比如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直播的影像有意义,因为它所记录的是重要的历史时刻。第二,影像的意义可以来自艺术的创造,依靠影像本身的力量来生成意义。本文将在第二种用法上探讨影像的意义如何生成。在这里,笔者还需要对“意义”这个概念做一说明。意义可以有氛围、情绪、思想等诸多存在样态。本文关注的意义是“思想意义”,尤其是影像深层的思想意义,类似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符号学理论中所称的“钝义”,即“深层次的或者琢磨不透的意义”[2]。
影像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影像的意义需要思考的基础问题。这个问题源自一个哲学的困惑:当我们谈论影像的意义时,这个意义究竟是语言构建而赋予影像的,还是影像本身创造的。佩斯里·利文斯顿(Paisley Livingston)将这个困惑称为“转述困境”(dilemma of paraphrase),意义一经语言转述便让人难以判断来源,但未经语言转述的意义又不为人所知。(www.daowen.com)
面对转述困境,以往的研究呈现出意图辨识、语境解释、概念暗示三个路径。这些传统路径表面上解释了影像如何生成意义,却未能充分考虑语言和影像之间的张力,其理论后果是影像的意义生成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的说明。在本文中,笔者将立足影像本身提出“视角的裂缝”作为解决转述困境的思路。
用“视角的裂缝”指称一种影像意义生成的机制,即在影像呈现的不同视角并置在一起时,视角之间的张力能够生成本来不属于视角内部的意义。笔者将根据埃里克·侯麦(Éric Rohmer)导演的《女收藏家》(La Collectionneuse ,1967)来说明“视角的裂缝”如何在影像的层次上解决了转述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