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世纪影像:媒介艺术的理论研究与知识生成

世纪影像:媒介艺术的理论研究与知识生成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频论文的影像本体论反思通过重寻影像艺术本质与实在,并强调影像具备的自我衍生潜能,不断接近哲学本体论中“是”与“所是”间的互动状态。视频论文影像本体论建构,既离不开梳理概念生成脉络,也离不开对影像表现现实的路径探索。视频论文最常用的视频混剪方法,不仅暗示着影迷、粉丝或观众进行影像再度创作的主体地位,同样也隐喻了视频论文影像自动生成的潜能。

世纪影像:媒介艺术的理论研究与知识生成

视频论文的影像本体论反思通过重寻影像艺术本质与实在,并强调影像具备的自我衍生潜能,不断接近哲学本体论中“是”与“所是”间的互动状态。俞宣孟指出,本体论(Ontology)“是把系词‘是’以及分有‘是’的种种‘所是’(或‘是者’)作为范畴,通过逻辑的方法构造出来的先验原理体系”[12]。作为西方哲学的重要形态,本体论是对“‘是’中包容着一切所是”[13]的研究,既包括对存在全部意义的讨论,也注重对意义生成过程的关注。视频论文的影像创作兼具互文性和元语言特质,其通过影像的重组和拼贴实现影像再生的过程,既是典型影像思维的体现,也是本体论中对系动词“是”的永恒运动状态的呼应。郭共达在自己创作的视频论文中讨论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特质、伯格曼电影中的镜像美学、是枝裕和电影的想象力等美学和哲学观念,首先是体现在相关视频论文的影像风格建构,其次也不同程度融汇在他的电影处女作《在哥伦布》中。观念借影像实现了系动词“是”的永恒运动,而受观念影响而创作的视频论文与电影,则成为“所是”的对象。视频论文的影像不仅促成了电影艺术观念的流动,同时也放大并强化了观念流动的过程。可见,本体论强调的对“是”与“所是”间关系的思考也提示我们去关注视频论文影像实现观念流动的过程。

视频论文影像本体论建构,既离不开梳理概念生成脉络,也离不开对影像表现现实的路径探索。在有关艺术的本体论讨论中,如对艺术的“意义和价值的领悟和揭示”[14]和对文学的“活动与存在意义进行对话”[15]过程的讨论,也是首先关注特定艺术的“存在”、“本质”和“实在”等与“本体”相关概念的思辨,然后思考该艺术的先验实在观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多元关系。谭霈生曾指出,戏剧的本体是“情境中的人的生命的动态过程”[16],便是建立在整合戏剧作品诸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思索戏剧对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之中的人与客观世界间的微妙关系。在电影的本体论讨论中,隐藏着对理论回归电影创作本身的内在要求。在林黎胜主编的《影像本体论:作为创作的电影(1)》中,编者和诸多作者就是通过探寻电影各创作部门间的有机联系,讨论了电影“本体”与影像“真实”间的多元关系。[17]正如巴赞通过勾勒16世纪以来绘画艺术“对现实幻想的追求”[18]摄影艺术“本质上的客观性[19],从而发现摄影影像的美学特质便是揭示真实一样,汉斯·里希特(Hans Richter)、蒂莫西·科里根(Timothy Corrigan)、诺拉·M.奥尔特(Nora M.Alter)和雷蒙·贝卢尔(Raymond Bellour)等学者也通过辨析影像的“论文”特质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勾勒出论文电影及其新发展视频论文影像的纪录性、档案性和思辨性的特质。劳拉·拉斯卡罗利(Laura Rascaroli)指出,有部分论文电影也是档案电影,它们借助过去的图像来重新思考现在与未来。视频论文同样也兼具档案的历史职能,它融合了纪录片、现成影片和自画像电影等先锋影像艺术特质。同时,视频论文也凭借其强主观性的画外音元素,不断更新着影像与声音间的美学关系。诚然,法文单词essai既有散文之意,也可译为论文。余天琦在编译《私人摄像机:主观电影和散文影片》(The Personal Camera:Subjective Cinema and the Essay Film)时也曾指出对法语单词essai和英语单词essay的不同理解会导向不同层面的影像美学形态,但是,她也指出这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对自己最大的启发则是坚持“第一人称”进行影像创作[20]。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视频论文影像中的“论文”特质,与日常生活逻辑有着密切关系。(www.daowen.com)

若我们将视频论文置于新媒体艺术的视野之中,会发现视频论文的影像形态和新媒体艺术的特质关系密切。李洋指出,视频论文是论文电影发展到数字和互联网时代的第三阶段。[21]基于互联网的海量影像资源库,视频论文的创作过程再次强化了现成品艺术和拾得影像的艺术特质,即一种在后工业时代愈加明显的个性化品质。郭共达借助不同电影作者的风格剖析,拼贴重组为自身作者风格,他从一开始创作视频论文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编织着独属于自己的影像特质。该趋势和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所概括的新媒体法则(数值化呈现、模块化、自动化、多变性和跨码性)不谋而合。视频论文最常用的视频混剪方法,不仅暗示着影迷、粉丝或观众进行影像再度创作的主体地位,同样也隐喻了视频论文影像自动生成的潜能。虽然当前的视频论文大都由个人或团队创作完成,较少出现计算机算法自动合成的作品,但在其影像筛选、衔接、渲染和传播的流程中,都存在鲜明的致敬、效仿和消费等互文性倾向。该倾向一方面循环强化着作为创作者的个人或团队自身的风格生产,如郭共达在《在哥伦布》中呈现出的影像美学特质与其创作的视频论文大体一致;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强化着新媒体艺术借助互联网数据库自动生成影像的未来想象。正如列夫·马诺维奇提示我们,如何持续创作新影像已经不是数字和互联网时代唯一的问题,新的问题是“如何搜索到一个已经存在于某处的对象”[22]。视频论文影像中的互文特质,恰巧承担了这一搜索职能,唤醒影像的镜像职能也成为视频论文向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前提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