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理性及其背后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抗拒首先便体现于视觉向度——确切而言,体现为对于自文艺复兴承袭至今的透视法的拒绝。W.J.T.米切尔(W.J.T.Mitchell)曾从词源学角度考察“影像之理念”(idea of imagery)至“影像即理念”(idea as image)的历史演替,阐明观视行为与认知行为间密不可分的关系。[7]视觉牵动的不仅是个人身体感知,亦连带引发关于周遭环境的想望之表述,换言之,其关乎个体思维,更内化于时代及社会。艺术史学家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便曾以“时代之眼”(the period eye)指称15世纪意大利绘画与诸众心灵共享的同一视觉经验与诠释姿态。[8]以此为基底,视觉的集体性特质——视觉惯习与社会风尚间显著、明晰的相互“洞察”(insight)——越发为人所觉察。因此,视觉不仅是理念获取之中介,更是理念生产之途径、理念本身,乃至资本主义现代性理论构型之象征符号。
视觉理性化的代表性成果即透视法之发明。词源学意义上,“透视法”(perspective)源于拉丁文Perspicere,表示看清、看透或检视之意。现代语境中,人们口中的透视法通常指代线性透视法中的单点透视,其权威性缘于数学与机械之于生活的介入,由此,人与世界的视觉交互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个新的现实于焉诞生。被誉为“文艺复兴最完美代表”的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便是透视法的忠实拥趸,他坚称透视法是一种理性的示范,因“所有事物都会通过‘直线金字塔’将自身之拟形传递至眼睛”[9]。其中,“直线金字塔”意指发源自远方物体切面边缘且汇聚于一点的线条——此视觉中心点便构成一切事物的评价原点(图2)。作为官方再现系统,透视法天然携带一种诱人的特质,承诺为观者还原一个与真实别无二致的图像世界。17世纪的欧洲学术界关于透视法的经典表述即为“透视、表象、再现与描绘,本就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字罢了”[10]。与此同时,“视觉理性化最高成就”的位阶所在亦使得透视法的永恒性、离身性、超验性与全知性似乎无可动摇。
图2 直线金字塔
然而,形构视觉文化之关键并非“与科学相吻合”,而重在为时人所理解。透视法之创造亦非单纯的科技演进,而是中世纪视觉理论与想象世界的现代性诉求双重作用下的产物,是一种交错参照的表征策略、一种从大众娱乐到社会组织的管理手段,亦是一套以视觉来诠释世界的方法论。事实上,即使不考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广义相对论的影响[11],线性透视所呈现的“真实”仍与世人眼中景观有所不同,其与依据人眼球面视看机制而设想的曲线透视的差异之处在于,后者顺从人类观看的心理惯习,将其他知觉纳入感知系统,接受观看的变动性,前者则以数学为基础,将观视感知纯粹化,并同质化世界的差异性。线性透视的一切假设都以“固定且永不闭合的单眼视点”为前提,换言之,其实际上是以唯一的、异于常人的、永恒的机械之眼取代了人之肉眼——这奠定了现代视觉中心主义的核心。此等被美国历史学家马丁·杰伊(Martin Jay)称为“笛卡尔透视主义”(cartesian perspectivalism)的视觉理念宣称任何人皆可借由“心灵凝视”(mental gaze)获得别无二致的、清晰且独立的思想,因为“至高无上的神祇早已确保其子民所观察世界之一致性”[12]。(www.daowen.com)
笛卡尔透视主义代表西方现代视觉文明的高峰,亦由于其内在操控性而迅速成为现代宰制视觉政体之隐喻。因为在理论上仿佛可以看“透”一切,世界就此为观者而开启,亦即透视法使观者成为“主体”。然而,这一形似自洽的逻辑却为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所质疑,“透视法建构一可知世界,此可知却经由阐释得出,依主体之驱力去阐释世界,但每个驱力皆为统治性,终会强迫他者视其为准则”[13]。就此意义而言,透视法与绝对君主权力关系相对应,“主体”(subject)由此成为“臣属”(subject to),而臣属之对象即为灭点。透视法中视野的灭点被认为是观察者或权力拥有者的控制点。权力的行使未必直接作用于身体,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观视想象:观察者通过视觉运作让被观察者时刻意识到其“正在被观察”,从而压抑其欲望,使其表现出被期待的行为,进而培养一种内化的自我监视机制,最终达到完全的“置入性控制”[14]——此乃英国法理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的“全景敞视主义”(panopticism)之要旨(图3)。在现代性规则下,透视法与全景敞视主义创造出同一个观看位置与观视系统,使世界显形,但在视域的尽头却仍存在一个不可见世界——无须看、无法看抑或更准确地说无权看。于此,二者实为异体同构,皆指向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意义上全知的、无所不在的父权之眼,那个大写的“主体”——大他者(the other)。
图3 全景敞视监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