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鮀东村—东剧社的创立与辉煌

鮀东村—东剧社的创立与辉煌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改”时,母子分了田地,正式在东落户。在当时农会的大力支持下,东剧社于1950年成立。农会领导人之一的陈锡泉分管剧社工作,杨楚烈就成了东剧社的主要创始人。首场演出在东大园广场举行,观众人山人海。有些剧目他还自己作曲,成为东剧社的领军人物。在东剧社中,因戏缘而结成的几对佳偶,至今在乡里被传为佳话。东剧社自成立到式微,坚持了11年之久。剧社以农忙参加农业生产,农闲排练、演出为办社方针。

鮀东村—东剧社的创立与辉煌

东自古以来逢年过节、游神赛会时,就有请戏班演潮剧、纸影戏以及游潮州大锣鼓的传统习俗,村中各宗祠还会附建“戏馆”,作为演戏时演员的休憩地。现存有两座戏馆:一位于桥头老祠“永思堂”左前方,一位于西门祠堂“诒燕堂”的左侧。正是这些潮剧戏班和纸影班,当年给前辈村民带来了难得的欢乐。逢年过节,村中各神庙组织游神活动,则有标旗队、挑鞭炮及挑八宝队和锣鼓音乐队组成的潮州大锣鼓巡游。夜晚,还有古装戏出巡演,称为“扮塗戏”。这些习俗,让东不少村民成了潮剧和潮乐的爱好者,因而出现了不少弦间乐馆,如桥头晏公庙后的“粟间”、夏趾社的“弦间”等。这些民间弦间乐馆,培养了不少潮乐乐手。正是这些丰富的民间习俗影响形成的潮剧潮乐艺术氛围,成了后来该村业余演出团体——东剧社诞生的内因和土壤。

村民杨楚烈,原籍庵埠内文里,抗战时家乡沦陷期间,父饿死,母远赴上海为佣。他卖身到福建诏安一个戏班当“童伶”。抗战胜利后,其母从上海归,投靠东桥头姐夫陈松高家,托人到福建戏班寻找杨楚烈,嘱其回家团聚。杨楚烈因失去人身自由,只好趁深夜戏班人睡熟不备,冒险逃离,辗转归来与母团聚。“土改”时,母子分了田地,正式在东落户。杨楚烈对潮剧情有独钟,很想在乡里搞个业余潮剧团,让过去在戏班里学到的本领派上用场。他将想法与友人提出,立即得到村中同好的大力赞成和热烈拥护。在当时农会的大力支持下,东剧社于1950年成立。农会领导人之一的陈锡泉分管剧社工作,杨楚烈就成了东剧社的主要创始人。

剧社旧址华成内书斋 陈琳藩/摄

在陈锡泉和杨楚烈的带领下,各项筹备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首先是筹集基础建设经费。陈新荣、陈作汉等一群在汕头港务局行“五肚船”的东籍工人兄弟听到这个消息,踊跃解囊捐资。剧社将这笔资金,用于购置“戏囊”、戏服、头盔、乐器(含打击乐器)、布幕和制作布景、道具等。出身木工世家的庄木宜,又为剧社义务设计和制作了13个坚固美观的戏囊和一批刀枪剑戟等道具。接着就是组建队伍:演员有男小生林松秋、庄学先,女小生林醉华,青衣兼闺门旦陈若卿,花旦庄润娇,武生(女)兼刀马旦林佩娟,老生陈楚焕,乌净陈永洲,文武丑谢炎龙,花生陈楚达,武生兼武丑陈龙添等。乐队方面,器乐演奏员以桥头“粟间”潮乐爱好者为骨干,主要有头弦领奏兼唢呐陈大猪、陈深伏,扬琴先后有陈尊廷、陈真永,笛子陈烈汉等;打击乐人员则多来自夏趾弦间,如深波余嗳、曲锣杨秀亮、大钹余焕章等。其他工作人员有化妆杨秀光、制景陈子荣,置景兼点汽灯庄敬贤、陈桂添等。

1951年,筹备工作就绪,正逢东土改。在杨楚烈的带领下,剧社组织排练一些以土改运动为主题的短小精悍“白话”剧,还有宣传新婚姻法的短剧《儿女亲事》等,深入东村演出。有了一定演出经验之后,剧社决定学习、排练古装大戏。演员队伍中除个别如林醉华读过几年书外,大部分人都缺乏文化,像女主角陈若卿只读过一年小学,庄润娇是个文盲。他们既没有识谱能力,又缺乏音乐唱腔的知识,每个唱段虽由杨楚烈反复教唱,但仍容易荒腔走板。乐队人员惯用“工尺谱”,缺乏简谱知识,必须从基础学起。杨楚烈毕竟不是教戏出身,要一下子揽下一出大戏的教曲、导演工作,并非易事。在他的提议下,剧社决定外邀教戏先生。第一位教戏先生名为黄权,揭阳曲溪蟠龙村人。蟠龙是老戏班玉春香潮剧团的诞生地。童伶出身的黄权到东任教的第一台古装长连戏就是《十三年冤仇》。在他的教导下,社员们勤学苦练,认真排演,终于顺利合成。首场演出在东大园广场举行,观众人山人海。演出的成功使剧社社员充满信心,也体会到外请教戏先生是提高剧社艺术和演出水平的一条好路子。此后,先后应邀前来教戏的先生还有潮安庵埠籍的张朝,揭阳籍的詹永宁,汕头戏曲学校教员苏进成,潮剧界著名作曲家、教戏先生黄钦赐等。

在几位教戏先生的精心教导下,剧社先后排练出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如现代戏《江秀卿》《春风吹到诺敏河》;古装长连戏则除《十三年冤仇》外,还有《班超》《刘璋下山》《杏元和番》《刘知远》《严兰贞打破玉花瓶》《雪华刺臣虎》《陈三五娘》《荆轲刺秦王》等。(www.daowen.com)

在老师们的教导下,这支队伍的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一些小有名气的角色和人才。如林松秋,入剧社时先作为小生培养,在《十三年冤仇》和《刘知远》均扮演主角,其扮相洒脱,做派大方,声情并茂,受到群众好评。因剧社缺乏司鼓,变声期后,他在黄钦赐的辅导下改学司鼓,并兼作曲和导演。其秉性聪颖,不久便能独当一面,在剧社中导演了大戏《雪华刺臣虎》,还续导了黄钦赐未完成的《荆轲刺秦王》。有些剧目他还自己作曲,成为东剧社的领军人物。此外,他还培养了陈恒秋作为司鼓传人,“文革”之后还被派到汕头市郊杂技团担任领导骨干和鼓师,也到过陈厝合业余剧团教戏。黄钦赐曾说,所有向他学司鼓的徒弟中,林松秋是出手最好的一个。女小生林醉华,扮相俊美飘逸,唱腔圆浑悦耳,她在《陈三五娘》中扮演的陈三形象,被村民津津乐道,后来远嫁海丰,至今为人所怀念。青衣兼闺门旦陈若卿,唱功柔润婉转,做工细致到位,她在《十三年冤仇》中扮演女主角贾飞霞,与小生林松秋俨然“金童玉女”。这对戏里的“夫妻”,后来真的恋爱成婚,配成一对幸福佳偶。她在《陈三五娘》一剧中扮演黄五娘一角,与林醉华配对,双双倾倒了台下千万观众。花旦庄润娇,虽无文化,台词和唱腔均要靠死记硬背,但勤学苦练,又天生聪慧。她在《陈三五娘》一剧中扮演的益春一角,乖巧伶俐,唱做到位,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其与乐队吹笛子的陈烈汉结为夫妻。刀马旦、女武生林佩娟,虽乏专业演员武功,但也下得苦工,在《刘璋下山》中扮演刘璋一角,一身英气,后来她与苏进成喜结良缘。在东剧社中,因戏缘而结成的几对佳偶,至今在乡里被传为佳话。

东剧社自成立到式微,坚持了11年之久。剧社以农忙参加农业生产,农闲排练、演出为办社方针。市巷的书斋和诚内,就是当年剧社的社址和排戏场所。夜晚排戏,村民中总有一批戏迷来围观。剧社所排剧目,主要为本村村民服务,逢年过节或有重大纪念日,就在东大园广场搭台演出。每逢演戏,当天下午村民纷纷携带草席前去占位,晚上戏未开锣,广场已挤满了观众。很多邻村的村民也闻名前来观看。演出过程,常要民兵维持秩序。每场演出,都受到观众的好评,被认为不亚于专业剧团。东剧社曾应约到邻村和外地演出,如邻近的月浦、岐山,潮阳龙井、溪头、松仔山等村,还曾应邀到汕头大观园戏院及揭阳炮台戏院为城镇观众献艺,也同样备受欢迎。

东剧社之所以能办得好,其原因除外来教戏者精心辅导、社员刻苦学艺外,还与村里的领导和老人们充当“护花人”有着密切关系。其时,从农会到后来的村、大队党政领导,对剧社的工作均十分重视并努力扶持。他们把村里的一些边角地划给剧社种植农作物,收入作为剧社日常开支的经费;又把院内(地名)部分山坑田拨给剧社种植水稻,收成谷物作为剧社排练夜餐之用。每当剧团应邀到外地演出,总有热心的老人跟着去“看护”。

东剧社这支农村潮剧艺术之花,在这些“护花人”的精心呵护和浇灌下,散发着阵阵香气而灿然盛开。遗憾的是,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这支盛开了11年的鲜花,最终在1961年枯萎而至凋谢。“文革”破“四旧”禁演古装戏时,剧社那13个历经风霜的大“戏囊”及其里面的那些古装戏袍,连同公家、演员私人收藏的那些老剧本,都被集中在一起付之一炬。当年剧社的成员,如今多数已经故去,健在的一些人,忆起50多年前剧社的这段经历,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既感到骄傲、留恋,也不无唏嘘叹惜。他们更希望今天的年轻人,能了解并记住这段逐渐远去的历史。如今剧社历史日渐远去,但村里仍有不少潮乐能手,常聚会演奏,成为潮剧票友者也不乏其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