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鮀东村:集市建设带来转变,吸引周边经营者

鮀东村:集市建设带来转变,吸引周边经营者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妨碍国道交通,浦行政部门介入,将小集市移至大池洋。肉菜市场的迁入,改变了浦市场的原有格局,两个集市合为一体。1997年10月,随着东居委会分拆成为4个社区,各社区居委均在原浦市场之侧预留建设市场用地。随后,各社区居委均在相应的地块进行市场建设。集市规模很大,因而吸引了附近潮安、揭东等地的经营者。

鮀东村:集市建设带来转变,吸引周边经营者

东的集市贸易因有历史上传统埠市的影响,加上村民生活需要,向来都比较繁荣。20世纪中期,由于计划经济的限制,商贸、农贸市场并不活跃,古村商品供应端依赖于供销社等各类国有的营销机构。供销社营业点就设在东市肚。其时,市肚仍有肉菜零售摊点,以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村民至今仍习惯把市肚称为“老市”。改革开放后,市场活跃。由于东村行政办公地址从许厝祠堂迁至村西大园新建设的办公楼,许厝祠堂和祠堂前埕就成为东村民的肉菜市场,其使用面积数倍于市肚旧地,摊档较为规整,村民称之为“新市”。但这个市场也满足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于是,1995年,村集体在村北近大学路旁填池建“浦市场”。市场为全新钢筋混凝土结构,档口采用店面和摊档两种不同模式。该市场一直由浦镇工商所管理,派驻人员对交易货物进行过秤检查,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浦市场 陈琳藩/摄

改革开放之初,村民种植的农副产品,不能在自己家里零售销出,另一农贸集市也就自然出现。这个农贸集市,一开始在村北与蓬洲校场交界处,即今金平区第四人民医院的位置。因医院立项建设,遂将集市徙至大沙池旁。由于乡村饲养生猪的现象较为普遍,这里也形成了三日一墟的猪苗集市,吸引着附近潮安、揭阳等地的养殖户和猪苗生产者。该市场也一直由浦镇工商所管理,该所派驻人员,对交易货物进行过秤检查,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浦工商所和开发商合作在大沙池侧农贸市场场址进行商品房开发,并建成浦工商综合楼。该楼原拟一至三层的裙楼开辟为市场,但最终没有落实,导致此地农贸市场被解散。(www.daowen.com)

由于村民喜欢就近购买农产品,经营者又自发在狮尾山下大学路旁设摊进行交易,形成路边小集市。因妨碍国道交通浦行政部门介入,将小集市移至大池洋。不久,大池洋也面临开发,经营者以农贸市场必须存在为由,申请在商品楼下层开设农贸市场。市场建成之后,只作肉菜市场。现在人们习惯将这个市场称为“富人市”。之后在浦行政部门的介入下,移至刚刚落成的“浦市场”北侧进行交易。这个地点,正好是旧时“新埠头”的遗址。肉菜市场的迁入,改变了浦市场的原有格局,两个集市合为一体。

1997年10月,随着东居委会分拆成为4个社区,各社区居委均在原浦市场之侧预留建设市场用地。随后,各社区居委均在相应的地块进行市场建设。由于集市接壤经营,出现了许多需要协调的问题,江街道办事处随之介入,派专人会同各居委会管理人员成立市场管理小组,对几个市场进行统一管理。集市规模很大,因而吸引了附近潮安、揭东等地的经营者。因这里物美价廉,也受东附近其他购物者青睐,如厂矿食堂经营者等,使其迅速成长为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集市之一。但由于中路未全线贯通,此处大学路以南的断头路段被零散经营者占用。2016年4月,该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由江街道的资产交易平台进行招投标,中标者则自行建设和管理。而今,该市场已成为浦区一座繁荣的超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