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鮀东村:明代的浦市、溪东埠与港寨

鮀东村:明代的浦市、溪东埠与港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处于海边的浦,盐业、渔业生产、贸易和港口发展迅速,人口也逐渐增加,成为潮州地区的滨海重镇,沿称浦市。[15]嘉靖《潮州府志》称“浦巡检司,在溪东村”,可以说明溪东村及溪东(桥头)陈姓在明中叶在本地区的影响力。由于行政归属的变迁,使得浦市的经济流向,就开始向澄海县倾斜,于是造就了溪东港(原浦港)的进一步崛起。杜国经、黄挺在《潮汕古代商贸港口研究》中明确指出:溪东港是一个重要的“出海口”。

元末,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王朝。鼎革后的潮州路改成了潮州府。安定的政治环境和朝廷休养生息的政策,让潮州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明代,处于海边的浦,盐业、渔业生产、贸易和港口发展迅速,人口也逐渐增加,成为潮州地区的滨海重镇,沿称浦市。浦市的繁荣和变迁,于下面几方面可见。

有关史料记载,明朝刚开国,就在浦设立巡检司、河泊所和盐课司等行政机构。明嘉靖《潮州府志·建置志·揭阳》载:“浦巡检司,在溪东村,洪武三年(1370)建”;“盐课司,在浦巡检司之西北,洪武四年(1371)建”;“河泊所,在浦巡司之北,洪武十四年(1381)建”。[7]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应槚初辑、万历初年凌云翼嗣作、万历七年(1579)刘尧诲重修的《苍梧总督军门志》卷三《舆图》,在潮州府图中,集中将浦巡司、河泊所、盐课司三处紧挨标于蓬洲守御千户所之南。清顺治《潮州府志》卷一说:“浦巡检司在浦镇,小江场盐课司在浦巡检司西北。浦河泊所在司北。”[8]乾隆澄海县志》载:“浦巡检司署,在县西南三十里……明洪武元年(1368)建于浦市”;“浦河泊所在浦巡检司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所官许懋建,永乐九年(1411)所官李和修”;“小江盐课司,在浦巡检司署西北。元小江管勾司旧在苏湾小江,明洪武四年(1371)百夫长河长迁建(于浦),三十五年(应为建文四年,即1402年)大使周成重建”。[9]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因之。尽管明清地方志和军事志中对

衙园,明代时浦巡检司、浦河泊所、小江盐场课税司的衙门都聚集在这里 陈琳藩/摄浦巡检司和河泊所的建置具体年份略有出入,但“三司”于明洪武初设于浦一地则毋庸置疑。

关于巡检司的职责,朱元璋曾敕谕天下巡检,将其职责说得很明确:“朕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据知,巡检司的主要职责是盘查过往行人,稽查未持“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等。浦巡检司的设立,得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从蓬洲都移至江都西埕村的蓬洲守御千户所互为犄角,这说明浦当时确系关津要道,商旅繁荣、士民乐业之地。

当年的巡检司,就设在现今东村的衙园。陈述经在《汕头市前身浦市旧墟考古》一文中说:“旧浦司衙址在西门,沿称衙园。围墙外角有福德祠,宫侧有更楼,已塌;宫前为盐厂旧址,沿称盐厂巷。”[10]衙园后为栽种蔬菜的旱园。近年村民在其址建筑民房,清基时曾出土石鼓等衙门装饰用物,古朴精致,略可见当日浦司署衙门的雄伟壮观。其围墙尚可见残迹。衙园的福德祠至今犹存,而且近年已修葺一新。

衙园出土的浦巡检司衙门石鼓陈琳藩/摄

当年的浦河泊所设大使一员,其主要职务是掌收渔税。《澄海县志》说:“牛田洋距城西南四十五里,在浦巡检司之南,西受揭阳南北二溪之水,东南通海,多鱼蛤之利,民赖以生。”[11]可见当时江都包括浦在内的近海村落不少村民以讨海为生。洪武年间,全国设河泊所252处,浦居其一,显见其时江都一带的渔业生产在潮州地区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

关于洪武四年(1371)将小江管勾司改名盐课司一事,饶宗颐主纂的《潮州志·大事志》说:“自宋置巡司,元置小江管勾司,至是年改为小江盐课司。”[12]《大典》卷5343《潮州府一·土产》引《元一统志》说:“盐。小江场在海阳县苏湾保,所辖龙眼砂栅、南澳东西二栅、大埕栅、二面埕栅、柘林栅、官富栅、白砂路石头栅、黄冈前栅,又领揭阳县莲塘等处七栅。”[13]小江场16处盐栅,有7栅位于揭阳县江都的莲塘等村,其时还在莲塘乡设置盐仓2所,这可能就是洪武四年(1371)将小江盐课司移建浦的重要原因。

盐课司迁至浦之后的小江盐场,产量依然占据当时全潮盐业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二。《大典》卷5343《潮州府一·税课》引修于永乐年间的潮州《图经志》云:“盐课盐场附。本府地面盐场凡三处属广东提举司。总计额办盐一万四千三百三十三引(明时一盐引约四百斤)三百一十斤十四两。小江场在揭阳县浦村,百夫长六员,额办盐九千六百九十五引,二百二十五斤一十四两。洪武九年,三分中权减一分,实办二分,正耗盐六千四百六十三引二百八十五斤一十两。”[14]这段引文,非常明确地把小江盐场录载在“揭阳县浦村”,并可看出,这个时期小江盐场的盐产量、销售量和税收比起宋元时期有大幅度增长。

大港桥的命名,依然可见当时溪东大港的风采 陈琳藩/摄

浦市经济的繁荣,促成了人口的增长,也吸引了外地移民的先后进入。元末战乱,为避元兵,祖先移居福建晋江的莆田籍人陈莲斋,带同其子陈榕江、陈碧潭兄弟来浦创溪东寨(乡),也就是现在的桥头社区。清雍正年间《江桥头陈氏谱牒部分原始资料》手抄残本就有“溪东乡原系始祖莲斋公于元末同二世祖榕江公、碧潭公始创之乡”一语。按翁万达《东溪陈先生行状》的说法,溪东陈氏几代人“无不砥砺知见,遂恢恢耀为揭阳名族”。[15]嘉靖《潮州府志》称“浦巡检司,在溪东村”,可以说明溪东村及溪东(桥头)陈姓在明中叶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明代先后从外地移居创业的就有云露林姓、木坑庄姓、大巷陈姓、下底余姓等。可惜浦市乡各大宗姓的旧族谱经岁月风云,如今已荡然无存,难以知道当年东古村的人口情况。

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间,浦在江及揭阳县都声名鹊起,以至于生于举登村、后移居蓬洲所城、在外地为官的江都人翁万达,在其诗作中,常称自己家乡江为浦,如七律《有怀浦诸乡朋》等。这些都可反映出明代时“浦”已成为江都的代称。至若近代著名诗人丘逢甲、许南英,在其诗作中也偶以“浦”代称汕头。汕头别称“岛”,则源于“浦”此一古村地名。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设置澄海县,江、蓬洲、鳄浦三都从揭阳县割归澄海。由于行政归属的变迁,使得浦市的经济流向,就开始向澄海县倾斜,于是造就了溪东港(原浦港)的进一步崛起。杜国经、黄挺在《潮汕古代商贸港口研究》中明确指出:溪东港是一个重要的“出海口”。[16]位于今桥头社区东侧的溪东港,就成了当时潮州地区货物吞吐出入的优良海港之一。

清顺治《潮州府志》卷一《建置》中《揭阳县》部分载:“急递铺:县前铺在宣化街。……抵澄海曰钱岗,曰江,曰湖头。”[17]这一记载说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置澄海县后,揭阳至澄海的急递驿路也迅速打通,中间经过的揭阳钱岗、澄海江、湖头均设有急递铺。至今大学路经国道G206线达莲塘,东境内还保留着长石路、三里亭、五里亭的地名,可见江急递铺设在浦市无疑。陆路的打通大大改善了这里通内地揭阳、澄海、庵埠、府城等地的交通环境,让溪东港如虎添翼。

清乾隆《澄海县志》卷一《形胜》曰:

潮郡旧志《形胜》内载……全郡隘四十有八,澄居其四,曰冠陇、浦、南洋、鸥汀背”;“蓬州所西北,群峰环抱,袤延数十里,负山阻海,迄然滨海要区。其南曰溪东港,在双溪口外,舟楫停泊,若蜂屯蚁,聚与沙汕头东西相望。[18]

这段记载可见当时溪东港的繁荣景象。陈述经前述文章中说:“浦巡检司,在溪东大港驻水师,存有官衙遗迹,铳城于民国后始为官产局拍卖拆除。”当年还建有铳城,所在的位置则是“由江入溪东大港处”。“浦巡检司为出入海港商场,防御重镇要地,驻百户一员,率兵守卫。”[19]说明当年地方政府对维护溪东港安全和正常秩序的重视。

溪东港的崛起,浦老埠就显得不适应发展的需求。位于今桥头社区北侧的溪东新埠头应时兴起,并逐渐代替了老埠头,成为与溪东港相配套的新埠市。新埠头,又称为“溪东埠”。《澄海县志》称“本县称埠者有三:西港埠、东港埠,溪东埠。在县城南面,距城三十里,南接鳄浦、蓬洲,东跨大海,为水陆要冲,更为商贾船舶之地”。[20]新埠头的具体地域,就在现今桥头社区北侧大学路段及其北边、原蓬洲所城校场南至济内河,即现在萧姓聚居的溪东社区(为明代溪东寨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命名为溪东村)西部一带。后来这里成为旱园,也有一两口鱼塘。陈作宏少时在这里曾见此处有屋宇墙基、砖块瓦砾,可证当年新埠头乡人居住和埠市贸易的盛况

清乾隆《澄海县志》卷二十《海防》引明万历澄海知县钱梦松的话说:

澄邑为海寇出没之地,绸缪未雨,首重溪东;澄海为潮郡左翼,而溪东一寨犹邑之要地,潮之咽喉也。先是倭夷入寇,就此登岸,遂破蓬洲,因而蹂躏境内者数年。当事下令各村筑堡以守。溪东垒石成城,环城皆水,形胜与他村特异。[21]

明嘉隆间,溪东港和新埠头地处浦市前沿,系倭寇海盗争夺的咽喉要地,因此备受侵扰。溪东乡人响应地方当局的号召,垒石筑堡成溪东寨城,加强守备。史载,明隆庆元年(1567),海寇林道乾率其同伙两度攻溪东寨,溪东陈氏子孙陈求默率乡众顽强抵抗,终致不敌寨破,乡人惨遭屠戮事件。(详见本书第三章《村落自治》)其时,不但溪东寨,整个浦市乡经受了一次重创。好在乡人有勤劳、坚韧的品格和可贵的智慧,事后勠力同心,恢复家园。从万历、天启崇祯年间,溪东埠和溪东港以其控韩、榕两江出海口的独特地理位置,仍为沿江港口货物转运出海的重要口岸。

第三节 清代浦市及民国时期的浦乡

清初,朝廷为防范台湾郑成功的反清势力,采用“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以杜绝汉人接济郑氏”的做法。这对于富庶的潮汕沿海地区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而作为当地商贸、物流中心的浦埠市,其损失就更难言喻了。在内迁过程中,浦巡检司署因荒置,使衙门遭拆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收复台湾,海禁解除,恢复沿海建制。在浦居民回迁之后,巡检司和河泊所均无力展复,乃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一起迁入蓬洲所城内。只有新埠头和溪东港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恢复繁荣,继续体现其商贸和港口价值。

康熙解除海禁之后,潮汕地区对外的输出一般为本地经济作物和城乡手工业产品。受展界打击的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恢复生机。当时货源颇充裕,以至各口岸又都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据乾隆《澄海县志》卷二《埠市》载:“邑之为埠有三,曰西港埠,曰东港埠,曰溪东埠。……东临大海,为水陆要冲。商贾舟航所聚,兴贩所集,其初盖云漫星繁矣。”[22]当年的澄海县,凡“远商兴贩,所集车舆辐辏,为水陆要冲,而设官将以禁防”[23]的,只有樟林和浦市。又载:“唯是邑自展复以来,海不扬波,富商巨贾,卒操奇赢,兴贩他省,上泝津门,下通台厦;象犀金玉,与夫锦绣皮币之属,千艘万舶,悉由邑境分达诸邑;其自海南诸郡,转输米石者,尤为全潮所仰给。每当春秋风信,东西两港以及溪东、南关之间,扬帆捆载而来者,不下千百计。”[24]可见自康熙年间解除海禁之后,历雍正、乾隆两朝近百年间,溪东埠和溪东港依然繁荣发达。

浦市“陈和丰号”镭票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小江盐课司从浦移至蓬洲都的岐山乡。随后百余年间,韩、榕两江及其支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冲积,造成溪东港迅速淤浅,浦至沙汕头一带海水退潮时出现了一片片的海滩。溪东港慢慢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原只是个小渔村的沙汕头,逐渐成为新的港口,代替了溪东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天津条约》,规定潮州(汕头)为通商口岸,从此汕头埠随之崛起,浦市的溪东埠日渐衰落,失去了其原来的地位。上述的历史证明,浦市就是汕头市的前身。

市街骑楼 陈琳藩/摄

仅见的浦市旧招牌 陈琳藩/摄

晚清方耀在内海湾海滩上围垦“大人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农民塭”)起,至民国期间,浦人为求新的生计,开始了大规模的沿海滩涂围垦,先后出现了大康围、水帕、李厝洲、赤南、大坪、白坪、梨头标、九号、百亩头等为地名的塭田(也称沙田,咸田),共约4000亩,今东人俗称这一带为“四千亩内”。民国初期,旧时繁荣的全潮性集市逐渐消失,仅剩下江一都的集市。陈述经在《汕头市的前身浦市旧墟考古》中提及这一时期的浦市乡的结构:

另由当时附市的木坑社、云露、夏趾乡,与由溪东移居新埠头之桥头陈姓,及原住老埠头之西门、铁灶、大巷三地之陈、许等姓,合组为浦市乡。[25]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浦陈氏家庙 陈琳藩/摄

民国十年(1921),澄海县废都设区,江都改为江区。浦市乡称为东乡,属江区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澄海县整编为3个区,东乡属第三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从澄海县第三区析出原江5个乡为澄海县第四区,东乡属之。民国三十五年(1946)4月,澄海县撤区并乡,原第四区分拆为中、西、东、北、南等乡。东乡辖原东、西陇、蓬洲、沙浦4个乡。至1949年,东村人口为4000多人。(www.daowen.com)

民国期间,东乡民主要以原围垦的4000亩沙田、传统耕种的内塗尾、外塗尾、双畔池、沙池仔、溪畔、渡船尾、红狮、打石宫、绞底等地约2000亩淡(水)田、1000多亩旱园和400多亩鱼塘为生。虽占有3800多亩山地,但均为荒山,只能作丧葬用地。其时,乡民或田园躬耕种植,或讨海打渔,或割草鱼塘养殖,或赴汕头埠行船运货、码头打工,或为商贾以生意为业,或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不一而足。

由于历史上浦埠市有经商的传统,民国时期东古村的中心出现了一条市街(今浦直街)。其时本村的生意人(部分为外乡人)云集在市街经营小生意。现在还能见到的,如印于“民国癸亥年(1923)五月初五”,标为“浦市陈和丰庄”的“通用铜币镭票”有两种,即“凭票取铜镭贰拾仙正”和“凭票取铜镭叁拾仙正”,可见当年生意交易的情况。1929年建成的芷亭《捐款纪念碑》中,记载着这一时期主要商号有“佳兴号”烟店、“邢荣昌号”、“郭协隆号”等商家,其主人分别来自普宁、汕头、潮安等地。而碑中出现的邢、郭、苏等姓氏也在本村消失已久。据知情耆老回忆,他们多半在沦陷时期便各自回归家乡。

东沦陷期间,市集早散,及至1938年乡人陈廓连执掌澄海第四区区政,与日寇周旋,区内始现平静;于是便在浦市近郊郭厝塭恢复集市,到抗战胜利才回迁至市街。当年市街规模、商号骑楼和市乡各路口栅门,至今仍基本保存完好。现在还存在的当年商号约有50家,虽早已不如清中叶以前浦埠市的规模,但也颇算繁荣。

浦市街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旧时新、老埠头之间,其铺户的产权基本上为桥头、大巷两陈氏的公产。部分也属个人私产,但其主人也基本上为两陈氏族人,故当年形成了两陈氏联合管理市乡的格局,并组成“浦乡商民协会”作为自治仲裁机构。曾经商号云集的浦市街,早已成为普通民居,但基本保存着民国商号骑楼式的货栈格局和特色。这条街保存的这类建筑的形制,是古代商业建筑的遗存。在市尾的骑楼下,尚保存着旧日的商号题字“辉记药行”,字径近米,行楷书法,厚重遒劲,据说为乡人陈传显所书。这些遗存,至今承载着浦这座千载商埠的历史沧桑和文化气息,也彰显其与国际商埠汕头埠有着割舍不断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新埠头、老埠头、溪东园、衙园、盐厂巷、石城、铳城、长石路、三里亭、五里亭等老地名和旧址遗存,还保留着浦古代埠市的痕迹,其名字还被乡民口口相传。而桥头外祠及内祠、大巷祠、西门祠等古祠堂,云露、木坑、夏趾等古庙,歪嘴门楼、白灰埕、王氏大宅、和诚内、后园内、明经第、涂埕内、克峻公厅、武德第、新桃源里、锦绣巷宅、留园内等明、清、民国历代民居和村街巷陌以及陈碧潭夫妇墓、陈思谦墓等古墓葬,则见证着古村近千年来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和一代代浦人的喜怒哀乐,散发着古朴的历史文化气息。

东村于2007年被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定为省级古村落。云露社区于2012年被评为市级文化名村。木坑社区于2017年被列为百村示范项目。陈思谦墓、陈碧潭夫妇墓、西门陈氏家庙先后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云露古庙、夏趾古庙、余氏家庙、庄氏家庙、桥头外祠堂等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登记录入。

【注释】

[1]《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编,2000年影印版,第15页。

[2]《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编,2000年影印版,第30页。

[3]《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地方志办公室、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编,2000年影印版,第43页。

[4]黄挺、陈占山著:《潮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5]陈述经著:《汕头市前身浦市旧墟考古》,《广东文献》,台北:台湾广东同乡会编,1973年9月。

[6]《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编,2000年影印版,第30页。

[7]郭春震纂修:《潮州府志》,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2003年10月影印版,第35页。

[8]吴颖纂修:《潮州府志》,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2000年影印版,第5页。

[9]金廷烈纂修:乾隆《澄海县志》第3册,手抄影印本,第3页。

[10]陈述经著:《汕头市前身浦市旧墟考古》,《广东文献》,台北:台湾广东同乡会编,1973年9月。

[11]金廷烈纂修:乾隆《澄海县志》第1册,手抄影印本,第82页。

[12]饶家颐主纂:《潮州志》第2册《大事记》,潮州修志馆,1949年版,第30页。

[13]《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编,2000年影印版,第53页。

[14]《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编,2000年影印版,第49页。

[15]《江桥头陈氏谱牒部分原始资料》,清初手抄本,陈作宏载,无页码。

[16]黄挺、杜经国著:《潮汕古代商贸港口研究》,《潮学研究》第1期,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

[17]吴颖纂修:《潮州府志》,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2000年影印本,第33页。

[18]金廷烈纂修:乾隆《澄海县志》第1册,手抄影印本,第74页。

[19]陈述经著:《汕头市前身浦市旧墟考古》,《广东文献》,台北:台湾广东同乡会,1973年9月。

[20]金廷烈纂修:乾隆《澄海县志》第1册,手抄影印本,第90页。

[21]金廷烈纂修:乾隆《澄海县志》第5册,手抄影印本,第53页。

[22]金廷烈纂修:乾隆《澄海县志》第1册,手抄影印本,第91页。

[23]同上。

[24]金廷烈纂修:乾隆《澄海县志》第1册,手抄影印本,第91页。

[25]陈述经著:《汕头市前身浦市旧墟考古》,《广东文献》,台北:台湾广东同乡会编,1973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