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在三国世界里与音乐渊源很深的人物,首先是周瑜和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虽然被安排为衬托诸葛亮的配角,但实际上是一位仪容秀丽、头脑清晰、音乐品味超群的英豪人物。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也提及,“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14]。周瑜超凡的音感在当时就非常有名。顺便一提,对周瑜着墨不多的《三国演义》也在后人哀悼他之死的五言律诗中,称赞其“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15](见《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其中的“弦歌”即是称赞其音乐方面的才能。不过,虽说他音乐品味出众,但在正史和《三国演义》都没有提及周瑜是否弹奏过乐器。与此相反,虽然是《三国演义》的虚构,却有诸葛亮抚琴弹奏的记述。那是“空城计”的场景(见《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蜀建兴六年(228年),原本有利于蜀军的第一次北伐,由于马谡的作战失误,战局很快出现了由胜转败的大逆转。诸葛亮迅速发出全军撤退的指令,自己也退到西城,但此时他手里只剩下两千五百名军士。偏逢此时,魏国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怒涛般进攻过来。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诸葛亮使出了出人意料的一招。他让人大开四面城门,让士兵们扮作百姓,如往常般打扫街道。自己身穿鹤服(用鹤羽做的衣服),头戴纶巾(隐者的帽子),一身隐士装扮,让两个小童携带一张琴随他登上望楼,焚上香,坐那儿悠闲地弹着琴。司马懿看到这一幕,以为有伏兵,连忙退却。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www.daowen.com)
据说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爱弹隐士之曲《梁父吟》,原本对隐士和文人来说,歌曲和音乐就是附带物。诸葛亮的前辈,应该也称为隐士的司马徽(水镜先生)在刘备第一次拜访他家时,也曾弹奏过琴(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诸葛亮和司马徽抚琴演奏是《三国演义》的虚构部分,但在比他们生活的时代稍晚的魏末,暂时离开俗世、过着隐遁生活的“竹林七贤”与音乐有着深厚的渊源。其中的嵇康是琴道高手,阮籍是琵琶名手。在后世特别是宋代以后的文人所必备的高雅爱好是“琴棋书画(音乐、围棋、书法、绘画)”。在元末明初完成的《三国演义》中,以隐士装扮抚琴的诸葛亮的形象,或许也映射出宋代以后形成的超凡脱俗的文人形象。
周瑜和诸葛亮的音乐志向总的来说都有着优雅的氛围,但三国故事中也有将音乐作为激烈挑衅工具的人物。那就是反抗曹操的文人祢衡。为了愚弄初次见面的曹操,被当做身份低微的鼓手的祢衡,在宴席上展露了“渔阳三挝”的激烈打法,震惊全席(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三国故事看起来连年战乱不断,争战不休,却也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与音乐密切相关的人。由此可见,三国故事真可谓是深奥无比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