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曹操逃离洛阳与成功政变的关键词

曹操逃离洛阳与成功政变的关键词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进的政变失败正是导致三国乱世的直接诱因。反对何进政变计划的曹操,在董卓掌握实权后,逃离洛阳回乡,筹集资金举兵,成为群雄之一。诛杀曹操的政变计划,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成功希望、比较仓促拙劣的计谋。但也有准备周全,使政变起死回生,取得成功的例子。如此看来,可以说三国分裂和动乱的时代是由何进政变失败拉开序幕,而由司马懿政变的成功拉上了帷幕。

曹操逃离洛阳与成功政变的关键词

中平六年(189年),东汉的外戚何进(灵帝的继承者少帝的生母——何后的哥哥)和司隶校尉袁绍密谋,为了扫除盘踞于东汉朝廷的宦官,计划政变。但是,不久就失败了,他反而被宦官杀死。当时,应何进的请求,武将董卓率领大军出动,一鼓作气控制了首都洛阳,施行暴政,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时代进入群雄割据的乱世。何进的政变失败正是导致三国乱世的直接诱因。

反对何进政变计划的曹操,在董卓掌握实权后,逃离洛阳回乡,筹集资金举兵,成为群雄之一。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听从荀彧等人的意见,把有名而无权的皇帝汉献帝(少帝的异母弟)迎接到洛阳,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成了实际的掌权人。随着曹操的权力增强,汉献帝及其周围的人都感到了威胁。为了挽回劣势,他计划了两次诛杀曹操的行动。

第一次是始于建安四年(199年),历时五年。汉献帝给外戚董承(汉献帝祖母董太后的外甥)秘密下达“衣带诏”,让董承想方设法诛杀曹操。西凉军阀马腾甚至刘备也都卷入其中。规模虽然很大,但因事情泄露,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见《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至第二十一回)。第二次发生在十五年后的建安十九年(214年),汉献帝的妻子伏皇后和她的父亲伏完主导密谋诛杀曹操,同样又因事情败露,被曹操镇压,结果伏皇后及伏氏一族全部被杀(见《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诛杀曹操的政变计划,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成功希望、比较仓促拙劣的计谋。但也有准备周全,使政变起死回生,取得成功的例子。那就是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的政变计划。司马懿作为魏王朝的重臣,于黄初七年(226年),接受初代皇帝文帝的遗命成为第二代皇帝明帝的辅佐大臣。景初三年(239年),又接受明帝的遗命成为其继承者齐王曹芳的辅佐大臣。但是,他受到同为齐王曹芳辅佐大臣曹爽(曾经是司马懿的上司的曹真的儿子)的排挤,成为无实权的太傅,无法施展手脚。就这样,大约十多年间,司马懿假装一个连说话都说不全的老人,一味地隐忍负重,蒙骗了曹爽一派。嘉平元年(249年),趁着曹爽等人到郊外祭陵的时机,成功发动政变,一举控制了京都洛阳,将曹爽一派一网打尽(见《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回)。司马懿时年七十一岁。(www.daowen.com)

司马懿凭借战场上练就的深谋远虑之能及一心拉下曹爽的执念,掌握了魏王朝的实权。之后,历经长子司马师、二儿子司马昭、孙子(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等三代四人,想方设法篡夺了曹氏的魏王朝,建立司马氏的西晋王朝。

如此看来,可以说三国分裂和动乱的时代是由何进政变失败拉开序幕,而由司马懿政变的成功拉上了帷幕。从何进的失败到司马懿的成功,正好是六十年。时代的车轮一直在滚动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