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常年战乱不断,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粮食极度缺乏,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在此种状况下,各诸侯的军队是如何筹措军粮的呢?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成为东汉献帝的辅佐人,在陈寿撰、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的《魏书》中,可以看到以下记载:
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1]
这种解决粮食问题的权宜之计很难维持长久的战斗力。于是,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采纳属下枣祇和韩浩等人的意见,在许附近实行屯田制,第一年就收获了以麦类为主的粮食一百万石。于是,曹操便下令把该项举措推广到各州郡,以筹措当地的军粮。随着该措施的推广,军队的粮食问题得到改善,曹操的英明决策也得到了广泛认可。(www.daowen.com)
不过,建安五年(200年),在和袁绍争夺天下的官渡之战中,曹操竟然因为军粮短缺而被迫撤退。这大概是屯田推广速度赶不上战线扩大速度的缘故吧。由于袁绍的参谋许攸倒戈投降,曹操根据他的提议突袭了袁绍的粮食基地乌巢,军队的粮食危机才得以解除。袁绍军大败,曹操大获全胜。取得巨大胜利的曹操成为华北地区的霸主。当时,袁绍的粮食基地所储存的粮食种类也几乎全是麦类和杂粮。
率领大军远征时最大的难题就是粮食问题。蜀国的著名丞相诸葛亮与大国魏国周旋,长达六次的北伐(也有说法为五次)中最苦恼的也是这个问题。建兴十二年(234年),最后一次北伐的诸葛亮总结过去因军粮短缺而惨败的经验教训,为保障粮草供给,使用运货车“流马”不断运送粮食。同时,在五丈原的军营地开设屯田,准备长期驻留。三国时期屯田原是魏国始祖曹操的“专利”,聪明的诸葛亮很好地研究并吸取了敌人的长处,使其成为自己的“专长”。不幸的是诸葛亮壮志未酬,病逝在五丈原,如果他仍健在的话,屯田大概可以发挥巨大威力,让魏军的统帅司马懿“忙”个不停吧。
战争需要军队,军队需要军粮。对于这个简单而又根本性的问题,曹操和诸葛亮不断研究有效的解决办法。他们在这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可以说是三国故事中最优秀的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