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柏林大学的教育理念:全球一流大学的启示

柏林大学的教育理念:全球一流大学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柏林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在高等教育史上创造的奇迹,无疑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柏林大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理念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在于它将研究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去,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在柏林大学,学生不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教师指导下的真理的探究者。为此,柏林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之一便是“寂寞”。

柏林大学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它所焕发出来的光芒,照亮了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柏林大学的辉煌是一个时代的辉煌,是德意志社会进步和世界现代文化科学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悲剧,更是德国社会文化的悲剧,柏林大学的遭遇是这场悲剧的一个缩影。柏林洪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的兴起,使柏林大学曾经创造的辉煌在新的时代又有了发扬光大的基础。研究柏林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在高等教育史上创造的奇迹,无疑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1.重视科研的教育意义,以科研促进教学

大学是人类理智的圣地。“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62]大学不只是知识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教育机构。大学作为学术组织而存在,培养社会高级专门人才是其“原生功能”[63]。柏林大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理念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在于它将研究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去,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在柏林大学,学生不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教师指导下的真理的探究者。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活生生的研究讨论等理智活动。

纵观我国的大学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大学的研究职能不断加强,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贡献也日益增大,但研究与教学的关系日渐疏远,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造成了有科研而无理智的后果。有的大学还出台了以科研任务冲抵教学任务的做法。这种状况背离了科研与教学内在的一致性,是一种短视的功利主义行为,不但不利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无助于科研的长远发展。

科学研究在丰富人类的理论成果和社会服务方面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它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这就要求大学树立科研是重要教育手段的观念,大力推进科研与教学相融合,使科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的途径和方式,增强教学的创新性和挑战性,使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增加课程种类,开发研讨课、研讨会等教学形式,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类课程截然分开的传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改革教学管理和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为教师探索教学与研究一体化教育理念的有效形式创造必要的条件。

2.改革道德教育,实现人与才的培养相统一

大学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如果才华出众却缺少为人之道,满腹经纶却缺少对知识和真理的敬仰,学贯古今却缺少科学的精神和自由的信仰,这样的人才不符合柏林大学的教育理想。柏林大学创办时间不长就开始显示出巨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其根本原因在于师生都有一种境界,正如微耳和校长所强调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忘记,大学的学习具有远大的目标,即一般科学的和道德的修养,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64]毫无疑问,大学师生需要关注专业知识,但还要重视道德修养。为此,柏林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之一便是“寂寞”。“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强调学术上的自主性。“寂寞”是从事学问的重要条件,师生应甘于寂寞,不为任何俗务所干扰,完全潜心于科学。

我国的大学不可谓不重视道德教育,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大学的道德教育没有与师生的学科专业教学融为一体,而是独立于学科专业课程之外,以至于道德教育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完全割裂开来。因为道德教育对师生的学习态度、精神和价值观少有影响,以致常常出现有才无德、才高德薄的问题。才与德的分离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应当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实现德与才的结合,造就一代又一代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重大使命。

这就要求我们改革道德教育,将人的养成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学科专业教育的道德养成功能,建立学科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使学科专业教育对提高师生德行修养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应当改革德育课程教育,改变道德教育就是单纯地教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传统认识,将道德教育与个人人格的独立性、理智和理性的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养成结合起来,实现德与智、人与才的统一;应当改革德育方式和手段,树立全员德育的观念,改变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事情的传统做法,让全体师生员工置身德育环境中。

3.追求卓越,汇聚英才

柏林大学的创立并非学者们自发结社的结果,而是国家处于危亡之际,为了保留和振兴民族精神,而采取的“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在物质方面所遭受的损失”[65]的战略举措,“是国家重新缔造时期的首要任务”[66]。因此,柏林大学从创办开始就承担了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的重任,而它也不负众望,以难以置信的效率,培育了一大批文化科学英才。柏林大学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以培育英才为目的。为此,在筹建柏林大学时期,洪堡遍访各大学名师,盛情相邀,为学校的发展汇聚了一支盛况空前的师资队伍。

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起了大学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大学纷纷采取高薪聘用等方式广泛招揽人才。然而,努力经年,却收效甚微,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羁绊。尽管我国大学历经多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但教师的单位所有制仍然没有取得突破,人才流动仍然困难重重。此外,还有的大学不以真才实学和实际用人需求取人,而偏重于其“出身”和“门槛”的高低,标榜非“211”“985”不进,非博士不招。诚然,教师的高学历化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应该成为限制人才引进的硬性标准。如果不能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只能是一句空话,永远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景。

我国大学应当抱定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以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大胆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实行能进能出、有进有出的教师聘用制度,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应有的作用。应当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改变重量不重质、重门槛轻水平的评价标准,扭转师资队伍中存在的有文凭缺水平、有职称没成就的状况。应当广开人才引进渠道,逐步建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聘用机制,在国际层面汇聚一流人才,形成人才的国际流动局面。

4.给予教和学应有的自由

在人类文化与文明传播史上,很多时候,教与学被看作是机械重复性劳动,教师和学生在传授与复述的矛盾运动中演绎了文化与文明的代际传承。柏林大学的建立赋予了教与学新的内涵和意义,在教与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下,师生共同成为科学知识的创造者,而学术自由成为师生探求真理的前提条件。柏林大学将自由探索真理作为办学宗旨,给予师生充分的学术自主权,师生在平等的对话关系中共同完成知识创新的使命,收获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自柏林大学以后,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便成为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比较而言,我国的大学教育缺乏应有的自由,不只教的自由难以保证,学的自由也无从谈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受到政治、经济和学校管理等多方面的约束。除此之外,还有来自落后的教育理念的制约。 自由的缺失使得我国大学教育缺少应有的激情与活力,而是将其演绎成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课程整齐划一,所谓的选修课成为教学自由的点缀。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啃书本,教学内容千篇一律,缺少变化,缺少创新,难怪钱学森感叹:“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67]

我国大学应当赋予教育充分的自由,让教育从各种外部和内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师生能够在一种宁静、宽容、开放、和谐的环境中,切磋学问,修养德行,发展智慧,提升境界。应当给予教师更多的教的自由,让教师在课程开设、内容选择、方法运用、活动组织等多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为教师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空间,减少对学习的各种限制,消除从外部赋予学生学习的各种“功用”,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意愿,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探索,锻炼意志,磨砺品格,拓展认知,掌握学问之道。应当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改变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建立指导与服务体系,在指导与服务中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价值,为教师和学生及其教学活动营造一方自由的天地。

【注释】

[1]孙承武.巨人摇篮:全球十大名牌大学精英[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81.

[2]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9.

[3]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79.

[4]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6.

[5]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哲学基础[M].吴元训,张俊洪,宋富刚,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34.

[6]田培林.教育与文化[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545.

[7]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2.

[8]Freedom from Censorship[EB/OL].[2015-01-20].http://www.uni-goettingen.de/en/freedom-from-censorship/30768.html.

[9]Freedom from Censorship[EB/OL].[2015-01-20].http://www.uni-goettingen.de/en/freedom-from-censorship/30768.html.

[10]R.A.Müller.Geschichte der Universität.Von der mittelalterlichen Universitas zur deutschen Hochschule[M].München.1990:63.

[11]Lawrence Stone.Schooling and Society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M].Baltimore: Jone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154.

[12]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24.

[13]Thomas Nipperdey.Deutsche Geschichte 1800—1866: Buergerwelt und starker Staat[M].Muenchen: Beck 1991:64.

[14]Fallon D.The German University: A Heroic in Conflict with the Modern World[M].Boulder: 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0:32-38.

[15]张小杰.关于柏林大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2):69-77.

[16]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M].任宝祥,吴元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30.

[1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67.

[18]孙承武.巨人摇篮:全球十大名牌大学精英[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81.

[19]杨焕勤,张蕴华.柏林洪堡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72.

[20]杨焕勤,张蕴华.柏林洪堡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77-78.

[21]鲁越,李怀银,梁卫辉.世界著名学府[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65.

[2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17.

[2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20.

[24]彼得·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9.

[25]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J].高等教育论坛,1987(1):93.(www.daowen.com)

[26]陈洪捷.什么是洪堡的大学思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3(6):24-26.

[27]胡建华.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历史演进[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6-81.

[28]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24.

[29]田培林.教育与文化[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557.

[30]龚放.柏林大学观的当代价值[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106.

[31]Laurence R.Veysey.The Emergence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5:154.

[32]Thomas Nipperdey.Deutsche Geschichte 1800—1866: Buergerwelt und starker Staat[M].Muenchen: Beck, 1991:474.

[33]伯顿·克拉克.探索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

[34]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6.

[35]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1.

[36]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1.

[37]T.Ellwein.Die deutsche Universität : Vom Mittelalter bis zur Genenwart[M].Frankfurd: Königstein,1985:114.

[3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2-56.

[39]陈洪捷.什么是洪堡的大学思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3(6) :24-26.

[40]H.U.Wehler.Deutsche Gesellschaftsgeschichte[M].München, 1987:508.

[41]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3-54.

[42]R.Vierhaus, Bildlungin, O.Brunner et al.(ed.).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Historisches Lexikon zur politisch-sozialen Sprache in Deurschland[M].Stuttgart, 1974:520.

[43]陈洪捷.什么是洪堡的大学思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3(6) :24-26.

[44]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45.

[45]威廉·格·雅柯布斯.费希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96.

[46]梅尔茨.19世纪欧洲思想史:第1卷[M].周昌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89.

[47]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5.

[48]彼得·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80.

[49]孙承武.巍巍学苑:全球十大名牌大学概况[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81.

[50]杨焕勤,张蕴华.柏林洪堡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52.

[51]Branddenburg, Uwe.International isierungsstrategie der Humbold-Universität zu berlin[EB/OL].[2006-09-24].http://zope.hu_berlin.de/ueberblick/leitung/dok/internationalisierung.

[5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41.

[53]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4.

[54]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J].陈洪捷,译.高等教育论坛,1987(1):93-95.

[55]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德、美、日三国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思想家[J].外国教育动态,1988(1):37-40.

[56]F.E.D.Schleiermacher.Gelegentliche ǘber Universitäten in deutschem Sinn,Nebst einem Anhang ǜber eine neue zu erichtende[Z].Berlin, 1808:218.

[57]W.A.C.Schmidt, Die Freillyheit der Wissenschaft.Ein Beitrag zur Geschichte und Auslegung des Art.142 der Reichsverfassung[Z].Berlin, 1929:52.

[58]陈洪捷.什么是洪堡的大学思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3(6):24-26.

[59]杨焕勤,张蕴华.柏林洪堡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9-33.

[60]F.Paulsen. Die deutschen Universittäten und das Universitätsstudium [ M].Berlin, 1902:363.

[61]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0.

[6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13.

[63]别敦荣.系统科学的观点:作为社会学术系统的高等教育系统[M]//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50.

[64]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2.

[65]Thomas Nipperdey.Nachdenden ueber die deutsche Geschichte[M].Muenchen:Verlag C.H.Beck,1986:142.

[66]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4.

[67]李斌.“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之四[N].人民日报,2006-11-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